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特点教学反思

2.年度教学工作总结通用

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4.语文教案

5.中彩那天教学反思

中彩那天板书设计意图_中彩那天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万年牢教学反思经验分享(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年牢教学反思经验分享1

 《万年牢》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父亲的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为孩子树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样。这篇课文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前,我布置的预习作业是:书上任务(常规预习略读课文的任务:读课文五遍,标小节、圈生字、画好词,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试着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予以理解,结合导语自读课文并进行批注。)和本上任务(常规预习作业:两音两字组词)。

 有了比较好的预习做基础,课堂上我和不少学生交流、沟通对本文的认识和理解,感觉还不错!我们首先由前一课《中彩那天》引入本文,接着让孩子们先说说对本文中“父亲”的印象,学生能够很顺利地找出“认真、实在”两词。然后,我们开始了汇报预习成果的过程,其实相对于略读课文而言也就是交流、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分为两大部分:字词和课文。首先,孩子们踊跃地汇报了自己在字词方面的学习成果。他们找出了文中的多音字“把、闷、削”等,介绍了自己在学习生字时的问题及收获,比如:给“赚、签”等找了不少形近字,指出了自己在读、写“巷、津、赚”等字时一开始弄错了的地方,如:“巷”字下面的“巳”容易写错,“津”容易读成后鼻音,“赚”字右边容易丢掉两点下面的一横等。他们找到了文中不少好词,还结合字典及课文理解了“走街串巷、火候、绵白糖、亏心、万年牢”等词的意思。接着,我让孩子们读读自己喜欢的或认为重要的句子,如果能说出原因就更好了。结果孩子们马上就根据自己的批注开始汇报起来,两三个同学发言过后我发现其实他们已经围绕本文导语中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这一问题展开了交流。还有人结合文中小云朵里面的问题“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汇报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样一来,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可以用来汇报、交流、感情朗读,效果挺好!可是,遗憾的是我只能和不少学生交流,还是有些学生没有加入到交流的行列,甚至连听都不会或不知道。真希望“天下无不努力之学生”呀!

万年牢教学反思经验分享2

 《万年牢》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求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诱骗顾客的行动而辞掉工作。父亲的认真、实在、正派的品德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为孩子建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样。这篇课文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挚地为人和做事地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明确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填补;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筹备,略读才是利用。”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教学用书》有明确要求:一是内容上,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撒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控制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我想,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育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控制读书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勇敢撒手,充分施展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善于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换,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全。其次,器重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

 “万年牢”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虽是一篇略读课文,但课文的篇幅却很长,要在一节课内将学文明理、领会方法都训练到位,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课文的题目是“万年牢”,文中也有三次提到“万年牢”,如果能引领学生对这三处的“万年牢”进行细细品味,体会它们的意思,再说说这中间的相互联系,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达成了。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就紧紧抓住“万年牢”这条主线,通过文中三次出现的“万年牢”来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课文的情境中,积极思考,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做人道理。

 上个星期得知要上教研课,心中便开始紧张起来,因为长时间没上公开课了,心里没底。确定上课内容后,我便开始备课,写好教学设计后,我又觉得不满意,改了好几回,直到今天上课我头脑都有些乱了,匆忙中结束了课堂,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很感谢教研组成员毫无保留地点评,让我在不足中又找到希望。我想今后应该好好研究教材,多学教学理论,以充实自己。

万年牢教学反思经验分享3

 《万年牢》一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文章围绕着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表现了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讲信用的优秀品质。文章语言质朴,叙述层次清晰、有条理,字里行间洋溢着父亲高尚的品质。父亲正直、实在的品格对作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孩子们树立了为人做事的榜样。文章从做糖葫芦这件小事讲起,反映的却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本节课要让学生从“父亲自己制作糖葫芦认真实在”和“受雇于大老板之后拒绝偷工减料”这两件事情中,体会到父亲高尚的商业道德和诚实守信的人品,并学习父亲的这种品质。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的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目标达成

 《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目的性较强。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父亲认真、实在、讲信用的品质。”这一问题,在学生对文本充分感知的情况下,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品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从字里行间感受父亲的品质,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父亲的行为中受到震撼,受到教育,明白做人做事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二、师生互动

 《课标》指出:“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教学中,我以“体会父亲认真、实在、讲信用的品质”为切入点,提出了本节课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很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并能够迅速进入文中,根据提出的问题,抓住文中能够体现父亲品质的关键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在小组交流学习时,我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指导学生抓住“早晨起来、一点儿、上好的、上等的”等词语,使学生对父亲选料、制作的认真得到了充分的感知。并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在制作糖葫芦时的样子,引导学生想象文字所描写的画面,有了直观的感受之后,再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就更加深了认识。

 三、面向全体

 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整体交付的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动脑思考的机会,体会到了文章所表达的意蕴。

 四、精讲多练

 《课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本节课紧紧围绕“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我们能够体会到父亲认真、实在、讲信用的品质?”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体现父亲认真、实在、讲信用的品质的语句,并通过抓住句中的重点词语的方式,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交流,通过自读的方式来感悟,阅读时我用了齐读、自读等多种训练方式,实现了精讲多练。本课的难点是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联系,我通过排序的练习让学生理清三个万年牢的关系,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五、技术运用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PPT,对教学情境起到了很好的烘托和作用。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

 1、在引导一些学生体会父亲诚实、认真的精神时,说的比较潦草,体会和感受没能很好的表达出来。

 2、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的应对还需培养。在课堂上,我注重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品味,但是对于学生的一些回答,我的应对显得很单一,评价语言还应该多样化。

 3、在教学媒体的应用上还不是很成熟,还有待提高。

万年牢教学反思经验分享4

 《万年牢》这篇课文时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的作品,她回忆了自己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父亲的几件事,表现了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额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做出自己的评价,然后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习父亲的'真诚,实在。课文三次提到“万年牢”的含义,上课时就围绕这个“万年牢”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入课文的情境中,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大胆发言,最终由文本的解读上升到了情感的共鸣,学生通过朗读,自主思考,对子交流,很顺利地理解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在这节课中,学生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

万年牢教学反思经验分享5

 《万年牢》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的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讲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量,弄虚作,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告诉人们只有做事认真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的道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本的教学中用“自主探究,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引导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中领悟课文所要阐明的道理。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读,思,悟,议,评”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品读重点句,感悟人物特征。

 教学中我以旧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也为学习本课,分析人物特征埋下伏笔。学习课文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总体感知,品读句子来理解三个“万年牢”的不同含义,理解三个“万年牢”的不同含义以及她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本节的重难点,通过分析与学习,让学生明白了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板书设计,抓住三个万年牢的不同含义,清晰地展示了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万年牢教学反思经验分享6

 《万年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了父亲做糖葫芦和做生意两件事,表现父亲做人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影响。

 本课教授时间为一课时,我安排了四个环节:一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是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三是细读课文,深入探究,四是拓展延伸,提升认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请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本课要解决的问题: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课文哪些地方能够看出父亲是一可靠、认真、诚实的人?

 3、文中出现多少处“万年牢”?分别具有什么含义?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去学自学,既能理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也能使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明白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在学习方法上我先是带领了学生一同理解了第一处“万年牢“的含义,学习了语言讲述的条理性,并完成了小练笔,接着回顾了一下学习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第二、第三处“万年牢”的含义,了解到四年级的学生在自学的方向把握上不够准确,所以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以作业提示为指导,降低了学习难度。

 通过自学及小组讨论,学生再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当学生讲到第二处“万年牢”时,我让学生找出父亲做生意实在的动作词语,并让学生从这些动词中看出什么。从而理解第二处“万年牢”的深刻含义。小组汇报后,师生一起解决了三处“万年牢”的内在联系,以大屏幕的动画形式体现出来,学生看的更为直观。从而解决本文的难点,即三处万年牢的联系。

 总之本节课达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通过教师引领和合作学习解决了教学难点,教学效果满意。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特点教学反思

经历了充满意义的活动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活动总结,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语文听课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听课活动总结1

成为有效、高效课堂,我校开展了一轮听课活动,在孙福龙校长的带领下组织了听课。分别听取了刘月国老师的寓言两则教学、侯云芳老师的写字教学等8名老师的课。努力让课堂教学更扎实、更有效,针对语文原课堂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即: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在课的开始刘传德老师和刘炳祥老师运用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本身渗透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当学生面对书中的问题时,老师又告诉学生阅读课文要讲究知识性、文学性,“先思考再动笔”这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8位老师的课后,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 如杨海翠老师执教的《四个太阳》通过用创设情境的形式进行识词,认字,并运用词语卡进行积累词语,指导运用与实践中,做到了学中用,用后积累一条线,关注了方法的指导与运用能力的训练。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刘月国老师执教的《寓言两则》一课和张新晓老师执教的《葡萄沟》一课,不仅仅关注对学生课文内容的启发引导,更关注用语言文字的训练来感悟内容。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张丽丽老师在上《清平乐.村居》这课时,教师在教学中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的方法通词义、明词言、感词情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老师们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学到的方法去解决。例如侯云芳老师这节写字课,就从而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爱惜写字用具和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与态度,使学生普遍形成了较好的书写,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第五、亲切的评价语言。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第六、今后努力方向

1 、必须不断地学习。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忠实践行者。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2 、要转变教学观念,做新课程忠实的实践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听课活动总结2

在区教研室领导的带领下,到文登路小学参加听课活动。两天听了5位语文教师的课,现将听课情况总结如下:

一、聚焦课堂教学

1.准备充分,注重常规。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虽然本次听的常态课,但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备课比较到位,都制件了精美的教学课件。良好的常规是成功课堂的保证。课堂中教师都注重了学生常规的训练,从学生回答问题的站姿、到听课的坐姿,读书的姿势,写字的姿势等在不同的课堂中都有体现。费霞老师和潘艳红老师的课堂秩序井然,师生配合默契,足见平易训练有素。

2.“读”中尽显语文魅力。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读就是培养语感最积极有效的刺激。本次活动中,大部分语文教师都能体现新课标读中感悟的理念,教学中注重以读促悟,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马韵秋老师结合画面,让学生在如临其境中读出春雨的柔、轻、细,读出鸟儿的不同观点,孩子们读得韵味十足。汤霞老师、郑咏梅老师注重抓关键词句(重点词语)来反映人物或景物的特点,做得比较到位。几位老师在朗读方面都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以读促悟、边读边悟”的语文教学理念,都能带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从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中去感悟课文、感悟人生。“读”中尽显语文课堂魅力。

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效果明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会举一反三,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中,老师们有了学习方法指导的意识,如:读书中强调“眼到、心到、口到”,指导学生在书中做标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通过教师的评价提醒学生回答问题站姿规范,坐姿优美,在识字、写字教学时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读字帖的方法等。

4. 教学方法上,各位老师都能量体裁衣,优选活动,并能使教学方法多样化,能适当的改革与创新,并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多媒体技术,体现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例如,马老师、汤老师、费老师教态自然,普通话好,有较强的亲和力,通过教学课件,创设情景引入课堂,显得既生动、活泼,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板书设计简明生动,极具概括性、条理性和欣赏性。如费霞老师的《鱼游到了纸上》、郑咏梅老师的《中彩那天》、潘艳红讲的《日月潭》等。

6.听评课强化素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为了使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更好融合,以评促教,教学相长。听课完毕后,语文教研组还安排了互动式评课活动。 全体老师畅所欲言,既肯定了执教老师亮点,又诚恳地提出了商榷之处,使听课、评课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课堂中说得太多,真正留给学生的时间较少,不必要的话语、不必要的教学环节过多。

2.独特教学风格呈现不明显,丧失了教师的个人魅力。由于课堂教学中的每一步都是这样的,导致课堂的同一性。不能很好地展示个人魅力。

3.课堂设计过多或不充分,点拨、评价单一、不及时。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设计内容过多,从而出现拖堂、讲不完的现象。大部分教师评价单一(好、棒等),末针对不同学生实行不同的评价语。有必要加强备课的设计,内容不能太多,时间设定准,多多学习不同类型评价语。

总之,不论什么样的课,都始终把学生成长放在第一位置上;不论什么样课堂,每时每刻不忘为师者的责任,这是我们共同追寻的目标。

语文听课活动总结3

为督促毕业班语文教学,我们语文组于第5周集中开展了毕业班听评课活动。现将活动的有关情况汇报总结如下:

一、紧紧围绕研讨主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真正贯彻有效教学及整体教学的思想,利用好45分钟的堂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把“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整体教学理念”作为这次听课评课活动的主题。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组的各位老师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和非常认真的学习精神。讲课老师精心准备,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听课老师聚精会神,认真听好每一节课;评课热情诚恳,针对每一节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研气氛融洽又热烈,大家在彼此的交流中,都感到收获很大。

二、全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凸显新理念。

1、教师参与活动的极积性高。大家都把这次听评课活动作为自己的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参与的精神难能可贵。

2、教师能从人文角度设计教学过程,创设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如刘坤老师就把音乐、流行歌与《心声》的导入巧妙结合,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

3、老师们在教学理念设计中,能够充分关注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4、目的明确,文本吃得很透。一节课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学生从这节课掌握什么知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哪些知识点学生自己读书就可以掌握;课堂上要预设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等,授课老师对这些都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这一点杨z老师,张z老师做得非常好。

5、思路清晰,课堂设计紧凑。都有生动的导语、富有节奏感的设计、层次分明的环节,都有问题设置,且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杨z老师,课堂教学环节紧凑,问题设计科学、有梯度,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让学生思维活跃,紧张而快乐,“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发现的不足:

1、个别教师对此次活动重视还不够,准备不太充分。导致课堂内容衔接不自然,语言不精准。

2、个别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授受式传统教学,忽视对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探究,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缺乏对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的尊重和关怀,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小组学习,学生合作互动的作用,造成师生两张皮,课堂缺乏生气,学生学习效果差。

3、个别教师语言随意,不精练,口头语多,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建议:

1、各位教师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断渗透新的教学理念,转换角色,做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者,参与到学生学习中来,优化课堂结构,教出特色,教出风格。

2、上课要有,学生的兴奋点才能被激发出来,老师情绪不高,学生很难兴奋起来。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师吃透教材的同时更要了解学生,才能把课讲好。老师千万不要以自己的理解程度去揣测学生的理解程度,那样十有xxx学生掌握不好。

4、切忌照本宣科,如果老师的课堂教学仅仅是把课本知识宣讲一遍,不讲也罢。让学生自己解读、分析比听老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可能效果还要好。再就是课件运用,它是教学的,不是牵制教学的。

5、备课要细,千万不要在课堂上出现知识性错误。

6、把板书作为备课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提前设计好。

语文听课活动总结4

我校开展了青年教师听评课活动。对于此次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青年教师们积极参加。现将语文教研组听课评课活动总结如下:

一、 值得肯定的地方

1.“读”中尽显语文魅力。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读就是培养语感最积极有效的刺激。朱作仁教授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本次活动中,大部分语文教师都能以读促悟,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或抓关键词句(重点词语)来反映人物或景物的特点,这点做得非常到位。曹丽花、郑雪红、李增霞等老师在朗读方面充分体现了“以读促悟、边读边悟”的语文教学理念。每位老师都能带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从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中去感悟课文、感悟人生。“读”中尽显语文课堂魅力。

2、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阅读,以阅读促理解。通过抓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理解内容。如曹丽花老师在执教《鱼游到了纸上》时通过对几个重点句的反复阅读理解,使学生体会到“鱼是怎么游到了青年的心里”。

3、教师具有课程意识,能够结合教材挖掘生活中的教育。把学生从教材引向生活,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开发课程,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习内容。李增霞老师在执教《的小艇》时,课外延伸介绍了东方的——苏州,从课文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欣赏美丽风光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课堂中说得太多,真正留给学生的时间较少,不必要的话语、不必要的教学环节过多。

2.独特教学风格呈现不明显,丧失了教师的个人魅力。由于课堂教学中的每一步都是这样的,导致课堂的同一性。如何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3.课堂设计过多或不充分,点拨、评价单一、不及时。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设计内容过多,从而出现拖堂、讲不完的现象。大部分教师评价单一(好、棒等),不能针对不同学生实行不同的评价语。

总之,不论什么样的课,我们都要把学生成长放在第一位置上;不论什么样课堂,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忘为师者的责任,这是我们共同追寻的目标。前路漫漫,我们当持之以恒,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求索进取。

语文听课活动总结5

秋季,区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在常主任、孙副主任的带领下,在七所初级中学开展了听课调研活动,共聆听十三节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苏州园林》、《故乡》、《中国石拱桥》、《看云识天气》、《湖心亭看雪》、《成长的烦恼》、《故宫博物院》、《在山的那边》等),全面了解了叶集教育语文课改的面貌,现总结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新课改精神得以全面贯彻实行。在十五节课中,绝大多数授课老师(主要是青年教师)均能以新课改精神为指针,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方面,注重合理选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基本做到了“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在课程教学组织方面,更新了教学方法,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程评价方面,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特别是能够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这些,充分说明了新课改开展至今,课改精神已深入人心,广大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新的理念来指导和组织自己的教学。

2.教学方法灵动多样。在大部分课堂中,授课教师除了运用传统教学(板演法、诵读法、发现法等),还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相机运用多媒体法、合作讨论法、完形压强法、比较阅读法等,特别是能够广泛地将现代教学技术引进语文教学之中,使语文教学呈现出融视、听、读、赏为一体的动感之美,另外,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也在课堂教学中时而出现,大大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广度、厚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语文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之中。

3.教学基本功厚实。听课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定位得当,教学重难点突破有法,教学程序设计合理,教学思路有条不紊,教学内容解读科学,教态自然,能适时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探究问题意识,能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纠错。特别是有些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颇有创意,即便运用传统的诵读法,也将个别读、集体读、分角色读、领读、伴读、小组读等等有效地组织于一体,使课堂充满了浓烈的“语文味”。有些教师还擅长发挥自己的长处,普通语准确,情感充沛……所有这些,都预示着叶集教育明天会更好。

二、发现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不当。有些教师出于想“上好”的动机,以为“上的多”就是“上的好”,在教学内容选择较多,不懂得合理删减一些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结果一节课上的内容过多,貌似节奏快,实则如大水漫灌,什么都讲了,什么都没有讲清楚、讲透彻。更有甚得,上课铃响了,课文内容还没有上完,于是匆忙结束,造成虎头蛇尾。

2.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欠合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工具,目的是有效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并适时展示文本的相关内容,启发学生思考。然而,有些教师只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甚至于成为课件的“播放员”。同时,某些课文特别有必要运用多媒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掘学生认知的深度和广度时,有些教师却未能够运用融声、电、光、色于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少了一些“味”。

3.传统教学习惯过于强劲。传统教学固然有其优点,但有的方面应该予以扬弃,然而有些教师在授课时,仍然固守“凯洛夫五段论”不放,从作者知识、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一直讲到写作特色,按部就班,缺少变化。这些不是不可以讲,而且应该注意在什么位置讲,讲完之后给学生带来什么的帮助……可见部分教师的创新意识不足,缺乏灵动的教学艺术。

三、三点建议

1.确立“上什么”的意识。在备课时,要精心备课,多向思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实”方面很下工夫,以“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的策略,把课上得精粹、高效些。

2.确立“怎么上”的意识。上好一堂课,除了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融为一体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或者例嚼甘蔗,或者中间突破,或者花开两朵,或者完形填空……既注意工具性,又注重人文性,从而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3.确定“怎样上好”的意识。上完一节课之后,宜进行教学反思,思考这节课有何得失,将用什么方法弥补缺失,用什么方法把课文上得更好。如此多次反思,各种文本就融会贯通,教学也就得心应手了。

年度教学工作总结通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这就对教材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教科书内容要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教科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当引发学生产生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对教科书的学习形成真正意义的自学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一、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选入了大量的新课文,可谓有血有肉,比成人化、教条式的文章有更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1.题材的多样性

从四年级下册教科书选文的范围来看,可以说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内容;就文章的题材来看,包括了自然、社会、人生的内容。选文的内容体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反映呼吁世界和平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等;有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等;有反映人性本身的《中彩那天》《渔夫的故事》等;有描写自然风光的《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等。32篇课文,围绕不同的主题组元,教材内容多角度辐射。另外选入8篇自读课文,作为阅读材料的有益补充。

文科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滋养人的心灵。心灵是伴随一个人成长发展进步的,心灵的丰富与完善决定了人生的精彩与幸福。阅读材料的多样性与广泛性,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内容的阅读,给学生提供了可供吸收的多方面的营养。学生通过阅读,通过自己生活经验的介入,可以获得精神的力量。

2.体裁的多样性

从本册的选文来看,共选入了6首古诗词,2篇中国古代寓言,1首现代诗包括了古诗词、现代诗、说明文、记叙文等多种体裁。语文学习的任务不只是理解和感悟,还需要通过阅读、习作等学习方式最终实现学生自身的语言建构,也就是通过不断的理解、感悟、积累,慢慢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只有阅读大量的丰富的语言材料,从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中感受语言,才有可能建构自己的语言,才有可能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本册的选文从无论从题材还是体裁,都为学生提供实现个性化学习的可能性。宽带网、展示台及综合性学习等方面也促使学生课外去广泛阅读,促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直接接触语言材料。

二、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关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我仿佛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21.乡下人家》)以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实现有意义的阅读。我知道结尾两个自然段和前面三个自然段的联系是。(《13.夜莺的歌声》)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小英雄当时的心情,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我知道为什么叫双龙洞了。 (《3.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中三次提到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6.万年牢》)提示语引导着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通过文字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在语文园地一由这样的对话:

小林:我发现作者用三个相同的句式描写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

小东:用相同的句式描写一个事物,在这组课文里还有一些呢!

小林:我觉得这样写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我的发现体会编者列出的方法,更可以有自己的发现,可以发现更多的语文学习方法。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 为什么说这个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呢?(《5、中彩那天》)就是呀,如果是我,能体会到富有吗?我真想去看看这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 (《21、乡下人家》)真的到了那个地方,我能注意到这样的风景吗?我能感受到这种风景的.独特吗?

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三、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内在的规定性,往往决定着教师的执教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语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通过几篇文章的阅读就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

让我们阅读本组课文,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第七组导语)提示了学习方式──阅读和交流;提示了学习重点──注意外貌动作描写;提示了学习目标──获得启示。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七月的天山》 链接语)从上一篇文章的阅读引向本文的阅读,提示了学习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

每一课后的练习文本更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我们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体会带点的词语,再写下来。课文中有些句子含着一定的意思,如,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让我们找出类似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这样的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通过体会词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受用词用句的准确,领会表达方法,进而学习表达。

根据我的经验,平时多动笔对提高习作水平很有好处。是我的发现中的内容,其中还有留心观察,多读课外书等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发现更多的学习方式。教材编者把学习的重点导向对语言形式的揣摩,学生学习语文就不会只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

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

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语文学习包含的两条线,或者说一种学习的两个方面,教科书都已经考虑到了。

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年度教学工作总结通用5篇

我们严格要求教师遵守学校工作制度,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对教学常规工作常抓不懈。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年度教学工作总结通用,希望大家喜欢!

年度教学工作总结通用篇1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为了更好的做好以后的工作,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德育为首,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

语文学科是一个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和其它的学科相比,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有其相对的优越性。根据本学科的这一特点,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落实到课堂上。例如:《桂林的山水》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爱国情怀;《中彩那天》让学生明白:做人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巨人的花园》使学生受到这样的教育:快乐要与别人分享;《为中华之崛起》也让学生树立了远大理想等。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确实受到了教育,并且体现在了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了。原来,经常撒谎的同学,也学会了诚实。

二、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工作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并且要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运用。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听,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但是要使之有更大的提高还是要经过一番训练的,课本上专门安排了口语交际,我在教学中并没有因为这不是考试的内容而不去站学生训练。说,也是基本能力之一,学生的回答问题是重要的训练手段,一学期以来,我始终坚持积极鼓励学生多说,说错了也不批评,而是于以肯定,使学生打消不敢回答的顾虑。读,课本上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了精品,让学生反复的朗读,占有文本,才能和文本进行对话,才能能更好的认识文章的本意,并从中受到教育,注重利用好自朗读的时间,加强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写,是最终的落脚点,是综合语文素养的最终体现,教学中坚持让学生写好每一次作文,还鼓励学生写日记,多动笔。

三、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后反思、辅导学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相辅相成的。坚持先备课,再上课,不能因为以前教过了,就不去备课或先上课再去补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批改作业,更加细致了,支持用写评语的办法鼓励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后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这在以往的教学中是最缺少的,这个学期坚持写好教后反思,使自己收获不小,也有利于以后的教学。每一个班级都有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对他们进行了特别的关注,分清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类进行施教,并且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于适时的表扬,使其树立了做事、学习的信心,这个学期有了很大的进步,例如:钱丹丹。

四、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课外促课内,效果明显。

为了更好的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在学期初就给学生制定了课外阅读,并向学生推荐了课外阅读书目,以让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形式进行督促落实,以免使其流于形式。

教学工作是没有止境的。每一堂课都会有新的收获,每一次备课都会有新的发现,当你真正走进她时,你才能体会到她带给你的愉悦。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及时的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

年度教学工作总结通用篇2

又一年过去,又一次站在这里,想着四年前刚踏进实验初中校门,那时的你,那时的我,那时的实验,不禁感慨万千。我们就这样一年一年地在时间的缝隙中着前行,而许多事许多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验从创办之初杨校长带着为数不多的“开荒者”借实验中学的地方艰苦办学,到今天由陆校长带领大家将实验发展成这样一个有着自己的美丽校园、有这样一群立足本职、业务精湛、乐岗敬业的好教师,并创造了属于自己一次次辉煌成绩的名牌学校,作为实验的一员,我在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在不断内省:只有对自我有更高的要求并不断调整、提高、完善自我,才能跟得上实验的步伐,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实验教师。

20__年,我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实践,摔了一些跟头,积累了一些经验,收获了一些感动。下面我就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两块来与大家分享我的20__。

一、教育教学方面本学年年初,我就给自己制定了继续把讲台站好、努力把讲台站活的大体目标,进而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着手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改进。由于所教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差别较大,这三个环节中我都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让成绩处于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作为语文教师,我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用文如其人的理念来感染和塑造他们的气质及人格。通过努力,我所教的班级语文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辅导学生多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并在多次作文比赛中获奖。

其中,学生耿广航在20__“姑苏晚报杯”第八届中小学生小荷当场作文大赛中,凭借《一年》一文荣获初中组特等奖第一名,所教八(5)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共13人)获得此次比赛的特等奖。学生沈雨新在20__年苏州姑苏晚报限时阅读作文大赛中获特等奖,徐笑在20__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苏州高新区现场作文比赛中获二等奖。我本人也获得苏州市首届“江枫杯”主题作文大赛优秀指导老师二等奖。

二、教育管理方面身为八(5)班的班主任,我感到光荣和骄傲,但更多的是责任与压力。面对这样一群成绩优秀、个性独特、心理脆弱、主见性强的孩子,管理是需要技巧的。我花了很多心思,在班级常规管理上,尽量书面化、条文化,实现学生的能动自主管理。我在培养他们个性特长的同时更强化他们的集体意识;紧抓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我用心与他们交流,用爱作为我们交流的语言。

本学年,班级的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班级因为表现突出,本学年两个学期连续被评为优秀班级,我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琐碎而艰辛,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困难,我也曾想过放弃和逃避,让我坚持下来的是与生俱来的作为教师的责任心,是校领导的鼓励,是所有同事的关心支持,是学生们纯真的笑脸。清晰地记得12月10号我生日那天,当两个课代表想法把我“骗”到教室后,我打开门的一瞬:45张笑脸、异口同声的一句话、黑板上写满的祝福……我感动到语塞之际,从心底里流露出一句: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我就这样享受着我痛并快乐的教师生涯,我就这样认定了脚下的路,我就这样摸索并实践着最简单也最深奥的真理:付出,然后收获。谢谢!

年度教学工作总结通用篇3

首先,本着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负责的态度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语文老师,特别是一名做班主任的语文老师,我始终坚持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注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工作态度端正,凡事认真负责,除非不做,要做就尽量做到最好,但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如打篮球,我让他们积极参与,但一定要注意奥林匹克的精神,友谊第一,乐观积极,多看生活别是学生美好的一面,经常是面带笑容,所以学生总说:“老师你的笑容很阳光。”让学生因尊重我的人而愿意学习。

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特点,我坚持公正公平,当众表扬、批评学生,都能把握好一个度,尽量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在与学生交往中注意理解和尊重。

其次,在教学工作中,我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因为深圳流行一句话,前几年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而现在是“不是你不够好,而是有人比你更好”。教材教法,不断更新,学生在各种媒体耳濡目染下已不再停留在简单接受的状态,我们做老师的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教法,才能与时俱进,教学相长,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尽量用比较新颖的教法,让学生因为欣赏、喜欢我的课而进而喜欢我的人,因为亲其师,信其道。古人云:人生有三大幸事,从小有一双好的父母,读书时与到一位好老师,将来有一个好的伴侣。我不是最好的,但我时刻在努力。

备、教、改三个环节紧密相连,特别是作文详批详改,周记注意和学生思想交流,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我在评语上特别注意用正面激励性的语言,如“棒极了”“你的文章让人如沐春风”“我为你骄傲”等等,鉴于此,学生在这个学期的作文大赛,不论校内还是书城的比赛中都有良好的表现,涌现出了像卢嘉仪、纪宇辰、马权、谈媛等一大批文学苗子,很有潜力。

第三,因为教学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团队的密切配合

我因经验有限,所以经常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经常在闲谈中向老教师黄老师、刘老师、冯老师等请教管理学生的方法,认真上好公开课并积极向同组其他老师学习,常言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学期累计听课18节。

因为刚接手这个班,我和家长的联系非常频繁,每个学生平均电访两次,特殊学生如林永坤、江文彩、黄彪我没星期都至少两次电话联系,争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取得了绝大部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开家长会来了45人,很多家长表示把孩子放在我的手里,他们比较放心。

总之,教书育人的工作是烦琐的,需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不怕反复,腿勤、手勤、勤,一学期除了周日,我每天几乎都是在神经绷紧的状态中度过的,但因知识,经验都不足,一存在一些纰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年度教学工作总结通用篇4

20 —20 学年度第二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做了认真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点成绩,为了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也为了学校整体和谐发展,现将一学期来我校的教学工作做一简单总结:

(一)立足教学常规,扎实开展教学工作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将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备、上、批、辅)做细、做实,才能确保教学工作有效、高效。

1、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明确常规要求

在本学期开学初的第一周,我们集中了全学科教师,对备、上、批、辅工作提出了详尽的要求。

①备课 要按照教学模式五大环节来操作,重点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要有预设,备课做到“备以致用”。

②上课 要体现转型的思想,用转型的思想引领自己的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③批改工作 要做到全批全改,有批有改,批改不要受次数限制。改变教师为应付检查而被动的完成批改任务不良倾向。

④辅导工作 确定了“既有培优又有补差、重在抓两头”的辅导工作思路。

2、进行教学常规检查,督促指导改进

本学期,由大校长带头,教学校长组织教导主任以及数学副主任、英语学年组长为主要负责人,分别于4月份和6月份对全镇的备课、批改、学困生辅导、课堂教学进行了指导性和考核性地检查。

4月份我们进行的是指导性的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就及时地面对面地进行反馈和指导,发现典型模范,就带回去,在全镇的教师大会上,进行宣传学习,让身边的典型带动全镇的工作,并借以调动老师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检查,我们发现,中心小学的代课教师何丽艳老师的作文批改很到位,全班学生的作文做到了全批全改,每个学生的每篇作文,几乎没有没改动的地方,标点符号、错别字、用词、修辞方法、段落等,她都做了细致的修改,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真的是值得学习和推广,作为一名代课教师这种敬业态度实属难得。在作业布置方面,我们也发现了典型。比如希望小学的刘瑞春老师,她也是一名代课教师,而且已经54岁了,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她对学生的作业设计很用心,不管在层次上还是在作业类型上,她都做到了精心准备。学生书写很工整,刘老师批改得也相当认真,翻开她班的作业本,真的可以用赏心悦目来形容,为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另外,鸿缘小学的邵林、姜玉薇,中心小学的刘敏、韩平、王玮文等这几名教师所任班级的作业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在4月25日的总结会上,对以上老师进行了表扬,并且展示了她们班级的作业,对年轻教师触动很大。相信在今后的作业布置及批改方面肯定会有很大改观。当然,我们也发现了几名年轻教师工作太浮躁,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学生书写不认真,作业批改及其应付,对这些老师单独找他们谈心,教给他们方法的同时,也教育他们对待工作要认真,要对学生负责任。

6月份,我们进行了常规教学的检查验收考核工作。对写字教学进行了验收,并评定成绩。对老师的备课、批改也进行了验收,评定出表现突出的老师,给予量化考核的分值鼓励。对备课进行了评优活动。被评为优秀教案的,语文的有:于涵、刘爱萍、邵林、何丽艳、李娇、郭海英、刘敏;数学的有:李晓红、邵林、杨梅香、王玮文、刘爽、;英语的有:韩宝珠、毛淑香;综合的有:卢红艳;获得优秀教案的老师,在年度考核中都有相应的加分。

书法教学以往在我们学校是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但是我们在检查中发现,中心小学六年级老师刘爱萍、鸿缘小学六年级老师邵林能够认真指导学生书写软笔字,这两个班级学生的毛笔字写得虽然不是很好,但也有模有样。但是,也可以看出,全镇的书法教学仍处于被动和应付状态,这也给我们今后的写字工作提了个醒。

(二)着眼课堂教学,开展系列的教研活动

1、抓好常规教学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新上了很多年轻教师,他们工作热情很高,但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所以很多常规教学方面的知识需要汲取。为此,开学初我们明确了本学期的工作思路,即立足常规,将课堂教学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教师上班的第二天,唐主任对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工作做了进一步的辅导,解释了我们双塔镇小学“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的意义。会上,语数英三个主任各自对教师备课、上课做了详细的辅导,语数英体美音学科的备课均按照要求用手写。接着,教学副校长又做了进一步的强调,强调广大教师一定要做到“备教一致”,教师教学用书要用好、钻研好,每一位教师上课前要吃透教材,备课要切切实实地为上课服务。

为了让年轻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要领,开学第一周,我们就搞了一次观摩课(分高低段),分别选出一名教师授课,课后由相关主任做点评,各位老师互动研讨。会上,让年轻教师提出上课方面存在哪些疑惑,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此确定小主题研修,让老师们在个人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活动中,逐个解决这些教学中的困惑。

2、聚焦课堂 系列研讨

课堂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在课堂。课堂上学生能否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这一阶段关注的重点。为此,由教学校长、教导主任为主抓,每个周三下午,都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传达上级的教研精神,根据本镇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引路课、观摩课、诊断课、汇报课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

本学期,我们开展的教研活动有:

3月7日,张胜囡、李晓红两位老师分别为全镇1——3年级班主任老师上了一节数学和语文引路课,课后与会老师进行了研讨,唐秀梅主任和王庆华老师分别给予点评。

3月9日,王玮文和姜欢两位年轻老师分别为全镇的4——6年级班主任老师上了一节数学和语文引路课,课后两位老师分别做了教学反思,教导主任唐秀梅做了点评,老师们也进行了互动研讨。

3月12日,郭海英老师为全镇高段老师上了一节语文观摩课,题目是《匆匆》;3月13日,刘爱萍老师为全镇高段老师上了一节数学观摩课,题目是《《比例的认识》。课后,老师们进行了研讨,参与听课的每位老师都踊跃发言,有的肯定优点,有的提出不足,也有的提出疑问,总之,本次教研老师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3月21日,韩宝珠老师为全镇的英语老师上了一节英语引路课,课后,韩老师做了教学反思,详细的分述了每一段教学活动的意义;参加教研的各位老师进行互动研讨,不明白的、模棱两可的全都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达到了教研的目的。

4月18日,郭海英和张胜囡老师为全镇老师上了关于数学练习课的引路课,课后王庆华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了研讨,就如何上数学练习课、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展开了讨论,大家都踊跃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提出了一些困惑。

从4月份开始,我们进行了一师一优课的评比,形式是先由教师自己报名,然后教学领导听课,最后进行评比,全镇共计28名教师报名,最后评出12节校级优课,分别是王玮文、郭海英、张胜囡、周伟伟、李晓红、林继燕、杨梅香、韩宝珠、刘爱萍、韩智、单葆财、吴雅南。

5月末到6月份,我们又进行了校级优课的评选,这次共38名教师报名,教学领导逐一听课,对每位老师进行排序,为下学期普兰店区举行的优课评选做好充分准备。

5月16日,组织全镇的班主任老师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由滕慧君老师担任主讲老师,主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5月22日,我校很荣幸地得到了普教科和小教部的教学视导,他们对我们的27节课逐一进行了点评,老师们均表示受益匪浅。领导们对我校的教学常规以及学校的教学管理方面既给予了肯定,又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三)重视学生特长方面的培养,做好培优选优工作

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塑造“合格加特长”的优等生。本学期开展了一些列的教学活动:

1、抓写字特长生的辅导工作,积极参加区级及市级的写字比赛

本学期,我们对写字学优生的辅导加大了工作力度。写字辅导员老师定期给学生指导,参加了普兰店区和大连市举办的中小学生书法比赛,我们学校的钢笔字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普兰店区级有5名学生获奖,大连市级有四名学生获奖,很遗憾毛笔字没有获奖。由此,我们会继续发扬我们的成绩,但也会看到我们的不足,在软笔书写上,我们学校是个弱项,我们会把软笔书法教学迎头赶上。

2、注重朗读训练。

我们这学期开学初布置了加强朗读训练的教学任务,在6月中旬,进行了语文朗读和英语朗读的验收工作。每个班级抽取两名学生代表,一名是学优生,一名是学困生。通过验收,检查老师是否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否关注了学困生的学习。并且把验收结果向老师们公布,以此引起老师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3、继续抓学生的写字和“双姿”教学

本学期,我们有对全镇学生的“双姿”水平和写字质量进行普测。依据测试的过程以及平时看课,我们认为:中年以上班主任比较重视,年轻班主任重视程度还不够,不排除有个别年轻老师自身“双姿”也不够标准。就学生而言:检测时,多数的学生在“强装”,过了检测有随心所欲。大家应该认识到:姿势不对,写不出好字,姿势不标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这也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学生的“双姿”不仅仅是班主任老师的责任,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我们应本着“谁上课谁负责,谁发现谁纠正”的原则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正确的“双姿”形成习惯,才能使我校的写字教学质量走出低谷,与兄弟学校齐并肩。

4、落实体育艺术“2+1”工作,社团活动和体育队活动做到天天坚持,体育赛事积极参加

我们学校体育社团和体育队坚持了实干型、长期性。我们有足球队和社团、篮球队和社团、花样跳绳、阳光长短跑,每天都坚持训练。这学期我校参加了普兰店区举行的田径单项赛、跳绳比赛、篮球比赛,还对学生进行了健康体质测试并做了统计整理。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课堂教学还存在不足,个别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没跟上课改。

2、有个别教师没有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个别年轻教师尚未掌握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用书以为是个摆设,一学期下来竟没看几眼。

3、教科研工作有待突破,特别是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不够规范、深入,教师对这项工作仍然有陌生感,不会干,不知如何入手,还有,教师们缺乏一种钻研精神。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巩固已有的课堂教学成果,进行同年组的“同课异构”,提供给大家相互学习的机会;

2、加强写字教学,认真贯彻落实课堂书写指导“五步法”;

3、继续做好体育艺术“2+1”工作,将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总之,一学期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与家长要求、社会发展和上级领导对优质教育的期望值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从中也看到了我们自身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后,我们将在上级的有关精神的正确指导下,带领全体教师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途径、方式和方法,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体系的导向性、针对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得到提升。

年度教学工作总结通用篇5

一学期结束了,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有组织地开展教学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智力。

二、让情境“活化”数学

1、让学生在合作情境中交流互动。

新课改倡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懂得合作。对于低年级学生,伙伴之间通过倾听、分享、交流、互助与反思,使每个人都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和启示,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和认识,促进学生顺利地自我构建知识和创造知识。

2、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近数学。

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有意义的数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增进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程。

3、情境教学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已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我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使课堂成为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的课堂,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去发现、去创造,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班额过大,学生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学中,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针对本班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情况,在平时教学中,我取书上的题学生做完后教师检查到位,我认为这样能准确掌握学生学得怎么样。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用了争做小小主考官的策略,让能力强的学生先通过各项基本能力考核,当上主考官,再指导他们考核选拔第二批、第三批主考官,既为教师减负,又培养学生的能力,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分次达到学习要求,效果比较明显。

四、用爱育人以心取信

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是全员育人的教育思想在我的心中已牢牢扎根。我常常教育学生要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同学。如果连自己身边的人和物都不能相处好,谈何爱祖国、爱人民呢?因此我时常不失时机地抓住一切可以利用机会,如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思想品格等方面品德的培养和爱的教育。例如遇到学生因小事吵嘴或打架,我会主动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他们要学会关爱他人,让他们学会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对本班的“问题学生”和“成绩低下”生,不是几分、排斥,而是给予亲切的关怀和爱护。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我时常给予鼓励和帮助,为他们解决学习的困难,使他们有信心继续学习。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用自己的行为给他们树立爱的榜样,真心地与他们交朋友。

总之,我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学习好新教学大纲,虚心地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生活、实例、活动、游戏等形式引入新知识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并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操作、实践、体验、讨论等方法,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

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反思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能与同学就活动主题进行商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及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能大胆发挥想象,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难点:

 根据主题策划活动,列出节目表,并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在倾听与合作中活动,表演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表演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进一步交际与习作的效率。

  教学准备:

 ⒈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⒉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⒊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激发兴趣

 ⒈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乡,是一个不管什么时候,一想起就会让人感到亲切的名字。乡情,乡思,乡愁,乡音,家乡始终是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叶落归根告老还乡 乡音无改鬓毛衰,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形式和行动,表达着同样的情感──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你收集了哪些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诗句或歌曲?

 [教师要以饱满的情感,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浓浓的乡情,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欲望。]

 ⒉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⒊小组交流讨论

 ⑴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⑵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可以提示取朗诵诗词,演唱歌曲、家乡画展、我做家乡小导游、课本(诗词)剧、编小报等形式进行活动。

 [活动的形式,最好符合学生实际和当地实际,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

 ⑶根据课前自己收集的资料,选择一个活动方案,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小组学习,彩排活动内容。

 ⑷小组具体商量内容、分工等事宜,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反思2

 在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口语训练而轻交际指导。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训练目标提出“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要求,我们在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口语交际时的情感、态度和文明用语等交际技能的指导与训练。

 在口语交际中,要求学生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交际双方在谈话时,表情要自然、放松,不东张西望,不伸舌头,不做鬼脸,始终保持专注的神情和入神的姿态。

 (2)产生感情共鸣时,作适当的点头、微笑,表示接受、同意、赞赏。

 (3)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及不同的谈话内容,说恰当、得体的话。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还可适当运用手势语加强表达的效果。

 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学生饶有兴趣的口语交际中,在学生最需要时,相机切实、精当地提示有关方法与要求,点拨语言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上的偏差,使之受到正确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如教学《猜谜游戏》时,教师请一位学生走上讲台说谜面,要求他大大方方地说,然后由他自己请同学猜谜。

 同学猜完后,要求他用上“祝贺你,猜对了”“对不起,你猜错了。谁能帮助他”之类的话进行评价。如果同学在说猜谜的依据时说得不充分,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后,要求其对那位同学致谢。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都要求同学们与说话者保持目光的交流。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反思3

 上课铃响过,学生们端坐在座位上鸦雀无声。我带着半个馒头走进教室,语重心长地说:“‘文明礼仪伴我行’像春风般吹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同学们的行为习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可是,刚才我在教室门口捡到这半个馒头,”我举起手中的馒头严肃地说,“是谁扔的,请站起来!”

 学生反映很强烈:厌恶、痛绝、惊讶、气愤……教室里片刻的骚动后更静了,大家都屏住了呼息呆呆地望着我,没有一个人站起来。

 我接着说:“我们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如果馒头真不是你扔的,请用语言表明心迹,用语言使老师和同学相信你。”

 教室里顿时热闹了,同学们纷纷高高举起了手,连平时不爱说话的、性格内向的同学都迫不及待地要发言了。

 这半个馒头确实不是学生扔的,而是我故意在课堂上耍的小伎俩。这堂课本是教学生“以诚待人”,作为老师却用了这种“非诚”的教法,实属阴谋之举,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借“馒头”导入课题。借劝说子虚乌有的“扔馒头人”主动承认,而引出课题“诚”,并引导学生说说我们应做个什么样的人。如,从《尊严》这课学会了要做个有尊严的人,凭借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赢得别人的尊重;从《中彩那天》懂得了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从《将心比心》明白了在生活中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这样引导学生从本组课文里体会“以诚待人”的含义。

 其二,借“馒头”激发说话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畅所欲言是口语交际课的一个难点,而“馒头”的设置恰恰突破了这一难点。当扔馒头的恶名就要落在自己头上时,谁都不会袖手旁观,都唯恐自己的语言表达得不够具体、清楚、真诚。“馒头是你扔的吗?”这一问题从反面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而当学生敢于打开话匣子了,课堂自然就活了,也为后面的教学能顺利进行作了铺垫。

 其三,借“馒头”创设情景。当学生纷纷表明心迹,发过誓言证明自己确实没扔馒头,我不再穷追不舍了,而是充分地肯定学生,表示相信同学没扔,并由此换个角度,“如果你是值日生,看到同学扔馒头,会怎么说怎么做?”再引导学生从这个角度创设情景,做到“以诚待人”。这么“真实”的,同学们表演的绝对真实、真诚。而这一情景创设好了,课本上列出的几个情景,或更多的例子,学生完全能自主讨论、自主交流、自主表演了。

 是的,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以诚待人”;在工作中,教育学生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以诚待人”既是诚实、真诚、坦诚、守信,也是指为人处事要踏实、负责,有尊严。为了上好这一节课,“馒头”的捏造实属一个阴谋,如果这堂课能让“以诚待人”在学生心灵留下一个深深的印痕,这个阴谋应该也是美丽的吧!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反思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

  二、课前准备

 1.出示辩题,根据学生所选辩题和立场组成正反双方阵营。

 2.根据自己所选辩题查找资料积累事实材料为反驳对方做充分准备。

 3.翻阅自己的日记或调查同学、老师、家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查表。

 调查内容: 感兴趣的人

 感兴趣的事

 感兴趣的景

 感兴趣的……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信鸽、狼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五、神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话题。

  二、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科技的发展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正方学生从“利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

 (1)汽车等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省时,省力。

 (2)电话、手机的发明,让人们的通讯更加方便。

 (3)电脑、传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因特网的出现更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

 (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2)电视等这些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

 (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在辩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空场。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3.师小结评价:双方能以简短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注意了礼貌用语,为我们的辩论开了个好头。下面就针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自由辩论。

 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

 ⑴ 正反双方运用大量事实做论据,互相发现中的漏洞做有力回击,双方辩友可随时补充。

 ⑵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科技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那我们使科技步伐停滞不前行吗?

 ⑶双方进行辩论,拓展话题。

 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

 要求语言精炼,(有理有据)说理清楚。

  四、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

 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结论。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继续研究探讨,并推荐阅读资料。

 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

 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3.评选“最佳辩论手

 4.教师总结:

 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是个难辩的话题。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最自然的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给予我们报复。”是啊,“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同学们都能以事实为依据,大胆进行辩驳,在辩论中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关键看我们人如何看待。我们人类抱有怎样的目的,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发展和利用科技。既然我们有能力开发先进技术,驾驭和控制它也一定会实现的。相信:科技永远为我们人类更好的服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反思5

 口语交际·习作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理想”,旨在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建议:

 1.创设自然、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例如,将教室里的桌子围成大圆圈,教师带头讲自己的理想。

 2.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累,明确什么是“理想”。过程如下:

 (1)回忆本组教材中人物的理想。

 (2)交流自己知道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名人”小时候的理想,并简单说说自己的感想。

 (3)结合具体例子明确什么是“理想”: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又对别人有益的。

 3.不要将此次口语交际定位于考验学生的即兴演讲能力。讲之前,要让学生有所准备,并且要帮助学生明确准备的方向,保证准备的时间。

 4.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交际中,集体交流之前,可以先在小组里讲,讲得好的再到班上讲(被推荐的同学也可以适当介绍自己小组的同学各自的理想)。

 5.交际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并鼓励他们相互进行评价。老师不要过多地从讲的技巧方面去评价,要从内容方面多与学生作沟通与交流。同时要多肯定,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调动他们交流的积极性。

 6.集体交流自己的理想之后,可以提示学生找到与自己理想相同的同学,继续讨论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最后,小组再选派代表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本次习作是口语交际的自然延伸,题目就是《我的理想》。本次习作,不仅要突出习作主题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建议

 1.习作前,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到课堂上交流。

 2.由于本次习作与口语交际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不必重新创设情境,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列习作提纲以及习作后的讲评上。

 3.习作前,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学生的理想,如,“我的理想是当老板”“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优秀的厨师”“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等,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树立这个理想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很有意义。

 4.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写清楚三方面内容:(1)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2)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3)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可以要求学生列出简单的提纲:5.列出习作提纲后的主要教学过程建议如下:

 (1)交流提纲,重点听“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和“我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理想”。

 (2)起草。学生按自己的提纲进行习作。

 (3)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全班交流、评议。指出有共性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修改。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对照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5)誊清。

 教学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 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a 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 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c 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

中彩那天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祖国大海景色的美丽,海港的繁荣景色和我国迅速发展的石油工业,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重要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摘抄喜欢的语句,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比喻句的作用,感受语句的优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一曲新歌”指的是什么。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预习作业 :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大海),说说你看到的,听到的,有什么感受?

 2、这哗哗的海浪声就像大海的歌声,快乐的大海在唱些什么好听的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24 、大海的歌》(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课堂检测,提出问题。

 1、读词语。

 (出示:邀 装卸 荡漾 朦胧 犹如 弥漫 城堡 旗帜 朝阳 码头 展现 驾驶室)

 2、读课文给同桌听,边听边用“~~~~”划出描写大海唱歌的句子。

 3、汇报

 (1)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2)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一曲新歌。

 4、朗读这两句话,针对这两句话提出问题。

 大海在唱怎样的歌?大海的歌好听吗? 大海真的会唱歌吗?

 (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大海是怎么唱歌的?大海为什么要唱歌?"我"是怎样听见大海唱歌的?为什么前面是“欢乐”的歌,后面是“新歌”?为什么觉得大海在唱歌呢?)

 5、在这么多的问题中,你认为哪些问题可以自己解决,哪些问题需要一起来研究?

 三、独立思考,探究问题。

 为什么觉得大海在唱歌呢?请你回到课文中,自己读一读,找出能说明问题的重点词句。

 四、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在班级中汇报、学习。

 (学生汇报,师点拨,分为三部分,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学习。)

 部分一:(出示:我极目瞭望:在海平线上弥漫着一层,浅褐色的雾气,朦朦胧胧,像是有一座城堡耸立在海天之间。他告诉我,那是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1)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石油钻探船有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巨大?)(板书:石油钻探船 巨大)

 (2)欣赏石油钻探船的样子。

 (3)小结:过去开石油主要在陆地,现在能在水上钻探、开,技术新了,反映了祖国建设的新面貌。

 (4)作者看到海上有我国自己的石油钻探船,心里有什么感受?

 (5)有感情地朗读。

 部分二:(出示:只见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犹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国旗帜的海轮犹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

 (1)老师这里也有一句话,你喜欢哪一句?把你喜欢的那一句读给同桌听。

 (出示:只见海港两岸,高大的装卸吊车很多,吊杆很灵活,海轮也很多。)

 为什么你选择这句?用上了那么多的词语,你感受到什么?(随机观察"吊车"、"海轮"的)板书

 吊车:多、大、工作繁忙

 海轮:多、整齐)

 (2)小结:望着那繁忙工作的装卸吊车,望着那来自五湖四海的海轮,"我"似乎看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此刻,我的心怎么能不激动,快乐呢?

 (3)有感情地朗读。

 部分三:(出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海,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

 (1)这句话美吗?美在哪里?(板书:蓝天、白云、碧海、朝阳)

 (2)边听老师读边想象画面,然后出示。

 (3)小结:看到这样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很高兴,似乎感到大海也在唱欢乐的歌。

 (4)有感情地朗读。

 3、总结:为什么"我"会觉得大海在唱歌?

 完成句式: ( )

 大海的歌是一首( )的歌。

 (完成板书)

 五、拓展延伸,开放问题。

 1、同学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作者亲眼目睹了祖国欣欣向荣的建设成就,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望着美丽的大海,听着迷人的涛声,仿佛听到大海在尽情歌唱,听,你们还听到谁在唱歌?(课件出示农村的新貌)

 2、学生介绍农村的新貌。

 板书:

 大海的歌

 码头--蓝天、白云、碧海、朝阳

 欢乐的歌 海港--吊车:多、大、繁忙 欣欣向荣

 新歌 海轮:多、整齐 赞美

 大海--石油钻探船:巨大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主动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1. 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读懂文中同学所说的话,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

 2. 学会书写13个生字。

 3. 积累并在口语、习作中运用“半信半疑”“不约而同”等词语。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板书文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字和多音字。

 2. 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标记出文中关键的词句。

 2.联系上下文利用语境理解、联系生活经历利用情境理解。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的句子。

 4.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5.梳理情感,整合全文。

 四、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弟弟:受伤 生气 伤心 委屈

 爸爸:简单说几局 拐弯儿处回头

 就走了 瞟

  第二课时

  日 期: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学生独立完成。

 2、在课文中找出表示“看”和时间很短的词。

 二、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

 三、实践活动:

 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听。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3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认知目标:

 A.识记 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 用等修辞手法。

 B.理解 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C.应用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D.综合 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 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2.能力形成目标:E.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锻炼学 生的朗读能力、观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 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素质培养目标:F.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 活的意识。要让孩子

 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 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抱大自然。

 二、达成目标策略

 突出文章“细”和“美”的特点。初进中学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时常比较粗疏,课文中的细笔细绘可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发。适当地点拨、引导,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教师重点讲读一两段作为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板书课题、作者)

 二、题目解说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春的赞歌。

 三、知识回顾(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四、范读、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niàng) 应和(hè) 薄(bó)烟 黄晕(yùn)蓑(suō)衣 巢(cháo)

 五、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 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 赞春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拟人句。

 六、布置作业

 要求课后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程度。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1.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呢?(学生自由发言 从而引出板书:以诚待人)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二、讨论交流

 1.自主准备,在小组内交流。

 注意:举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他组员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三、班级交流:

 1.注意事项: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2.出示“以诚待人”的名句: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动者也。”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自诚明,性也;自明诚,学也”

 诚而后才有真仁真义,不诚只能是仁义;诚而后才能躬行实践,感人感物,不诚则遇难而退,有始无终。所以诚存则仁存,诚立则仁立。

 习作:

 先学习“我的发现”

 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1.同学们,最近有几个同学找我谈心,说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自己学习成绩提高不快,心里很着急;有的同学说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一点自由都没有;还有的同学说平时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等等。我很感谢这些同学,那么信任老师,把老师当知心朋友。这说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得不够。今天老师为大家创造一个机会,诚恳地希望同学们把藏在心中的话说出来。如果是高兴的事,让同学和老师共享;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会痛快一些,也许大家能为你解忧;有什么困难,请大家帮你出出主意解决;你们说好不好?

 二、明确要求,拓展表达思路。

 1.指名朗读“习作”要求。

 2.说说什么是“心里话”。

 3.这段话里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说心里话?向谁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要求?

 4.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师生之间的对话,互相启发,拓展思路。

 三、小组合作,生生互动。

 1.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教师巡视,倾听,并发现“典型”。

 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

 2.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学生评议。(教师小结、点评,并强调习作中的注意问题。)

 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心里话是向谁说的。

 2.话的内容要真实。

 3.习作时可自由选择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二人称“你、您”。体裁上可以用书信、日记或其他。

 四、动手练笔,交流修改。

 1.学生动笔习作。

 2.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点评。

 3.相互朗读习作,相互点评。

 4.自我修改。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4.小练笔: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语文教案 篇5

 一、导入

 农历八月中旬是钱塘江潮最壮观的时候,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有一天迎来了宋朝的文学家周密,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周密眼中的钱塘江潮是怎样的景观。

 二、引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熟悉课文内容,注意以下问题:

 ⑴ 找出文中的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工具书的方法掌握这些字的读音和意义。

 ⑵ 用笔画出你在查阅了工具书后还不能理解的字、词和不懂的语句。

 2、结合课文中的解释,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⑴ 解决学生自学中的难字、生词和较难的语句。

 ⑵ 强调以下文字的理解:

 方:刚刚,开始。 既而:一会儿。 出:来到。 倏尔:一会儿。

 皆:都。 略无:毫无;略,大概,大致。 夸能:夸耀才能。

 3、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研读课文,掌握课文脉络

 1、请学生示范朗读文章,其他学生思考:

 ⑴ 写钱塘江潮的语句有哪些?(集中在第一段)

 ⑵ 出具体写潮水的语句,读一读。

 ⑶ 说说自己读后对钱塘江潮的认识。

 2、默读课文其他段落,引导学生拓宽对潮的界定:

 ⑴ 课文其他段落是写什么的?

 明确:

 ① 水军在潮里演习;

 ② 吴中健儿溯迎弄潮;

 ③ 江边喧闹的看客。

 ⑵ 也可用带潮的词概括形容这三段文字的内容:人潮

 四、两相比较,体味观潮以外的内容

 1、我们分别请同学来读写水潮和写人潮的语句,你来品味这两潮各自的魅力。找出文中写这两种潮特点的词语,用见简洁的语言概括两中潮的特点。

 ⑴ 水潮:

 (伟)

 远 近

 色 声 形

 小 大

 ⑵ 人潮:

 (奇)

 数百、四起、山崩、无迹 宏大

 数百、溯迎、鲸波万仞、百变、略不沾湿 能

 溢目、塞途、百物、倍穹、不容闲 荣

 2、人因所赏景之美愈多,景因所到人之多而更美。

 请大家带着对文章的理解,再一次来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带给我们的钱塘江潮美景。

 五、课外延伸

 请赏析文中杨诚斋(杨万里)的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六、结束语

 我们国家的文学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描绘祖国美丽可爱、宏伟壮观的山水风景佳篇,让我们开启起阅读的航船,向着那一座座宝库进发。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

 2.理解文章中心,明白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求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

  教学重点、难点

 1.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

 2.文中有关声学的知识。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啁啾(zhōu jiū)臆断(yì)饶有兴味(ráo)

 迥然不同(jiǒng)毋宁(wú)翌日(yì)

 愕然(è)窒息(zhì)宽宥(yu)

 笃信(dǔ)嗣后(sì)

 2.解释下列词语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臆断:凭臆测来断定。

 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嗣后:〈书〉以后。

 愕然:形容吃惊。

 宽宥:宽恕,饶恕。

  二、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声音,如鸟的叫声、乐器的声音、海浪的声音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引入课文《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作者简介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是近代实验科学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他被认为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也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曾经有一个人,用一小一大两个圆表示自己的知识由少到多的情况,圆外则是未知的世界,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试看看下面的图形,请你结合本文的论述,说说他得出了什么结论。

 思考:2.概述各自然段的大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一段,写作者的一个重要发现:知识浅薄者夸夸其谈,而知识丰富者优柔寡断。

 第二段,以“从前有一个人”对声音的认识为例,表明知识愈多愈感自己无知。

 第三段,以不知蟑发声原理作类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

  四、探究活动

 思考:课文第二段详细叙说了一个人知识愈益增多却又愈感无知的过程,找出文中的几个事实?又表明了什么?

 学生阅读第二段,讨论、交流:

 明确:

 起先生活于“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这个人,喂养了许多鸟,能够欣赏鸟类美妙的歌喉,“聊以自娱”,并对“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大为佩服。可见此时此刻,他是自得的,愉悦的。后来他听到牧童吹笛发出的“十分悠扬”的声音,本以为是一只小鸟,便“出去捕之”,待到发现真相,惊诧不已,表明这个人对笛的无知。“他通过思索意识到:使牧童未从此地路过,他将永远不会晓得,自然界有两种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这一个“意识”,表明这个人已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惭愧过去的自得自满。于是“他决定离家出走”,主动地进行探求。

 接着,文章写第二天这个人发现了提琴的演奏也能发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并竭力让读者去想像他的“惊愕”之情,表明这个人进一步发现了新的天地,也越发认识到自己过去知识的贫乏。“他偶然见识了这两种意想不到的产生声音和乐音之新法后,遂开始相信自然界尚会存在其他方法”,这名话总结了上两次的发现,指出笛声、琴声都是“偶然见识”,“意想不到”,他的思想已经解放,相信还会有其他发出声音和乐音的方法,似乎对于这个已经有了一定思想准备的人来说,不会再有什么让他惊讶的声音了。

 但文章下面又写了“然而又令他感到十分奇妙的是”,开门之际门框和铰链也会“奏乐”,“用一只手指的指尖,敲着一只杯子的杯口”,也能发出清脆的响声,还有昆虫与鸟雀相比,发声的原理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人原有的声学知识完全不能用来解释昆虫的发声原理,他更有了无知之感。渐渐地,他又知悉了各式各样的乐器,对声音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时,他以为自己无所不晓了,可他捉到一只蟑后,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可见知识愈多,愈显无知,愈加惊愕。这个人研究蟑发声的方法,但一切方法都不能影响蟑的发声,充分表明蟑的发声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于是,“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他认为自己只是知道“某些”发声方法,而不知的方法却有“上百种”之多。已知的太少,未知的太多,随着已知部分的增加,未知部分也进一步增大。全段文字,一次次写他知识的增加,一次次转折开去写他愈感自己的无知。

  五、迁移训练

 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的理解。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六、小结

 本文以人类对声音和乐音的知识愈益增多而又愈感无知的情况为据,说明了人类和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彩那天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彩那天教学反思 篇1

 《中彩那天》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虽失去了贵重的奔驰汽车却换回了诚实、守信的崇高品质。孩子们也同样对这篇课文兴趣浓厚。我在课堂上先是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一般人中彩后的反应是什么?而父亲的反应又是如何呢——父亲神情严肃。把我赶下车。父亲怎么会有如此反常的举动呢?这些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他们马上从课文的第8自然段找到了答案:因为中彩的**是父亲帮库伯稍的。我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父亲心里可能在想什么呢?孩子们想象的都非常好,有的说:我怎么这么倒霉,中彩的怎么不是我那张呢?有的说:这辆车不是我的,我不应该要……而后,我让学生看事情的结果是什么。接下来,又联系前面课文中介绍的我的家庭状况及父亲的心愿感受父亲的伟大。体会母亲的话的含义及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最后一句话在理解含义前,我先做了一个铺垫: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在打电话的那一刻,失去的是什么,但他又得到了什么。学生有了这一步的思考后,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回忆着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我在想:如果在学生理解了第8自然段,知道中彩的是库伯的**后,就让他们联系前面我的家庭状况及父亲的愿望体会父亲当时是多么想得到这辆车啊,而且他也试图将车据为己有。在这样的矛盾中,父亲依然选择了将车还给库伯,品质是多么可贵。学生在这样的对比中,就会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这样的话,理解开头和结尾这两句话就很容易了。

 中彩那天教学反思 篇2

 本人授课内容取自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课《中彩那天》,我将对今天的授课进行教学反思。

 一、 自身教学状况的反思:

 我今天一共使用四十分钟来进行授课,一开始授课时有些紧张,慢慢的到后面就渐入佳境。我自身的体态语言较丰富,在授课过程中也一直保持微笑,为带给学生亲和力的感觉。在授课时我积极与学生交流,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但是我也批评了一些听课不认真的学生,比如说讲到正兴奋时,有的学生在偷偷说话,就会有点扫兴,课后我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这种情况是课堂上时有发生的,应该对这种情况作出合适的解决。虽然课堂中有些小瑕疵,但总体上觉得还是挺成功的。

 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

 首先,我用一个导入新课,学生都很感兴趣,同时也为后面的授课营造了活跃的气氛。接着,慢慢的到后面学生就开始走神,甚至在下面做其他的事情。最后又用一个合作探究的小任务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后来学生的听课反映又有了改观。总体来说,学生的学习状态还不错,都能积极的快速的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们在合作探究时,也是积极热情的去解决每一个问题,小组合作能力很强。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的后进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了,认真的回答每一个问题,比如说:付仕琪、康家郡,但有的优秀学生知道答案却不喜欢举手。所以要对后进生多多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认为自己很棒,同时也要让优秀的学生改变观念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

 三、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的反思:

 全文的授课方式为师生对话的方式,即师提问生回答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上我认为还有待加强,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先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课堂中解决,也就是让学生来提问,让学生发挥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可以请其他学生来评价,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等等。在我今天的授课过程中,让学生自述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对诚信的理解,这一方面做的比较成功,也达到了自己预想的结果。但也有许多没有处理好的地方,比如说有的过渡,不够自然;有的学生回答的答案在未预料中时,就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有的问题因为紧张而导致忘记或跳过了;有的问题过于简单就没必要让学生再去花时间去叙说等等。综上所述,在预想和突发状况处理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四、 对课堂整体状况的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们学习良好的道德品质---诚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出这种品质的珍贵。导师教会我认为在父亲面对这个“道德难题”时的矛盾,更能体现出做到诚信非常难,而体会这种矛盾应该结合课文中父亲的神态,从课文中去体会,这又是回归了课文,而非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语文课就是要把字词句,从字词句中去体会,并不是一昧的去述说这个品质。同时,还有许多的细节应该在细细的琢磨。以上是有待加强的精彩片段,下面来说说措手不及的突发状况,比如说在检查完字词后就让学生尝试着划分层次,但由于忘记后,等课文全部讲完后再让学生们划分层次,可能就显得有些多余。又比如说,有些时候强调诚信品质珍贵时,一昧单纯述说,而没有回归课文,使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在遇到这些突发状况而未得到及时解决是,会感到焦虑。所以还是要多想一想教学细节,再多预想一下学生的回答,这样课堂中会更成功。对于今天的授课自己会有些失望,

 一是课堂氛围没把握好。

 二是没有多想想细节,以至于在授课中出现了许多瑕疵。

 三是教学性质的改变,把语文课当成了一堂品德课来教学。

 四是教学语言的贫乏。如果能再重试一遍,我会在预想上在多花点功夫,也会在对文本的把握上再加强些,还会对教学语言在完善下,多加一点鼓励的语言,让学生带着自信去学习。以后要多读多学多看,丰富自己,丰富课堂,丰富学生。

 教师也需要学习,教师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也会使学生也在成长。

 中彩那天教学反思 篇3

 那天,我教学了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 《中彩那天》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父亲虽失去了贵重的奔驰汽车却换回了诚实、守信的崇高品质。在授课后,我对于这堂课的教授词语很满意:

 让词语回归文本,回归生活。 比如在学习词语“拮据”时,先让孩子们读准词语,接着让孩子们说说对词语的理解,他们说是“困难 ;贫穷”等,然后问:从文中的哪儿看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指导孩子们找近义词,放入文中理解词语。理解“梦寐以求”时,让孩子们先通过查字典理解“寐”是睡觉的意思,再说对整个词语的理解:睡觉时连做梦都想得到。文中的父亲梦寐以求的是什么?从而找到句子: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孩子们梦寐以求的是什么呢?用这个词语来说一句话。

 中彩那天教学反思 篇4

 《中彩那天》记叙了在二战前发生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之家发生的故事。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当商店扩音器高声宣布父亲地成为获奖者,而且奖品又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时,对当时正在上学的“我”来说是多么高兴。然而,当父亲开着获奖的奔驰车缓缓驶过拥挤的大街时,却发现父亲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自然会感到“闷闷不乐”。回到家里,慈祥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我”迷惑不解,母亲又详细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最后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下,父亲毅然地拨通电话,通知真正的获奖者库伯。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可贵。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以学生自读和小组合作交流为主,加上我巧妙的指导,学生较好的懂得了课文,理解了父亲的心情,感受到“诚信是金”的道理。

 一、听写词语,一举两得

 薛法根老师讲的《螳螂捕蝉》一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实用高效的教学风格,更使我深受启发。这节课,我也先来个词语听写。先写两组反义词:

 ①生活拮据、富有。

 ②神情严肃、高兴;再写两组心情变化的词:

 ③梦寐以求、道德难题;

 ④闷闷不乐、迷惑不解

 听写之后,首先请成绩优异者交流经验,使全班学生明白:作为四年级的学生,预习课文不但要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还要学会正确书写。此外,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它们对学生学习课文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复述课文,理清思路

 初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调整听写词语的顺序,然后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复述课文,学生兴味盎然,由于学生感兴趣,又由于教师的要求是由易到难,所以学生复述得非常成功。

 接着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初步了解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体会中心

 1、学生质疑问难。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必须提供给他们提出问题的机会。得此机会,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例:

 ①我家生活拮据,中奖得到的汽车又得而复失,为什么说那一天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②父亲中了奖,为什么还不高兴?

 ③父亲面临的道德问题是什么?

 ④**上的K字为什么被橡皮擦去,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让学生将自己提的有价值的问题写到黑板上,更调动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自豪感。

 2、小组合作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让学生自主选择黑板上的问题,深入读书思考,学生很快解决了大多数问题,这时教师提出两个问题: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②父亲是怎么做的?他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都得到发言的机会,各抒己见,充分讨论,教师依据学生的发言,点出文章的中心:诚信是金。学生们则自觉运用学过的名句,概括出了“言必信,行必果”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两句话,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

 四、读写结合,扎实训练

 1、学习写作方法。

 ①课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点明中心,中间举例证明,结尾照应开头;

 ②以人物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③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2、说话、写话练习。想象当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的表现,特别是父亲,他会给我们讲哪些有趣的事情?由于受阅历所限,所以学生的思路一时打不开,于是我给他们讲了选自《左传》中的一则故事《不贪为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们顿时茅塞顿开,有的想起了《钓鱼的启示》,有的想起了《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有的想起了列宁小时候打碎花瓶的事情,还有的`则想象文章中的父亲会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来说明父亲的诚信是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

 由于课堂上的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课后学生完成的小练笔都写得绘声绘色,不但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而且突出了诚信待人的主题。

 中彩那天教学反思 篇5

 以学定教,还原学生课堂教学中的真实地位——主体性。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渔在突“‘我’父亲在为人处事方面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德难题’呢?和“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难题’呢?”这两个问题时,我指导学生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实现“自得”“自悟”。为了引导学生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读到“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一句时,以“读写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补白“我们”一家人的情感空白激发学生的感同身受。

 在读书的过程中,提示学生要养成“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的好习惯。在结课时升华文章的主题,并布置写关于“诚信”的故事,实现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在书面表达和情操陶冶方面得到双赢。

 中彩那天教学反思 篇6

 《中彩那天》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章,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文章要教育孩子们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3月7日,我有幸听了郑老师的《中彩那天》,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发。我认为郑老师在这一堂课中有三点值得我学习。

 第一、教学重点解决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本课对父亲心理的体验可以说是个重点,是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然尔,这些答案都是学生自己思索和表达出来的,并不是郑老师告诉他们的。那么学生是如何理解的呢?靠的就是郑老师巧妙的引导。老师没有说,但学生却理解了,妙就妙在这儿,好就好在这儿。真是“润物细无声”啊!能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深厚的教学功底,恐怕是很难做到的。

 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这是教学设计中的难点,也是关键!

 第二、在阅读中感悟。

 “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活动,老师在教学《中彩那天》一课时,“读”一直贯穿始终。首先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比如出示句子:“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让学生读后说说心中的疑问。学生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爸爸为什么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爸爸面临的到底是什么样的道德难题?再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去反复朗读7、8两小节,从中找到答案。做到了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说”。即培养了阅读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每次都是在授课完反思后,才发现自己在“读”上面指导的缺失!

 第三、发挥学生想象力。

 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学法,即:读文质疑――读议解疑――感情练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有法可循,学会读书。另外,本文的故事有丰富的想象的空间,教学课文第9小节时李老师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文中的母亲说话了,“我”也说话了,唯有这位风格高尚的父亲在这篇课文中没说一句话,多么遗憾啊!我们能否在文中某个地方补出父亲可能说的话。从而让学生懂得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道理。

 其实,“读”在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课堂中,要把主体性还给孩子;正确地引导,会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体会教材的重点……很多理论懂,但真正去完美地完成,总感觉不到火候。听了郑老师的课,让我有了重新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