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总结

2.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3.初中物理的知识点总结

4.初二物理知识点整理

5.物理中考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_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全部的直线运动公式

 我们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运动的知识包括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和竖直下抛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x/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x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x/2=[(Vo^2+Vt^2)/2]^1/2

 6.位移x=V平t=Vot+1/2at^2=Vo*t+(Vt-Vo)/2*t x=(Vt^2-Vo^2)/2a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x):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方/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方;=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x=Vot-(gt方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方≈10m/s方)

 3.有用推论Vt方;-Vo方;=-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ax=Vo方/2g(从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4)竖直下抛运动

 设初速度(即抛出速度)为Vo,因为a=g,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Vt=Vo+gt

 S=Vot+0.5gt方

 不管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或是竖直下抛运动,都有可能出现在中考中。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磁感线

 下面是对物理电学中磁感线内容的知识讲解,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知识。

  磁感线

 ①定义:根据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磁感线不是客观存在的。是为了描述磁场人为想的一种磁场。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③典型磁感线:

 ④说明:

 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希望上面对磁感线内容的知识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上面的内容,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磁极受力

 关于物理中磁极受力的知识学习,我们做了下面的内容讲解。

  磁极受力

 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通过上面对磁极受力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的吧。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电磁铁

 下面是对电磁铁的内容知识讲解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讲解的内容哦。

  电磁铁

 1电磁铁主要由通电螺线管和铁芯构成。在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通过时就失去磁性。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以可以通过电流的有无来控制,而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

 3电磁铁的应用

 此外还有磁悬浮列车,扬声器(电讯号转化为声讯号),水位自动报警器,温度自动报警器,电铃,起重机。

 通过上面对电磁铁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参加考试工作。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磁场性质与方向

 关于物理中磁场性质与方向知识的讲解内容学习,我们做下面的讲解。

  磁场性质与方向

 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以上对磁场性质与方向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电流的磁场

 对于电流的磁场知识点总结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电流的磁场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通过上面对电流的磁场知识的总结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给同学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总结

很多同学学不好物理,难度都还知识最基础的,所以学生朋友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不要怕,不要有畏难情绪。下面我为大家梳理初中阶段的物理必备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热学知识点

热学公式: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参照物知识总结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例: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电功率

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根据W=Pt我们可以知道不能说电功率大,消耗的电能就多,还与时间有关系)。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

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有关系的。不同的实际电压对应着不同的实际功率。但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是唯一的,不变的。

如果告诉你此时用电器正在正常工作,那我们可以知道:此时用电器的实际电压就等于其额定电压,其实际功率就等于其额定功率。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实际电功率越大,灯泡就越亮。

生活中的用电器,电功率达到1000W的有:电炉,电热水器,微波炉,空调。

在做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在测额定功率时,一定要让电压表测小灯的电压且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让电流表测小灯泡的电流且示数为其额定电流,这样用公式P=UI计算出的才是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实验时,如果出现灯不亮,电流表没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较大的现象,则电路故障一定是和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断路了。

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灯泡的实际功率与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有关。不同的实际电压对应着不同的实际电功率。因此在此实验中,电功率不能求平均值。

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由于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是个定值,所以灯的电阻最后可通过求平均值来确定。在此实验中每次算的电阻值可能会不一样,导致电阻改变的是灯丝的温度,不是电流,电压。而此实验可得到的结论也就是:电阻与温度有关。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103kg/m3

(3)1kw·h=3.6×106J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公式:s=vt 单位: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弹簧测力计。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 特点:由于液体流动性,液体对器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ρ液

七、简单机械和功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3.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4.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5.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p=w/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当入射角和折射角一个在空气中,另一个在其他介质中时,位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u

 u=f 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源

 f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u>2f f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

 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导体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十二、电能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p=w/t p=ui (p=u2/r p=i2r)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⒊电能表: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

 解: 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12.5小时

  十三、磁

 1.磁体、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个对其它磁体发生作用的区域。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用磁感线来表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要特别注意重点知识点的掌握,下面总结了九年级物理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

(1)定义:重力势能和动能统称为机械能。

(2)单位:J。

(3)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①动能的大小;②重力势能的大小;③弹性势能的大小。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2)在分析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例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在哪一个过程中,再分析物体质量、运动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程度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能的变化和转化情况。

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在你知道路程和时间项要求取速度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公式。(注意必须是总路程和总时间)

2.有用推论Vt^2-Vo^2=2ax:这个公式一般是用来变形求取加速度,即式子当中的a,在你知道速度,初速度,总路程的时候可以使用。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一般用于平均速度/中间速度的求取,当然你必须知道初速度和末速度才可以使用。

4.末速度Vt=Vo+at:这个是末速度的求取。当你知道时间、初速度、加速度的时候就可以求取末速度。

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及体积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初二物理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一般从初二开始开设这门课程,教学时间为两年。一般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对身边的物理常识有定性的认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1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倒缩小实 照相机

 f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放大正虚 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 ②电源电压 ③总电阻

物理中考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声重点知识

①声的传播(以波的形式)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②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③15℃空气中的声速340m/s

④超声波、次声波

⑤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不同

光重点知识

一①光线是想的线并不实际存在

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③小孔成像是实像

④真空中的光速300000000m/s

二⑤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 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⑥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⑦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⑧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

三①折射:光射入某些介质(如:水、玻璃)时,在反射的同时也会射向介质内部,即折射(初中阶段只记:光从空气射向其它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反射角)

②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四① 光的色散

②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光决定的

③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

④紫外线、红外线

透镜重点知识

一凸透镜

①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汇聚于焦点

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测焦距小实验

④应用: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远视镜

⑤◤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f<v<2f

u=2f 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v=2f

f<u<2f 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u>2f

u<f 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v>u

二凹透镜

①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成虚像

④应用:近视镜

三显微镜和望远镜

物态变化重点知识

一温度

①温度计:量程、分度值、0刻度

②温度计的使用:玻璃泡全部浸入;待示数稳定再读;视线与液柱上表面向平

③水的凝固点0℃、沸点100℃;绝对零度-273.15℃;冰箱﹣15℃——﹣20℃

二①融化:固态变液态。融化吸热。晶体融化时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②凝固:液态变固态。凝固放热。同种晶体的熔化点和凝固点相同

③汽化:液态变气态。汽化吸热。分两种:蒸发和沸腾。

④液化:气态变液态。条件:遇冷

⑤生华:固态直接变气态。樟脑片

⑥凝华:气态直接变固态。雾凇

电重点知识

一①摩擦起电,吸引轻巧物体

②同重点和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

二①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②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③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④电路图

⑥电流表的使用:正进负出、不能超过所接量程、串联

⑦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I=I1=I2

⑧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

电压 电阻重点知识

一①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通路

②干电池1.5V;蓄电池2V;家庭电路220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③电压表的使用:正进负出、不超过量程、并联

二①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

②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U=U1=U2

三①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温度有关

②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欧姆定律重点知识

一①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②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①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②公式I=U/R

③电阻的串联R=R1+R2

电阻的并联R=1/R1+1/R2

④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⑤安全用电

电功率重点知识

①电能表、能量转换

②电功率定义式P=W/t

③ W=UIt

④ 电功率计算式 P=UI;P=I?R;P=U?/R

⑤ 焦耳定律Q=I?Rt

⑥生活用电常识

电与磁重点知识

一①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物质

②磁极:南极、北极。磁性最强

③磁化:在磁铁和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

坏处:手表磁化后不准、电视显像管磁化后色彩失真

二①磁场真实存在

②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想的线

③地磁场——动物罗盘

三①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

②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

③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的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 螺线管的N极。

④电磁铁。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材料、大小

⑤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四①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②电动机的构造:转子和定子

五①磁生电(电磁感应)——法拉第

②闭合电流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③发电机(直流、交流)

④磁记录(录音-电磁感应;放音-电流磁效应)

物理是初中学习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下面是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大家物理学习提供帮助。

两种电荷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起电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

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

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

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电流和电路

1、电流:

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2、一个完整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3、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

①必须有电源;

②电路必须闭合(通路)。(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有持续电流)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

4、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

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的情况也属于短路(此时电流将直接通过导线而不会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会工作)。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

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

②质量

③材料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