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方山子传_方山子传
1.方山子传第二段苏轼和方山子相遇时的心理活动
2.苏轼一生写过11篇人物传记,却只有2篇是写同时代的人,一个是陈公弼,还有一个是谁呢?
3.方山子传 字词句子归纳
4.《方山子传》教案
5.方山子传翻译
6.方山子传的创作背景
停顿是为了欣赏山景,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方山子传第二段苏轼和方山子相遇时的心理活动
高中课堂上,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还是需要有深度的课堂,浅层次的阅读理解他们自己能做到,深度解读是吸引他们的法宝。
有深刻独到的见解才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和思维,凝练的富含思想的表达才能激活他们的文字敏感神经,引领至一定高度的对话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今天上午学习《方山子传》,苏轼的一篇小文。因为之前有同学写了一篇《刘翱瑜传》(同学之间的玩笑调侃,但也是相当有文采的),我在班里简单说过传记的写法,所以在赏析文本时,我们先从结构入手,理出文章思路,让大家体会苏轼散文“随物赋形”的特点,并结合学过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前后赤壁赋》深入理解,提出问题:这种形式上的灵动是由什么决定的?其变化的标准是什么?
当然是内容和作者真挚情感自然流露所致——情感是基础,是灵魂,结构是形式,是框架。
接着我们根据文本内容,讨论苏轼眼中,方山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按文章写作顺序来,于是我们得出结论:
是一位“异士”——少年侠气而晚年避世;环堵萧然而怡然自乐;文武双全却始终不遇;世有勋阀却皆弃不取。
从侠士到隐士的转变。
用几个词语来界定——怀才不遇,淡泊自守。
苏轼对这样的朋友有何情感态度呢?结合刚才的总结和文本具体来说。
感怀(怀才不遇)、赞颂(淡泊自守)、赏识(人生选择)、向往(洒脱超然)。
苏轼为何会有如此情感呢?(引入写作背景)
那他觉得方山子的“隐”是真正释怀彻底放下当年“驰骋于当世”之志了吗?何以见得?再读文本,谈谈理解。
于是我们找到两处:
1、今几日耳,精悍之气,犹见于眉间,此岂山中人哉?
2、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也就是说,苏轼理解方山子的压抑、无奈和不甘,懂得他的舍弃和追求,明白他归隐山中的“得”,那这份“得”是什么呢?也就是说,方山子选择归隐,其实就是选择了什么呢?(思考)
选择了心灵的自在、灵魂的超脱、精神的幸福。
只有找到自己精神家园的人,灵魂才有归属,身体才会安宁,才不觉得自己是在漂泊,用苏轼的话解读就是: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这就是——懂得!
方山子懂苏轼吗?找出相关句子。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体会“笑”的丰富含义(把方山子没有说出的话说出来)。
哎,明白,非常理解你的心情(理解),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无奈、讽刺),不必介怀(安慰),你看,像我这样也挺好,走,到我家喝酒去···
他懂得苏轼,理解他的失落沮丧,明白他的惶恐失落,无视他的罪名,以朋友的身份给苏轼送去淡薄世间的温暖,这就是知己。就像朝云明白苏轼“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一样,他知道少年才俊落入荒凉世间的最细微的心绪。
张爱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苏轼因为懂得,所以在冷漠世间觅得一份温暖,在几近凋零的心间重燃一盏明灯,照亮来时路,更照亮余生。他把苦难经历酿成醇酒,一杯敬季常,一杯敬自己;一别敬逝去的曾经,一杯敬希望的明天。
因此,苏轼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诗文、字画,他留给我们更宝贵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他交给我们面对苦难,如何自适;身处龃龉,如何挣脱。当你经历如此困境时,为自己找一个出口,找到自在的状态,让自己轻松,让成长智慧,毕竟,就像杨绛所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就是心底的从容和淡定。
补充苏轼的两首词,希望你背会,常诵之。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一生写过11篇人物传记,却只有2篇是写同时代的人,一个是陈公弼,还有一个是谁呢?
第二段,苏轼谪官黄州,于偶然之中,路遇方山子。原来方山于是作者的旧识,真名陈慥,字季长。老友异地相选,白然各道所以。当方山子得知苏轼今日境况时,“俯而不答,仰面笑”。短短七个字,方山子的音容笑貌宛然在目,可谓妙笔生辉,韵味无穷。承接文章第一段方山子的“终不遇”,“俯而不答,仰而笑”,以其对方山子形象生动的描摹,更深一层地揭示出方山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集中反映在“俯面不答”中。方山子何以不答,正是他对宋统治者极为不满和完全丧失信心,直至麻木和厌世的结果。这是抗议和愤怒的混和体。“答”而一言难尽,“不答”则“此时无声胜有声”,两相比较,显然后者的艺术效果更高一筹。着到苏轼请官的下场,方山子庆幸自己远高尘世,隐遗不仕。因而“仰而笑”。转瞬间即从年青时不得志的痛苦回忆中解脱出来,化优为喜。见到方山子家“环堵萧然,面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极大地触动了作者隐陈作痛的心,他由衷的羡慕方山子这种与世几近隔绝的清苦生活。所谓的“自得之意”,并非方山子家人的实况,面是作者与方山子产生共鸣所致。
方山子传 字词句子归纳
是《方山子传》,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遇上陈慥,两人成为好友。(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也是民间相传的河东狮吼的男主人公。苏轼诗云:“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就是说他的。)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遯于光、黄间,曰歧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附:王水照先生评(《苏轼诗词文选评》很不错的一本薄薄的小书)
作于元丰四年贬居期间的这篇《方山子传》是苏轼徘徊于仕隐之间的矛盾心理的反映。从“故人陈慥季常”到“方山子”,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志有才的青年如何变成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而作者也已从当年的“苏贤良”变成了谪居的罪臣。当这隐士和罪臣碰到一起时,一番闻讯之后,该如何感慨平生?文中并没有在这方面多作展开,只是着力刻画了青年陈慥的形象,与如今的方山子形象充满了矛盾。苏轼努力从方山子的眉宇间捕捉到了属于陈慥的那份精悍之色,觉得他实在不该自甘于山间的隐居生活,仿佛为其没有入仕而惋惜,但文末一段对世外高人的向往,又传达出苏轼渴求超脱的心愿。
《方山子传》教案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例如 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重点句式.....
谢谢啦~!! 初来报道还没多少积分
25分都给你们了 哪个好心人帮帮我啊 急....
解析:
两个通假字:
阳:通“佯”,假装
傥:通“倘”
一词多意: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
闻:交往/出名;
余既耸然异之/余闻光、黄间多异人
异:对……感到奇怪/与众不同的;
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使:假使/让,叫
文章分析:
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侠”“隐”两个字来归纳,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特点的一组是(B )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⑤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好的文章表意,常采用暗示的手法,如本文中“俯而不答,仰而笑”,写的是陈慥有无限感慨,可是没有明说,留待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写,留有余地,表现力却更强。
B.文章最后写“光、黄间多异人”,而自己却“不可得而见”,于是推测方山子或许可以看到他们,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方山子归于“异人”一类。
C.本文与一般的传记不同,不是以陈慥的经历为线索,而是以自己的观感为线索,这样写,内容就显得更真实,更富于情趣。
D.文中描写陈慥的语句,简洁而生动,能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分析:(文章最后一段是推开一笔,由叙光、黄间多异人以暗示方山子也是异人)
重点句: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译: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译: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
附《方山子传》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崇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
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带两支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在官场营谋任职,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方山子传翻译
如何让学生能够按字面意思直译古文。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能够在头脑中重现古文内容,感受和理解传主与常人迥异的生命取向。下面是我整理的《方山子传》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
预习作业
1、自行读熟《方山子传》,疏通文句,弄懂文意,给生字词注音,标示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字及重要句式。
2、你认为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3、自行置疑,每位学生争取至少提一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校读。 学生互读、齐读。(古文必须要重视“熟读课文”)
二、知识预备。( 检测学生自学效果,落实目标1)
1、根据课文内容填补词语。(落实教学重点之在头脑中重现古文内容)
①稍壮,___________,欲以此________________,然终不遇。
②_____________,不与世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③余告之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余宿其家。_____________,而妻子奴婢,皆有_____________;余既耸然异之。
④今几日耳,_____________,犹见于眉间,而岂_____________哉!
⑤然方山子_____________,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____________。
⑥皆___________,独来穷山中,此岂_____________哉!
参考答案 折节读书,驰骋当世,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俯而不答,仰而笑。环堵萧然,自得之意;精悍之色,山中之人。世有勋阀,今已显闻。弃不取,无得而然
师:边让学生填词,边落实翻译,老师对每一句的所写内容做简洁概括。
①这写的是方山子的人生经历。
②这写的是方山子的特立独行。
③这写的作者初遇方山子时的情景。
④这写的是方山子人生角色的转变。
⑤这交代的是方山子的家世背景。
⑥这写的是方山子的人生取向及作者对他的直接赞肯!
师:通过这种 填词的方式,帮助学生基本梳理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接下来是整理文言 基础知识。
2、基础知识检测整理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犹见于眉间( )
②前十有九年( )
③往往阳狂垢污( )
④方山子傥见之与 ( )
参考答案 (有,通“又”; 见,通“现”显现; 阳,通“佯”假装,与通“欤”语气词吧)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义
①欲以此驰骋当世( )
②方屋而高( )
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
④使从事于其间( )
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
参考答案 (①古义: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 今义:指纵马奔跑
②古义:帽顶 。今义:指房屋
③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④古义:任职。 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
⑤古义:的原因。 今义:因果连词)
(3)指出下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
②余既耸然异之 ( )
③见方山子从两骑( )
④岁得帛千匹( )
⑤亦足以富乐 ( )
⑥方山子怒马独出 ( )
参考答案 ①宗,名词动用,尊奉。②异,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③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④岁,名词作状语,每年。⑤使动用法,使……富足快乐 ⑥使动用法,使……愤怒。
(4)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过岐亭,适见焉, (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
适 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 )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 )
参考答案 恰好,副词;适应,动词;到、往,动词;顺从,动词
(5)解释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和意义:
①方屋而高( )
②何为而在此?( )
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
④使骑逐而射之( )
参考答案 ①和,并列连词 ②却,③然而,转折连词 ④并、接着,表承接连词
(6)指出下面句式类型
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
②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
③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
④徒步往来山中( )
⑤庵居蔬食 ( )
参考答案 ①判断句 ②判断句、宾语前置句 ③状语后置句 ④省略句 ⑤宾语前置句
三、诱思导学
1 、课文导入
生齐读:
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一起“乌台诗案”,把苏轼贬到黄州。苏东坡在黄州的精神遭遇,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师点评:
“幽人独往来,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苏轼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千古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产生了。而人物传记《方山子传》也作者被贬黄州时写的一篇托文言志的名篇,作者在与朋友对话,对话的核心是: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与不遇之变,假如人生不遇,生命该如何取向?文中,方山子给出了一份答卷,而且这份答卷感动了大文豪苏轼。
2 、文本鉴赏 (目标2)
[ 鉴赏重点 ] 通读全文,挖掘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文本细读,学习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牵一发动全身、层层追问的文本解读法。
师:“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啊,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
问题1: 作者与方山子遇见时,他的表情如何?
生: 惊讶,
师:用文中的词是
生:矍然
师:作者惊讶,方山子怎么会在这里呢?
问题2 :这里具体是指什么地方?
生: 光、黄间,岐亭,
师:这一带我们用文本中出现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
生:穷山中
问题 3 : 方山子在穷山中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生:庵居蔬食、环堵萧然、人莫识
师:方山子是作者的故人即老朋友,从作者刚才惊讶的神情可知,方山子本是不应生活在这穷山里的。
问题 4 : 在作者记忆里,方山子本应该生活在哪里的?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生:洛阳、园宅、得官、显闻、富乐
师:这是两种多么迥异、悬殊的两种人生际遇呀
问题 5 : 方山子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到了穷山中呢?是像苏轼那样被贬到了这里的吗?
生:不是,是他自己放弃的
师:是他无缘无故就放弃了那一份通俗意义上的闪亮人生吗?
生:他不得志、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问题 6 :方山子人生不遇,是因为他没有才干吗?
生:不是,他自谓一世豪士,折节读书
师:那方山子也称得上是什么的人才
生:文武全才
问题 7 : 那么,方山子人生不遇的根本原因应是什么?
生:朝廷腐败、社会黑暗
[ 总结 1] :世道浑浊,人生不遇,方山子不甘逐其流,不屑扬起波,于是毅然弃俗世中熙熙攘攘的显闻、富乐,选择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生活,回归生命本身。这份生命取向惊世骇俗,我认为这是方山子之“异”第一层含义。
师:那么第二层含义是什么呢?在文本中,作者在“异之”之前加有一个修饰词“耸然”大家注意没有?这是一个表程度的修饰词,这提醒我们,方山子之“异”还有更让作者感到惊讶的内容?
问题 8 :方山子生活在穷山中的精神面貌如何?
生:怡然自得、自由自在、自我满足……
师:你们怎么了解到的?
生: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师:这又不是写方山子的
生:这是侧面烘托
[ 总结 2] :做出一份弃富贵守清贫的选择对于通俗意义上的人生已不容易,而能在清贫中活得怡然自乐、活得通脱则更不容易。所以我认为方山子之“异”的第二层含义是:他安贫乐道,活出了一种人生意境!
方山子之“异”的内涵:
1 、世道浑浊,人生不遇, 弃富贵荣华;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的生命取向让人惊异!
2 、不悔选择, 安贫乐道,活出一份云淡风轻的人生意境,让人惊叹!
四、疑难解析
[问题1] 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
参考答案这是一次很生动传神的人物细节刻画。俯仰之间是一份人生况味,是一种人生姿态!不答是因为不遇的人生悲苦痛楚本不可答,然亦不必答,同是天涯人落沦;继而仰天一笑,那是方山子对待生命态度,笑对人生,放下沧桑,不以物伤性,自得人生!
[问题2] 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
参考答案为了突出其“异”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作者在此极度赞颂方山子独特的品德与修养,及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赞语仅最后“此岂无得而然哉”!
[问题3]文章结尾叙及光、黄间的其他异人,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提升文本的广度,表达自己对方山子及其志同道合的所谓的“异人”们的欣赏之情。
异人 显于外:颠疯、肮脏;常人显于外:堂皇、冠冕
藏于内:清醒、高洁 藏于内:肮脏、污浊
[问题4]……
[ 附]板书设计
异
生命取向、生命意境
弃 :得官、显闻、园宅、富乐
取 :穷山、庵居蔬食、环堵萧然、人莫识、自得
五、 达标分层训练
A 组基础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慕:仰慕
B 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C 然终不遇 遇:对待
D 因谓之方山子 因:于是
参考答案 C遇:遇合、机会、好运
方山子传的创作背景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出仕,任风翔签判。嘉佑八年(1063年)陈慥之父陈希亮来任府尹。陈希亮素以威严著称,僚属和他见面多不敢仰视,而苏轼年少气盛,常与争议,甚至形于颜色。这年,苏轼和陈慥初遇,二人一见如故,抒怀言志,颇为投合。自凤翔返京后,苏轼妻父逝,宦海升沉,身经乌台诗案的文字之狱,贬往黄州;陈慥也父无禄,心志不得伸,以平民之身隐于异乡。元丰三年(1080年),陈慥听说苏轼被放逐而相迎于途中,以后过往频繁。据苏轼自己统计,在黄州四年,他“三往见季常,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详《岐亭五首》)。两人情至深,故苏轼于元丰四年(1081年)写下了这篇散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