1.师说教案教学设计

2.请推荐几本初中语文教学参考用书,最好是有课文和教案的。教材全解的那种。 教师用的。

3.在<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

4.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集锦

5.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5篇

6.文言文教案

7.《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两篇)

小石潭记教案_小石潭记教案课后反思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所以,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就显得极其重要。问题设得实,设得巧,不仅能“传道、受业、解惑”,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有效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无效的问题设计

1、提问“面面俱到”。老师在课上问题设计过多,过于琐碎。学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思考,导致“碎问碎答”。这样一堂课下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课堂教学中心,学生盲目地被牵着鼻子走,在云里雾里中疲惫不堪,不仅思维受到压抑,而且收获甚少,仅走过场而已。

2、提问“泛泛而谈”。 要么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仅以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形式:“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或是以学生完全不思索,不费力气的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问学生,这种做法只图课堂表面热闹,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要么问题过难,对学生只启不发。如一开篇老师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试想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任何的感性认识,怎么能回答得上来呢?这样,不但使教学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3、提问“步步为营”。 单一的“预设”限制了种种的“生成”。一个个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教师的“教案”设计靠近的阶梯,“提问群”的接连出现成为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随口而至”的问与答没有丝毫的美感和激发力,使之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思维的网络。学生的求知欲无法得到扩张与满足,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就此止步与抹杀,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也就无从谈起。

二、提高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1、“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学生思维的聚焦点

教学问题是教学目标的转换,是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有效的问题应该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主导文本研读、对话的大方向,提纲挈领引导学生纵览全局,感悟全篇,做到一“问”立骨。最大限度地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探究

这样的问题,(1)可以从标题入手,如学习《伤仲永》一文,通读课文后,问:本文标题中哪个字是全篇文眼?(伤)?这一字饱含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惋惜)作者为什么会抒发出这样的心情?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自然就深刻地理解故事内容及造成人物悲剧的根源所在,在惋惜同时留给后人提示警醒。所以,有效的提问能聚焦文章的重难点,同时也集中了学生的思维。不仅课上得紧凑,而且也更有效。(2)可以从结尾入手。如《捕蛇者说》的结尾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此句是文章的中心句,那文章是怎样紧紧围绕此句话展开的?在认真阅读全文后,可从捕蛇缘由:抵租、蒋氏三代的悲惨遭遇:蒋氏的捕蛇生活和乡邻的交税生活对比,探究造成捕蛇者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这一纲举目张的问题的设计,把课文环境、人物、情节三大描写及其作用和文章的主旨理解全包含在内。(3)抓住重点语句和关键细节设问,如学习《我不是懦夫》一文,“我不是懦夫”这句话是王嘉鹏对哥哥的回答。可是他没有说出口,而只是“在心中默默地”对哥哥说,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我”不说出来是想用行动来证明“我”不是弱者,更不是“懦夫”,“我”要用坚强来诠释“我”的不幸,战胜“自我”,接着追问:面对灾难,王嘉鹏曾经是个弱者吗?引导学生圈划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关键句子或段落,在语言的品味中感受人物心路历程,体验到灵魂的高贵。这一环节对于学生有很大的思维容量,也明确地突出课文的重点内容。所以,整体、集中的提问取代了那种琐碎、繁复的一个个小问题的不厌其烦地发问,能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效度,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在一定的空间中、在一定的“磨砺”中得到了提高。

2、“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于学生来讲,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而富有价值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我在教学《岳阳楼记》时,通过知识竞赛导入:“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亭台楼阁林林总总,有谁知道中国的‘四大名楼’吗?”一问既出,学生很兴奋,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前后左右,七嘴八舌,思维异常活跃。“鹳鹊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甘落后。在意犹未尽中,我又抛出第二问:“谁还能举些有关写这四大名楼的诗句吗?”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一学生道出“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因势利导:“ 你知道这句名句出自哪位名家的哪篇名作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很好,今天我们就要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来感受范仲淹的这一伟大的政治抱负”,学生的劲头更足了,兴致勃勃地赶紧打开书仔细读了起来。如此水到渠成,确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学生不仅愿意学习,乐于学习,而且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的得到迸发与跳跃。

同时,富有价值的问题还在于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抓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如我在教学《曹刿论战》时,在分析了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陋”后,在学生的兴趣聚焦于曹刿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上时,我顺势曲问:“在这次长勺之战中,显然,曹刿的远谋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否能少了鲁庄公的一臂之力呢?鲁庄公身上除了鄙陋以外,是否一无是处了呢?”“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话音刚落,整个课堂又开始炸起了锅,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又如,在学习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把握了该文的思想内容“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后,我又设计问题:作者与柳宗元都是被贬谪的官员,柳宗元也曾在《小石潭记》中抒写寄情山水的情怀,也有“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的写“乐”之句。但《醉翁亭记》的“乐”与《小石潭记》的“乐”是否一样?巧妙的问题设计,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点,因而学生们说得兴味盎然,此文的难点也在这一刻自然地得到突破。所以说,“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3、“条条大路通罗马”,开启学生思维的发散点

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全面的观察问题,深入的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解决问题。

可从体验人物精神品质角度设问,如我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在把握了哈尔威船长的人物特征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哈尔威船长最后选择与船共亡值不值?”鼓励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积极思考。学生们从不同角度谈出了自己的看法:①、值得。因为真正的强者是具有自制力的人。他忠于职守、临危不惧体现了他的价值观,堪称强者②、不值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有限的生命中还有无数个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与可能………,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效地得到了锻炼,打开了学生一条又一条的思路,心灵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独特的体验,这对每个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收获。他们不仅得到了个性化的发展,还培养了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因此,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一定要有效设计。

师说教案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下面一起来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的相关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

 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明白其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教学难点

 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课件,印发《游褒禅山记》课堂练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与课文,学生分小组合作,积累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有《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呢?

 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这篇游记与我们学习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同学们提高思维的能力为此我们共同来研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二、解题(简介作者及课文)

 学生读注释①,了解作者及课文,教师补充。

 三、整体感知:

 1.放,学生跟着阅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4.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5.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提问:本文各段落写了什么内容?

 点拨:①(1~2):记叙——游山经过。

 ②(3~4):议论——游山心得。

 ③(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四、掌握重点文言词句

 学生分小组合作,翻译各段,解决各段的文言字词句,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拨。

 1.课文第一段重点掌握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居住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为,是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2.课文第二段重点掌握词句

 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 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3.课文第三段掌握下列词句

 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因为 / 并且,连词

 夷以近…险以远而且,表并列,连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

 非常之观 不平常 / 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 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到达 / 帮助

 于人为可讥:对于 / 是,算得上,动词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

 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4.课文第四段重点掌握词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

 后世之谬其传 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而莫能名者 没有人 / 名→动,识其本名

 何可胜道也哉 尽,完 / 说,动词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

 五、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2.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

 2.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因事说理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学习文言文,重要的是诵读,诵读成咏方能加深理解内容现在按学习小组(四人)展开诵读,第一小组读完第一段,第二小组接着第二段,依次轮流下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

 二、集体朗诵全文,注意语感

 三、研习、讨论课文内容

 (一)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后,派代表回答

 1.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山之、山之、山之

 2.画出空间方位图

 3.讨论: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4.为什么说“华( huá )山”是“音谬”?

 学生思考后回答

 点拨:1.名寺 洞 碑

 2.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3.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 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 “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二)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1.指名朗读

 2.学生讨论: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第四段又是如何与第一段照应的?

 点拨: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慎的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小结:第一段是把所游之地交代清楚(所游之地有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主要说明褒禅山和华山洞名称的由来,辨识“华实”之“华”应为误读第四段中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照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三)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1.提问: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点拨: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简析他们本来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半途折回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照应,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

 2.提问: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点拨: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欣喜和懊悔两种情感,哪一种对文意来说更重要?)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四)研习第三段

 1.本段着重写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1)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于是”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这种情况”都包括哪些语句?——“是”说“游华山洞”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2)“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

 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作者以游洞为喻,自己无所得产生的懊悔,就是因为没有“求思之深”。

 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对比之后,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5.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学生找出文句后回答。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双重否定(作用是加强论述的力度),就是“三有”:有志(坚定的志向)、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

 6.三者关系:

 那么为什么后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是不是没有相应的条件?学生思考后回答。

 因为余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根结在于他的意志不坚定。

 作者从顺序上肯定了“志”的重要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这一正一反得出结论:“尽吾志,可无悔”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7.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

 四、问题探究

 1.思考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随从,失诸检察,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两个观点的联系)。

 3.讨论总结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讨论、归纳,学生补充,教师订正

 明确:(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作比喻,引发出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内涵启发,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谐统一文章前部分记游山,后部分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呼应文中记游内容是后文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记游,处处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相呼应游踪交代完整清晰,见闻却言约而事丰,未尽的游兴在议论中得以宣泄,强烈的感受在议论中尽情地倾吐“记”为“议”提供形象依据,“议”是“记”的最后升华二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平中见奇,别开生面。

 (2)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并“深思而慎取”,为此选材游褒禅山从略,游华山洞详写,记仆碑文字从详,其余从略;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游后洞从详,又以写心情“悔”从详。

 五、学生阅读全文

 六、背诵第二段

 七、课堂小结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两段记游,第三、四段发议论记游为发议论做铺垫,而发议论则句句回应记游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学习本文要掌握这种在记叙的基础上深入发表有道理的议论的方法。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三段,力争全文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辨析词类活用

 2.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3.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三段

 二、集体朗诵课文

 三、发放课堂练习,学生完成

 四、“其”宇在文中有二十多处,每个同学迅速找一处,指出它的意义同学更正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其文漫灭 6.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

 7.其下平旷 8.问其深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l0.人之愈深,其进愈难

 11.而其见愈奇 12.然视其左右

 13.盖其又深 14.则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 16.则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9.其孰能讥之乎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教师总结点拨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

 五、指名学生汇报完成文后练习四的情况(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学们补充订正)

 六、辨析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看课文,指出加点的字古今词义不同或词类活用情况

 (1)而卒葬之古:终于;今:士兵,完毕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ll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不平常;今: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常用作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的人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5)长乐王回深父这是一个通字,“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6)问其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三个词都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深度、到达的人、险远的地方,也可以把“其至”“险远”看做是后面省略,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

 (7)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动词。

 (8)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形容词用作动词。

 4.指名回答下列句式的特点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明确: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1)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2)、(3)个句子是因果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七、全文小结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文的结构谨严,可以从前后叙议的紧密联系,行文的上下呼应和写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体会。

 八、布置作业

 归纳、整理多义词“道、名、然、其”四个词的义项。

请推荐几本初中语文教学参考用书,最好是有课文和教案的。教材全解的那种。 教师用的。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师说教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师说教案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体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课时:3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作业(背诵《滕王阁序》)

 三、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祖籍河北昌黎),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又称“韩吏部”(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又称“韩文公”(谥号“文”)。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写作背景:

 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有挈挈而动,如是这数矣。”

 4、 文体:“说”,议>论文的一种,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如初中《马说》、《捕蛇者说》。

 5、 学生通读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读音。

 句读 谀 经传 郯 苌弘 蟠 贻 巫

 ②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 全文中的四个段落,各从那些方面来阐述观点?

 第一段:正面阐述从师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四段:说明.写作的缘起。

 6、 小结全文。

 四、 作业:

 1、 背诵第一段。

 2、 思考(或略作书面整理)练习一中的1~~3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解析论证过程、论证方法。

 2、 掌握字词、疏通全文。

 内容步骤:

 一、 检查上堂作业:

 1、 背诵第一段。

 2、 结合练习一导入新课。

 二、 内容结构:

 第一段:正面阐述 ①老师的职责

 ②为什么从师

 ③ 以什么人为师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古之圣人——从师 圣益圣

 今之众人——不从师 愚益愚

 爱其子——择师 惑矣,未明也

 于其身——耻师

师说教案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主要论点,正确理解从师学习的道理。

 2.理清本文的论述思路。

 3.了解正反对比在文中的运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及文章的结构。掌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掌握其论证说理的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先辈世居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所以后人称“韩昌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积极提倡古文(和当时流行骈文相对立,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及秦汉文体的散文)运动(是一场在复古的旗号下进行的既继续传统又有所革新、有所创造的文动,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提出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合一”“文以载道”),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写作背景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隋唐以来,由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儒家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受到削弱,因而儒家的师道观念也淡化,人们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狂名。”韩愈倡言师道,勇为人师。《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

 (三)识体:

 许多文言文从标题中的某一个词就可以判断文章的体裁,如《小石潭记》中的“记”、《出师表》中的“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传”、《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本文的“说”。“说”——是一种有叙有议,以议为主的文体,议论文体。“师说”——即“说师”,动宾倒置的现象多见于书籍、文章标题,如《实践论》、《黄生借书说》。解释为“说说(议论)有关老师的问题”。

 (四)分段朗读,解释重点词句

 (五)逐层分析《师说》的论证方法

 1.分析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

 ①老师的职责②为什么从师③以什么人为师。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对比论证: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比——纵比

 其子择师与其身耻学于师比——自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比——横比

 a.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通过三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错误言行,从反面论证了“学必有师”。这是对当时盛行的门第观念的有力批判、公开挑战。

 3、分析第三段:

 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四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正反论证,突出中心意思

 这篇说理文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从正面肯定从师的好处,从反面批判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反复论证,以突出中心意思。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作者在第一段里,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论点,并加以论证。第二段里又提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一论点,并分三层,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从批判当时不重视从师的不良风尚,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三段里又提出“圣人无常师”这一论点,引用了孔子的事例和言论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简短地赞扬了李蟠不拘于时的作法,以表明自己重视从师的态度。文笔简洁流利,结构严谨,把从师的道理和师的作用在于传道受业解惑等方面,论述得很精当透彻,富有启发性,令人信服。

 本文里有些精炼的含意深刻的语句,常被后人运用。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等。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在<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

《初中语文试讲》百度网盘

链接: s://pan.baidu/s/18aDuT1JszTfFcfyvKeXHsg

?pwd=rqng 提取码: rqng

9-15|初中语文试讲《星星变奏曲》.flv|初中语文试讲《小石潭记》.flv|初中语文试讲《我用残损的手掌》.mp4|初中语文试讲《伟大的悲剧1》.flv|初中语文试讲《苏州园林》.flv|初中语文试讲《世说新语》.flv|初中语文试讲《散步》.flv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集锦

在《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唐·柳宗元《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

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联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从:自,由 。

取:这里指开辟。

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凉。尤,格外,特别。冽,凉。清冽,清凉。

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近,靠近。 岸,岸边。卷,弯曲。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

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

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5篇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集锦,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集锦一

 一、概述

 《游褒禅山记》是高 一年级语文 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编选的三篇写景状物类文言文,以景物为依托,说理抒情,线路了深厚的 文化 底蕴和极大的民族智慧。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 文章 内容,了解古代文人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态度;领略主要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梳理和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通过一次十分扫兴的游历来阐发道理的说理性 散文 。作者借游褒禅山,阐发了人要有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和治学处事必须“深思慎取”的道理。文章记游,目的却是为了说理。记游时,语言朴素简洁,为说理留下伏笔;说理时,因事而发,生动自然,具有 很强的说服二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吸取教益的启示。《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设计拟探讨以下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通过读懂内容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二是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 方法 。本课用两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体味《游褒禅山记》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形式美。

 2、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3、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串讲翻译:通过文本的疏通,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2、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煽情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褒禅山的相关,教师作简要介绍:登泰山而翻阅历史长卷,游桂林而观看水墨山水,攀黄山坐叹造化神工,览九华心熏佛国烟香。褒禅山无此佳境,褒禅山也是一座相当平淡的山。幸而由于历史的偶然,宋王安石到此一游,留有一记——《游褒禅山记》(板书),山遂以文名。这篇游记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大量的和简要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

 (2)听录音,有感情地小声读,读完之后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和原初体验。

 (3)师生交流,质疑释疑,完成对课文的翻译,熟悉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要重视作品的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诵读的指导,从内容理解到作者情感的把握,从 语言 的品味到思想内容的品评,都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

 3、研读文本,探究赏析。

 (1)、速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整体把握内容)

 明确:第1段——山名考证;

 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

 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文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集锦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音、句读,并结合课释,自主疏通文意。

 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解决文中重点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及疑难 句子 的翻译等问题。

 3、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中心,分析文章结构。

 4、了解本文叙议结合、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5、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2、5

 教学难点:

 文中重点虚词“其”“以”的用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学法、合作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想

 1.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2课,属于略读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因此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自主完成《导学案》,遇到疑难词句可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再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2.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文体、作者及写作背景;理清思路,分析层次;检查重点字词的把握。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初中时,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也是一篇山水游记这篇游记的散文,但它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介绍,教师点评补充)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北宋 临川人(今 江西 省 东乡县 黎圩镇 上池村 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 典故 ,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三、检查预习

 (一)、给三个长句划分停顿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庐冢( ) 2、今言“华( )”如“华( ) 实”之“华( )”者

 3、盖音谬( )也 4、有穴窈( )然 5、则或咎( )其欲出者

 6、无物以相( )之 7、何可胜( )道也哉 8、王回深父( )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照应关系?

 (设计说明:《导学案》中,前三个问题很简单,这一问题可以点带面)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

 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2、1段的记游部分。

 五、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导学案》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重要词语的掌握情况。

 于是予有叹 对于/这件事

 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因为 / 并且,连词

 夷以近…险以远 而且,表并列,连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

 非常之观 不平常 / 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 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到达 / 帮助

 9、至于幽暗昏惑 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

 10、于人为可讥 对于 / 是,算得上,动词

 11、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二

 12、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 名→动,筑舍定居。

 13、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动,命名,起名。

 14、距其院东五里 名→状,往东 。

 1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判断,为,是 阳:山南水北

 16、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17、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18、问其深 形→名,深度

 1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20、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表修饰

 21、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2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23、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24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25、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

 27、后世之谬其传 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28、而莫能名者 没有人 / 名→动,识其本名

 29、何可胜道也哉 尽,完 / 说,动词

 3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求学的人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一、二题。

 2.自主翻译课文,勾画出疑难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解决《导学案》中的重点词句及疑难问题。

 2.学生读课文交流疑难词句,教师点拨。

 3.合作交流,探讨本课的重点问题。

 〖教学步骤〗

 一、检查《导学案》中的重点词句。

 (一)解释重点词句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于是余有叹焉

 (二)分析 总结 句式特点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3)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4)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集锦三

 一、概述

 《游褒禅山记》是高一年级语文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编选的四篇写景状物类文言文,以景物为依托,说理抒情,线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大的民族智慧。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古代文人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态度;领略主要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梳理和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通过一次十分扫兴的游历来阐发道理的说理性散文。作者借游褒禅山,阐发了人要有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和治学处事必须“深思慎取”的道理。文章记游,目的却是为了说理。记游时,语言朴素简洁,为说理留下伏笔;说理时,因事而发,生动自然,具有 很强的说服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吸取教益的启示。《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设计拟探讨以下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通过读懂内容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二是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本课用两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体味《游褒禅山记》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形式美。

 2、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3、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串讲翻译:通过文本的疏通,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理清“志”、“力”、“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2、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疏通文本,学习文中文言文知识,从而领会作者阐述的“深思慎取”的道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自己的习作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引导学生利用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培养自学能力。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煽情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褒禅山的相关,教师作简要介绍:登泰山而翻阅历史长卷,游桂林而观看水墨山水,攀黄山坐叹造化神工,览九华心熏佛国烟香。褒禅山无此佳境,褒禅山也是一座相当平淡的山。幸而由于历史的偶然,宋王安石到此一游,留有一记——《游褒禅山记》(板书),山遂以文名。这篇游记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大量的和简要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

 (2)听录音,有感情地小声读,读完之后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和原初体验。

 (3)师生交流,质疑释疑,完成对课文的翻译,熟悉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要重视作品的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诵读的指导,从内容理解到作者情感的把握,从 语言 的品味到思想内容的品评,都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

 3、研读文本,探究赏析。

 (1)、速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整体把握内容)

 明确:第1段——山名考证;

 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

 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文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①登山游洞的感受——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对于仆碑的感受——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华山前后洞各有什么特点,游人的情况怎样?

 (4)、朗读第3段,想一想要想领略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其中最为重要和可贵的是哪一点?

 明确:有志,有力,有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志”

 (5)、结合你读这一段的启发,谈谈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6)、课文的第一段和第四段有什么关联?

 (7)、有人认为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游离于主题之外。结合王安石的处境,谈谈你的观点。

 明确:表面上看好像冲淡了文章的主题,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仆碑”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中国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有人称王安石为“奸人”吗?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由此看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知王安石洞悉人生。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内容和找出理解作者思想内涵的关键句子的能力,领悟作者透过记游,重在议论,以小见大景的写作手法。

 4. 整理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词类活用,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有泉侧出……

 (3)、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习二。

 (4)、特殊句式,如: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判断句)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判断句)

 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状语后置)

 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状语后置

 设计意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文言文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积累,掌握一些文言文特殊句式等,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5.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设计意图:强化诵读,增强语感,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学习目标。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叙 记山(山 → 院 → 洞 → 碑)仆碑

 游洞(前洞 → 后洞) 后洞

 议论 怠出而悔 有志、力、物

 漫灭谬传 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六、帮助和总结

 文言文是高一学生不感兴趣并且颇为头疼的,课堂上容易出现教师满堂灌,机械填鸭,学生却觉得枯燥无味,死学死记,教学容易流于空泛和形式化。回首本课教学,借助多媒体通过大量的导入新课,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将学生带入了作者当时记游的情境当中,从而获得了那份独特的情感体验。“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只有在反复诵读之中才能增强语感,读出味道来,我用了常用的方法“以读带品,以品促悟”, 在反复的诵读当中,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产生情感上共鸣。教学过程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做到学完一课有一个收获。但在引导过程中,往往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对自主式课堂教学方式还不很适应,师生始终有隔;本人对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精神理解还不够,尤其是在具体教学中的贯彻实施上还有不明了的地方;自主、探究、合作是有层次的,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取适当的步骤,确立难易高低程度不同的标准来安排教学步骤,达成教学目的。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够,这有待于以后的培养。学生对自主角色的认同感还待于实践的磨砺才能明晰。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这一单元我们所学习的古文大都是实用类文言文,其中有史传(《鸿门宴》、《郑伯克段于鄢》)、行状(《段太尉逸事状》)、奏表(《陈情表》)、书信(《报任安书》),那《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什么?(游记)。人们常说游记是:“纸上山水”,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对这篇“纸上山水”有了一些初步感受。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王安石一起来继续欣赏褒禅山的风景并一同感悟风景之外的人生体验。

 课文分析:

 1 、第一段:这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都写了褒禅山的什么?

 明确: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2 、第二段:这一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按照游踪可以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华山洞分为前后两洞,前洞什么样?后洞什么样?着重哪一部分?为什么?

 明确:前洞平旷,记游者甚众。后洞窈、寒、深,记游者少。着重写后洞。为下一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作者游洞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明确:兴致盎然--有人怠,与之俱出—悔。

 3、第三段:这一段主要写游华山洞的心得,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和精华部分。

 层次划分: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具体分析志、力、物之间的关系。

文言文教案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他是我国中唐时代有名的 散文 家和诗人,字子厚,河东人,二十一岁中进士,先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为见习官)、礼部员外郎、邵州刺史、柳州刺史等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读《小石潭记》有感 作文 ,欢迎阅读!

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1

也许是受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的影响,他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那时正处于唐朝晚期,皇帝忘了隋还好朝的教训,开始欺压百姓,奢侈无度。他正巧生于唐朝首都——长安,家族历代为官,家境颇为荫厚,然而他并未沉醉在富二代的光环里。他从小目睹朝廷腐败,更是天生好学,在同龄人还在仕途上披荆斩棘、蹒跚前进时,他却早已平步轻云,一步登天,还受到王叔文等皇帝重用的大臣所看好。

在这个瞭望众生的人生高峰上,他却没有止步,安乐享受现在生活。不久他就参加了王叔文等人的改革。没人能真正明白他的用心,也许他是为国贡献一己之力,也许他是为私谋利,企图留名青史。但最终,他在人生高峰时一脚踏空,跌入万丈深渊,但在这万丈深渊里,造就了他古诗的绝顶成就。

正值壮年的他,表现出异乎常人的孤寂,没有钟子期与伯牙那样能形影不离的知己,他一切的苦,无从诉说,便只能对高山发泄,对流水痛诉。

一日,他同几位好友来到了一处无名美景的地方,他立马就被吸引住了,但美到极致,就变得高冷,甚至有些凄寒。他将这美景化为了自己,融入了诗词中。他让“潭中鱼空游无所依”,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重笔写入石潭之美,就是为了在最后一刻,爆发出自己的苦闷孤寂。石潭亦“我”,“我”亦石潭。同他一起前往石潭的人有五人,而真正前往的,只有他一人,这是一次他心灵与自然的交融。

这就是写下“千万孤独”藏头诗《江雪》的柳宗元。

如今,有许许多多不被认可的人,他们中的一些也许有着绝高的智商,有着能拯救人世的情怀,却被冠以“疯子”的称号,只能孤芳自赏。但有一些人却不与命运低头,他们尽管顶着柳宗元般的孤寂,却负重前行。如革命战士鲁迅先生,中国神话人物马云“爸爸”。

我认为,只有在人生最困苦之时,勇往直前,冲破浓雾,才有可能看得见希望。所以,只有将这种绝境求生的欲望嵌在柳宗元的性格里,少一些孤独,少一些愤闷,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柳宗元,而不只是“凄神寒骨”的柳宗元。

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2

幽幽篁竹,泠泠水声,青葱的树与翠绿的藤蔓随风飘拂,清澈凉爽的小潭略起涟漪,潭中的鱼儿好像在空气中游动……这是柳宗元描绘的美丽小石潭,而此刻的作者仿佛何等惬意,然而读到最后,却品出了几许悲凉伤痛,原来,这是一片带伤的美丽。

柳宗元本是世家子弟,少年干将。二十一岁那年第一次参加考试便考中进士,而韩愈却考了四次才中进士,其才可见非凡。初入政途的柳宗元意气风发,满腔热情地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现实却是失败被贬永州——一个荒凉偏僻的地方。虽为司马,实际却是被监视的“罪犯”,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得寄宿寺庙。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让柳宗元如坠冰窟,胸中愁苦难平,唯有投身山水之美寻求安慰。

于是那天他“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便欣然“伐竹取道”,遇见美丽的小石潭。那清冽的潭水,那奇特的潭石,那潭中的鱼儿,给他带去了片刻的欣喜。然而好景不长,当他向西南而望时,视觉中曲折幽邃、或明或暗的水流和如犬牙般交差相错的河岸,正如明争暗斗、残酷腐败的官场政治,这一转念立刻把他拉回现实,久谪远荒的凄凉悲苦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便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为由离开。美丽的小石潭也蒙上了一层忧伤,怎会读懂这位欣然而来的客人为什么又携着悲苦匆匆而去。

初识柳宗元《江雪》,只觉幽静寒冷,意境广阔。虽为诗,却读出一幅黑白 山水画 。那苍茫的山、那广阔的湖是否知晓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孤傲?原来,这也是一片带伤的美丽。

诚然,柳宗元既没有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超脱,也没有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柳宗元下定“虽万受摒弃,不更乎其内”的决心,投一身才华与满腔悲愤转战文学领域,发奋撰文著书。《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 文章 大多在永州完成。

纵观柳宗元作品,凄苦之情挥之不去。然而带泪的笑脸总是最动人的、带伤的美丽总是最难忘的。笼罩愁苦的美景,从柳宗元的内心付诸笔端、又渗透我们的内心,于是在文学史上,又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3

在永州的一个地方,埋没着一个小潭,在小潭的一个地方,埋没着一个他。

政治上的失利,柳宗元被贬谪至湖南永州,他心中苦闷,而探山访水,以游排愁,以笔解愁。他无意踏入竹林,竹叶婆娑,竹林缝隙间隐隐传来潭水泠泠声,他微微兴奋,莞尔一笑,砍下竹子开道通向一处幽静的小潭,他缓步移至潭边,见潭水清澈见底,奇石各异,四周绿树青葱,藤蔓随风蹁跹,游鱼戏水,似与游者相乐。然而却寂静无声,凄神寒骨。他静静坐在潭上,目光深邃,望着眼前寂静,衣襟被冷风吹起,心生阵阵寒意。潭似一面镜,倒映着凄凉的他。

他何曾不若这小潭,年少成才,年仅二十添一便进士及第,亲朋好友以他为乐,他名声大振,从此步步高升,而站得越高,看的越多,政治的腐败慢慢被揭开,最终暴露在柳宗元眼里,他想改革,他要改革,他不堪这腐朽的官场,投奔了王叔文,他们最终得了顺宗的赏识,他与王叔文一起改革,此时,他看似前途无量,已立足在官场顶端,却被现实打下高台,新帝即位,他被一贬再贬,离北方愈发远,他不甘,他苦闷,他的名字还未刻入历史丰碑,他一身才华未来得及使用,他所在的朝代还未让他尽心效力,便一落千丈,同小潭般被竹林掩住,只有泠泠水声在挣扎着,望吸引旁人注意。旁人来过也罢,或许赞赏它,或许对它一笑了之,终是黯然离它而去,无人为他再开辟一条大道。

“同是天涯沦落人”苏轼被贬,但他随遇而安,辛弃疾被贬,他选择舍剑从文,而柳宗元被贬,是集苦闷于一身,无论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还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他沉重的心情跃然纸上,他没有苏轼被贬后依然悠闲自得,他没有辛弃疾被官场抛弃后依然斗志昂扬,他唯有一腔委屈沉闷,对于官场,他无奈,不甘,却只能硬生生咽下肚中。小石潭,大概是他的照应,他望景生情,借景抒情,从一开始以见到石潭而惊喜,再联想自己而黯然神伤。

他望着这石潭,寒风刮过,潭水激石,奏一曲婉婉悲歌,他闭目,四周寂静愈发使气氛悲凉,他齐眉微皱,缓缓起身,道:“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转身离去,留下《小石潭记》一篇。

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4

《小石潭记》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时所写的一篇散文。

柳宗元的一生大起大落。原本步步高升的他,怀着一腔热血参加了永贞革新,却因为触范了的利益,被流放到永州。他一心想报国,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家效力。他到了永州,一方面由于在政治上是一个获罪被谪的人,要防止政敌们的侦察和陷害;一方面又受这一带的自然景物的招引,就寄情于山水,浸游境内,到处搜奇觅胜,游山玩水,欣赏自然风光来排遣心中的愁闷。在此,他写下了很多诗词,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心胸气度寄托其中。

命运仿佛在玩弄他一般,朝廷一纸召书将他从永州召回了长安。好不容易回到魂飞梦绕的长安,又被另一诏书贬到了更偏、更远、更荒凉的柳州。极度的欣喜和极度的失落在一瞬间转换时,很容易让人的心态彻底崩溃。这难以想象的落差将柳宗元推向了绝望的边缘。无依与寂寞将他占满,他不断地,拼命地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鱼儿,“皆若空游无所依”,表面上写的是水的清澈,细品却又体会到他本人内心的无所依。他何尝不是那鱼儿!无依无靠,在永州,他格外地无助,内心无尽的凄凉。他思考着自己的价值,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

《小石潭记》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他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出自己孤寂清凉的思想感情,表现出对光明的世界的渴望,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充满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安。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透过潭中的水、石、鱼等的描写,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善于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用比拟的修辞手法,予以动态化,有血肉、有灵魂、有个性,不仅肖其形,而且传其神。全文不到二百字,却把这个小石潭的静奇幽深的自然景色真实地描绘出来了,引起了后人的怀恋。

巨大的打击接连地冲向他,他却捂着伤口,缓缓前行,从未倒下。即使心已经被深深地伤害,却仍然选择兼济苍生……

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5

始惊,次醉,渐迷,终醒,是柳宗元与小石潭的邂逅,亦是我们人生往复的一个个循环啊。

革新运动失败后,柳宗元被贬谪至永州,一日,他与朋友游玩时,忽逢小石潭。他听到如佩环碰撞的流水声;抚摸到了格外清冽的潭水;看到了形状各异的石头,青青葱葱的树木,翠绿缠绕的藤蔓。他,被惊艳了。或许是出于对自然景色天生的向往,亦是郁郁不得志得不到发泄,他选择在小石潭驻足片刻,始惊于这清幽美景。

他细细观察着仿佛在空中游动,没有依靠的鱼儿,如北斗星般蜿蜒的溪水,与参差不齐的溪岸,他沉醉了,醉倒在这分外静谧的小石潭。他终于,让他的那份凄清之情,得到了短暂的缓解。

渐渐地,他感到寒气透骨,被一股忧伤的气息所笼罩。他又想到了那纷扰烦恼的官场,感受到了失意后孤寂悲凉之情。或许小石潭可以给他片刻的缓解,但,这也只是短暂的。内心的忧烦是挥之不去的。欢乐落幕后,尽是悲凉,紧紧裹住了柳宗元的心。他迷失了,在彷徨中,显得手足无措。他想逃离不宜久留小石潭,想尽早摆脱,内心的苦闷……

可,他是柳宗元啊,是那个写出“千山飞鸟绝,万径人踪灭”的柳宗元啊,又怎会被这贬谪所打垮。或许,在他离开时,望着阳光,会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吧。他终是醒了。虽说往后的日子仍是一贬再贬,但他回归内心,坚定地为人民实实在在做点好事。他将斗争,转移到 文化 创作领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名篇。小石潭之境,着实令他幡然醒悟。

人生也是这样,始惊,渐醉,次迷,终醒,周而复始,往复不停。有时候,生活会很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很容易迷失自我。但,请再坚持一下,终会有那么一个时刻,雾散云出,我们从这个轮回中醒来。时间的巨轮永不会停止,我们在生活中不断重复着这个过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我们唯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啊。

柳宗元屡受贬谪,却仍笔耕不辍,顽强斗争。我们也需坚持下去,才能等到自己的终醒,开始新的“始惊,渐醉,次迷,终醒”啊。

读《小石潭记》有感作文5篇相关文章:

★ 小石潭记读后感范文5篇

★ 小石潭记阅读心得5篇合集800字

★ 小石潭记阅读心得精选5篇600字

★ 读书周记400字五年级

★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 春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实用教案大全

★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及统编介绍

★ 2021中考文言文知识点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两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文言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教案 篇1

  课 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课 型

 文言文新授课

  课 时

 三课时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了解并积累“为”、“穷”、“始”“而”的不同用法。

  能力点

 学习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教育点

 欣赏文学作品给我们展现的大自然的美景

  重难点

 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以自己的独特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在这里倾诉、感悟。昨天,我们随着苏轼走近了让人物我两忘的胜景赤壁,体悟了苏轼的悲和喜;今天,我们再一起随着柳宗元走进永州西山,面对自然的美景,与苏轼有着相似遭遇的柳宗元,又有怎样的感悟呢?

 二、了解作者及背景(PPT)

 1、作者简介。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残酷迫害,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而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

 2、《永州八记》: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他写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3、解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下面学习他的《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检查预习

 (PPT)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僇(lù)人 施施(yíyí)然 斫(zhuó)榛(zhēn)莽 焚茅茷(fá) 箕踞(jī)(jù) 衽(rèn)席 岈(yā)然洼(wā)然若垤(dié) 攒(cuán)蹙(cù) 遁(dùn)隐 萦(yíng)青缭白 培(pǒu)塿(lǒu) 颢(hào)气 引觞(shāng) 冥(míng)合

 四、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PPT展示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2、对照书释,疏通全文大意

 ①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释疏通全文大意。

 ②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3、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文言文教案 篇2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第一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段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这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双方形成相持局面。第四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方法阐释

 1、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2、疏通文义是必要的,但切忌烦琐的讲解,也不必字字句句求确解。主要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

 3、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4、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两点:一是故事之奇,一是作者的议论。抓住这两点,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的关系。

 5、进行比较阅读,使所学知识内化,在超本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目标定位 知识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能力 1、进一步提高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理清的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 学会勇敢机智的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教学工具 电脑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 方法流程

 1、朗读课文。(去掉标点。)

 2、知名示范朗读

 3、点评。

 4、自由朗读。

 5、划分句中节奏

 6、理清结构。

 7、为每一段加小标题。

 8、找出主旨句

  三、小组交流,翻译课文

 1、小组交流预习翻译课文情况,重点解决疑难,串译课文。

 2、课堂交流,质疑答疑。

 3、课堂练习,翻译句子。

 4、完成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5、学生自批。

 6、自批反馈。

 7、巩固记忆。

  四、深入研读课文

 1、本文异在哪里,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回答?

 2、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狼的狡猾?

  五、拓展延伸

 1、阅读《狼三则》之三。

 2、说说本文异在哪里。

 3、完成练习。

  六、总结

 1、用蒲松龄《狼三则》最后的一句话作结。

 2、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3、小结。

  七、作业

 1、收集有关狼的'成语。

 2、好书推荐:姜戎的《小狼小狼》《狼图腾》。

 学生记忆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完成后交流

 学生翻译理解

 指名回答 意在分清文章节奏,为理解文章内容打下基础。

 明确文章的基本内容,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成翻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质疑答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知识卡片的建立,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建网,形成体系。

 通过深入研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通过拓展延伸,使所学知识内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别切通过想换内容的比较学习,进一步加强理解。

 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情感。

 拓展延伸,使语文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案例评价:

 本文是一篇情节比较简单故事有趣的课文;串译课文比较简单,但常用实词、虚词较多,在教学中通过朗读课文,尤其是对文章节奏的训练、课文结构、主要内容的理解等环节设计,为突破本文教学重难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文言文积累卡片的建立,又将所学知识进行了建网,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同时也为将来运用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狼三则》之三的阅读,又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运用知识提供了一个平台。本课授课效果良好。

文言文教案 篇3

  从容说课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文言文教案 篇4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程要求:

  一、导入

 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

  六、范读第二段

 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七、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

  八、赏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读最后一段。

  九、朗读。

  十、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十一、尾声: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设计指导思想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必修一教材第三专题中的一篇课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重点考虑要处理好以下四组关系:

一、文言与文学。对于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很多老师苦于在文言与文学之间找不到一个平衡点,有的纯粹当作文言文来教,有的纯粹从文学角度来讲。前者似买椟还珠,后者则囫囵吞枣。我的处理方式是先扫除文言障碍,进行文言积累,再重点研读文学文本,不让疏通文意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二、工具与人文。人文性与工具性应该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语文教学正是通过语言文字修辞等手段达到提升学生思想层次与精神境界的目的。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在教学设计时一方面紧紧抓住本文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一方面也强调要引导学生品味作品在行文上的特色。其实,有关作品行文特色的品味最终还是指向了作品的人文主题。

三、引导与开放。新课程强调对话与开放的理念,但一味的对话讨论容易造成教学时间的延缓,信马由缰式的开放也容易“跑野马”而不可收拾。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开放的思考空间,也注意到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对于学生的学习给以适当的点拨和调控。

四、独立与整合。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既相对独立,又从属于板块与专题。所以,在进行单篇课文教学时还要注意整合。就本课而言,板块内的整合主要就是与《赤壁赋》的比较。对此,我找到了一个整合的“抓手”——贬谪文学与贬谪文化。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适当延伸,不宜过分展开,稍做点拨即可给学生打开一个认识文学现象的窗口。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处境,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2、 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独特的韵味,品味其语言特色。

3、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色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教学难点)

2、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教学重点、难点)

3、 由本篇作品延伸出去,认识中国文学中的贬谪现象。(难点)

课时安排

如学生有充分预习,可安排一课时。如学生预习不到位,可安排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略说写作背景

“永贞革新”失败—贬逐蛮荒—故交断绝—贫病交迫—老母病故—居处遭火—满怀忧惧之情(抓住第一段中“僇人”二字)

“诗家不幸”往往却是文学和读者的幸事。和苏轼一样,柳宗元在贬谪期间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诗文,成就了其文学创作的高峯——《永州八记》。

2.解题

引导学生分析文题中“宴游”“始得”等字在文中的体现(找出文章照应文题的地方)。

题目中对于理解文意最关键的字眼应该是什么?为什么?/(“始得”二字,文中凡四见,构成行文的线索。)

二.文本研讨

就“始得”二字引出对文本的分析研读。分析时围绕一个大问题:如何理解“游于是乎始”一句?(为什么说这才是真正的“游”的开始?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有什么区别?)重在比较此前之游与西山之游的区别,让学生从一、二段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做比较。在讨论比较的过程当中,就学生发言的情况,随文分析一些小语段和子问题。

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的比较(可从游的过程、对象、结果,或游的外在表现、内在精神等角度去比较)

“始”前游 西山游

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随意任情) 过、缘、斫、焚、攀援(积极主动)

2、觉而起,起而归(来也随意,去也随意)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陶醉其中,眷恋不舍)

3、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幽深、拘束) 雄奇特立(境界开阔、荡涤心胸)

4、恒惴栗(无法摆脱的苦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身心的解脱与自由)

…… ……(立足于学生的发言来归纳总结)

随文分析一:品味文章语言句式与内容情调的结合。

“始”前游用顶真句法,接字钩句,续续相生,传达“施施而行,漫漫而游”的神韵。而西山游,则以短句排比,有急促之势,体现西山之吸引力及主动迫切之情状,与前者迥然有异。(可补充:文中动宾搭配之巧妙。西山之游的前与后也可以做句式的对比,一者节奏急促,一者节奏松缓,正对应了不同的情调。)

随文分析二:围绕西山之“特立”。

1、西山的哪一点吸引了作者,以至于披荆斩棘,不顾劳顿,孜孜以求?/(高峻雄奇,特立不羣。)

2、作者是如何表现西山之高峻雄奇的?/(烘云托月的手法,用西山上的所见,即四围的环境来进行衬托。——可借柳宗元《江雪》一诗做补充说明。这里也有视角由俯视到远眺的变化,视角的变化伴随着境界的进一步开阔,而境界的进一步开阔又伴随着作者胸怀的进一步开阔)

3、为什么西山的高峻雄奇如此吸引作者?/(首先,原先游览的深林、回溪、幽泉怪石之景,大都幽远深僻,给人以坐井观天的拘囚压抑之感,强化了作者原有的孤独;而西山的高峻雄奇、开阔壮美则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使人的身心放松解脱。——此处可联系学生初中学过的《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以作比较。也可联系《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致产生不同感受的描写。更重要的是,自然中的西山其“不与培塿为类”、特立不羣的品格正与作者身受打击却不甘沉沦的人格精神相互照应,两者在精神上达成契合;故而作者能忘却自我,忘却烦恼,人格精神与宇宙自然合一,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此处言及柳宗元的精神人格,亦可联系《江雪》。)

随文分析三:从文中两种游览的情形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两种游览,其人和自然景物的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是怎样的不同?

在“始”前游中,自然是排遣苦闷的对象,自然外在于人,与人隔了一层,这样人当然就难以领悟到自然的精神,因而只能获得短暂的快乐、暂时的解脱,“恒惴栗”的“恒”字就是这种状态的体现。(可引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永州于楚为最南……仆闷即出游,游复多恐。涉野有蝮虺大蜂,仰空视地,寸步劳倦。近水即畏射工沙蝨,含怒窃发,中人形影,动成疮痏。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不复乐。”)而西山之游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此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山水,远不只是观赏或排遣的对象,更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此种境界,使得柳文除了慨叹不遇,还有体悟山水的幽怀。精神的契合,使得人认识了山的精神,山也引发了人的胸襟,从而达到一种超越与解脱的境界(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在这里山与人、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达到了统一,这也正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超出于众人的地方。

将自然对象化,往往会把人与自然放在不平等的立场上,或拜倒在自然脚下奉其若神灵,或居高临下妄图操纵自然驾驭自然,或把自然看成包容一切情感的容器,这样就难以进入自然、领略其内在精神;将自然人格化,可以和自然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自然,用澄澈的心怀去聆听自然的话语,这样可以发现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的精神;而如果能与自然融为一体,则不但能发现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的精神,更能超越小我的局限尘世的束缚,达到思想与精神的解脱自由。柳宗元正是达到了这一境界。)——这一部分有一定深度,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做随机性的处理。

总结:至此,“为什么说‘游于是乎始’(西山之游是真正的‘游’的开始)?”这一大问题应该可以解决了,请学生归纳概括。/(一方面西山之游给了作者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生命体验——自由、放松、超越、解脱,一方面西山之游也达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整合迁移

1、比较苏轼《赤壁赋》与本文的异同

异:柳宗元文章重在刻画描摹,风格清新峭拔,其人与自然之同侧重在精神人格层面上;苏轼的文章重在议论,风格潇洒飘逸,其人与自然之同侧重在哲理层面上(不但认识到物与我的同,还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物我的关系)。(可补充:“柳氏游记的幽深取径于‘骚’,而宋六家文的旷达则得益于‘庄’。宋人游记佳妙之处,不在‘牢骚’与‘刻画’,而在‘潇洒’与‘议论’。”(陈平原《中国散文史》))——就学生发言情况来处理,不过分追求全面和深入。

同:两文都写于贬谪期间,都写出了作者情怀的变化,最后都陶醉于自然之中,乐而忘返,都在自然山水中获得了解脱与超越。

2、引申迁移:迁客骚人的山水文学的共性——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生命体验。

联系《赤壁赋》,请同学们关注文学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优秀的作品都产生于作者被贬谪期间。思考:为什么这段时期容易产生优秀的作品?为什么被贬谪的文人最容易和自然山水相交融?

中国古代士大夫中,迁谪文人可谓是一个规模庞大而又特殊的羣体。他们都曾积极仕进,并取得了一定功名,但或由于忤逆权贵、犯颜直谏,或由于无辜蒙冤、遭受牵连,被谪远徙,颠沛流离,经历人生坎坷。由于迁谪,文人们大多被削去官职,没有了公务羁绊,因而更容易将精力集中于文学创作。同时,由于迁谪,文人们深入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底层,更有机会受到江山风物的激荡,以促进他们杰出艺术才华的表现。于是,其文学创作便有可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 *** 期。迁谪期间的文人,其生活与思想往往处于激剧变动状态。由于政治理想破灭,生活条件恶劣,亲人生离死别,朋友疏远和政敌落井下石等,各种感情激流般冲撞他们敏感的心灵。他们惊惧于前途的不可知,怨愤于自己的不幸遭遇,极端怀恋失去的一切,并以异常陌生的眼光和复杂的情绪面对新环境。因而他们更能与同样被冷落的自然山水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更容易体察自然山水的美,更能进入自然山水的怀抱以求得自我的解脱。情动于中而后形之于口于手,从而比往日更具创作欲。所以,许多作家最具价值、最富艺术魅力的诗文大多创作于迁谪期间,这些作品也更能全面反映作家的精神情感世界和思想轨迹。可联系屈原《离骚》、范仲淹《岳阳楼记》等作品。

 [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薰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能够概括课文的段落大意

学习作者抓住特征,用侧面烘托写景的方法

学习本文前后对比的写法

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在学习中感受作者热爱西山的情感和卓然独立的情怀

[教学重点]

抓住景物特点和用侧面烘托的写法写景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寄寓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学,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近一段时间我们相继学习了几篇写景散文,其中哪些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随便谈)这些语句作者都抓住了景物特征,同时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又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同样的文章,它蕴含着柳宗元的别样情怀板书课题《始得西山宴游记》

新课探究:

一.概括课文两段主要内容:

释题,从题目切入,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谪居永州,漫游山水

始得西山,发现西山

二.重点探究:

自学指导1:

用一分钟时间阅读课文第二段,从文中勾画出描写西山所见之景的语句

“攀援而登……四望如一”

自学指导2:

用三分钟时间阅读文中作者西山所见的语句,思考:作者写西山抓住了什么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可以自己归纳也可以用文中的词语),并继续体会作者是什么方法来写景的

设疑:作者目睹了西山的高峻,有什么样的感受?齐声背诵出来“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而不知其所穷”这些语句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西山,赞美西山,板书]

面对着如此壮美的西山,让作者倍感欣喜,能不饮酒吗?能不酣畅淋漓吗?从文中找出宴饮的语句,齐声读出来

“引觞满酌,……而犹不欲归”

由此我想到了,始得西山之前的漫游,也写到了游和宴,那么下面同学们讨论交流:

作者始得西山,由游而宴,前文中作者得西山前也写到了游和宴,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有什么作用?

[之前漫游: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说明游历时是随意的,漫无目的的,也是消极被动的,其出游的目的在于寄情山水,消忧解闷,“恒惴栗”的心情就是真实的写照,此处可结合背景简单介绍那么作者的目的达到了吗?从他所到之地,深林,幽泉,结合学过的《小石潭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作者没有让自己的抑郁之情得到排遣

文中也写到了饮酒,是“倾壶而醉,……起而归”这些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依然如故始得西山之前的漫游,并没有让作者获得真正的心理愉悦]

[始得西山之游: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照西山之异吸引作者,从四个短句,构成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急促之势可以看得出来可见,西山之游是积极主动的游之后的宴与前文完全不同,是倒满一杯,慢慢地喝,边喝边赏景,其醉与其说是酒醉而不如说是美景醉人,故而在日之入,至无所见的时候,犹不欲归在西山之游中,作者的郁积在胸中的苦闷,终于得到了释放,得到了解脱,达到了超然忘我,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程度郁积在胸中的苦闷,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西山就是作者的知己,心心相映,无话不谈;同时,我们不妨可以这么理解,此时的西山与作者难以分得清,西山就是自己,作者赞美西山就是在赞美自己,写西山的特立,不与培为类,就是在写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想必同学们还记得在那个鸟飞绝,人踪灭的冰雪之是,那个独钓的孤翁,那是个孤独的形象,他不畏严寒,在无人垂钓季节和天气,独享江雪的美丽,不也正充分体现了他的超凡脱俗吗?从那个孤舟到西山,柳宗元用他的文字,给我们诠释了他的精神世界:人就要西山那样巍然屹立作者正是对自己全部的情感寄托于西山之上,这也正是本文所用的寓情于景的写法]

 三.主题归纳:赞美西山,表现作者不同流合污,卓然独立的品格

四.写法归纳:

抓住特征 对比烘托寓情于景

 五.拓展延伸:

文学史上有一种贬官文学,他们在被贬之时却创作卓著,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感受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感受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对“月光如水”的描写,中感觉到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柳宗元也被贬失意,他寄情山水,你赞同柳宗元这种人生态度吗?

六.布置作业

欣赏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体会作者寄寓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七.结语

柳宗元政治失意,寄情山水,抒写了自己不同流合污、卓然独立的人格,他的人生态度可圈可点,但他的西山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让我们感谢西山,感谢柳宗元!

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很多语文教师只注重文意的疏通,教师是一个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语言优美,准确,传神,结合注释,文意相应比较浅显易懂,学生相互间比较容易解决,但是当老师问及作者在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时,学生却出现了分歧,这与我备课之初的设计是背道而驰的,原以为学生一下子能得准确的结论,当时迫使我不得不及时调整过来我想,既然学生能在文章的阅读中,找出两种不同的情感,何不就此引导学生去分析发现呢?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积极的组织学生去分析讨论,学生很快就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得出了结论

这堂课的教学,使我获得了一种新的体验,如果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结论,教师一句话就可以带过,但这种灌输式的方法能加深学生的感受吗?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本身有很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意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本文的教学中,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交流学习,学生的态度是如此的积极主动,使我倍感欣慰:一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二是学生从自主学习的探究中获得了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