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是什么日子?512的简介

512防灾减灾日的由来_512防灾减灾日

512是国家什么日子介绍如下:

512被国家定为全民防灾减灾日。

5月12日是我国的“全民防灾减灾日”,制定此日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宣传自救互救和抗灾救灾工作,并且督促各级、企事业单位及广大民众加强预防减轻灾害损失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每年由于地震等天灾人祸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都十分惨重。全球最强烈的地震之一——汶川地震正是于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这场地震造成了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残疾人15,066人,其中儿童6,520人死亡。

汶川地震震感强烈、覆盖范围广泛,强烈地震也对周边的灾区地区产生影响。全国各地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迅速展开抗震救灾工作。这次地震无疑再次告诉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微妙,必须重视防灾减灾工作。

全民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教育活动旨在加强公众的知识储备和应急能力,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抗灾救灾体系和能力。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如宣传、演练、比赛、培训等等,使广大公众掌握自救互救和抗灾救灾的基本技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整体社会的抗灾救灾能力。

总之,全民防灾减灾日是一个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倡导科学文明、鼓舞爱国热情、展示民族团结的重要时刻。只有广泛参与全民防灾减灾日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我们才能在自然和人为灾害面前始终保持最坚强的战斗姿态。

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如宣传、演练、比赛、培训等等,使广大公众掌握自救互救和抗灾救灾的基本技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512是什么日子?512的简介

512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护士节。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标志: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

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防灾减灾的注意事项:

1、人要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2、发现森林火灾,应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报告起火方位、面积及燃烧的植被种类。身处火场时,要判明火势大小、风向,用湿衣服包住头,逆风逃生。

3、如果被大火包围,要迅速向植被稀少、地形平坦开阔地段转移。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要往山下跑。

4、发生暴雨在积水中行走时,贴近建筑物,防止跌人地井、地坑等;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尽量绕行。

1、5月12日是汶川地震纪念日、防灾减灾日、国际护士节。

2、5·12汶川地震(theWenchuanearthquakein2008),又称“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东经103.4°)。

3、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4、国际护士节是每年的5月12日,是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的节日。其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