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吕蒙的成语_吕蒙的成语
1.手不释卷主人公是谁?
2.手不释卷的成语有何典故,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谁?
3.有关‘吕蒙’的成语有那些?
4.关于吕蒙的成语
5.有关于形容吕蒙的成语大全-成语故事
6.吕蒙有什么成语?
关于吕蒙的成语:
士别三日,吕蒙原是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鲁肃称之士别三日,后以形容对人重视,另眼相待。吴下阿蒙,指三国吴之名将吕蒙 ,后亦以讥缺少学识、文才者。关于诸葛亮的成语:
草船借箭,《三国演义》中的著名典故运用智谋,比喻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借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关于项羽的成语:
霸王别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手不释卷主人公是谁?
吕蒙(士别三日)
项羽(破釜沉舟)
孙膑(围魏救赵)
曹操(望梅止渴)
赵高(指鹿为马)
诸葛亮(三顾茅庐)
萧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赵括(纸上谈兵)
手不释卷的成语有何典故,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谁?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谁的答案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吕蒙,成语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都以军务繁重为
手不释卷的相关人物是谁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吕蒙。成语手不释卷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人。东汉末年名将。其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中国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
手不释卷的故事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他很善于领兵打仗,多次立下战功,深得吴主孙市又的器重。但是,吕蒙从小就跟随孙权驰骋疆场,没有受到什么教育。孙权见他年轻有为,而且身居要职,就劝他多读些史书、兵书,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素质。
吕蒙听了孙市又的话有些不以为然。他觉得读书应该是文人们的事,自己身为武将,只要能带兵打仗就行了,读书有什么用。于是,便推托道:“军队中的事情太多,而且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
孙权听后,责备他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过了一会儿,孙权又说:“B11bO吗,可以自己去挤出来。我自幼就爱读书,主持国家大事以亲,虽然日理万机,忙得不可开交,但我还是抽出时间去读些史书、兵书,收获很大。当年,汉光武帝连年征战,但他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你们年轻人更应该忙里偷闹多读点书。”
吕蒙昕了孙市又的话,觉得很惭愧。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在文化上提高得很快。同时,他还研究评论书中的一些观点。就这样,他的见解也越来越精辟,有时连那些文官也自叹不如。后来,吕蒙成为吴国有勇有谋的著名将领。
手不释卷的典故指的是谁
手不释卷这个成语出自于哪一个人?——答案:三国时的吴国大将吕蒙。
手不释卷?
拼音:shǒubùshìjuàn
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举例造句: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清·王_《今世说·德行》
拼音代码:sbsj
成语繁体:?
成语注音:?ㄕㄡˇㄅㄨ_ㄕ_ㄐㄨㄢ_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卷,不能读作“juǎn”。
成语辨形:?卷,不能写作“券”。
成语辨析:“手不释卷”和“孜孜不倦”都可形容人“好学的样子”;但“手不释卷”是具体的,语义范围很小。而“孜孜不倦”是非具体的,语义范围很大。
近义词:?学而不厌、爱不释手
反义词:?不学无术
灯谜:卷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勤奋好学
英文:verydiligent
故事:?
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
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至二更,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入,轻取荆州。
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劝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勤勉自学,受益匪浅,学问提高很快。
手不释卷和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原文: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复以乡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译文: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
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停了停,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所以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吕蒙!
吕蒙,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1]。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然而“蒙疾发”,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手不释卷”等。
有关‘吕蒙’的成语有那些?
手不释卷,这一成语最早是说东吴孙权手下的将领吕蒙。当年吕蒙在孙权帐下,自己目不识丁,但是又不想学习,孙权用自己作为例子说,我这么忙还学习,何况你呢?于是吕蒙痛改前非,发奋苦读,以至于手不释卷,终于学有所成。后来人们用手不释卷比喻学习非常勤奋。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教育、爱学习的民族。从三皇五帝到现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很多爱好学习的历史人物,比如凿壁借光的西汉著名文学家匡衡,囊萤映雪的晋代孙康等等。
手不释卷也是表达爱学习的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史学家陈寿的著作《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典故中的主人公叫作吕蒙,经过孙权开导,不断勉励自己,终于达到让孙权佩服的水平,让孙权感叹“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
后来,人们将手不释卷逐步运用起来,比喻一个人学习非常勤勉,是个褒义词。
而这个成语中的吕蒙,生于公元148年,老家在安徽省境内。先是投靠了孙策,也就是孙权的哥哥。他作战勇猛,深受孙策敬重。而当孙策死后,他继续留在东吴,为孙权效力。
吕蒙是个粗人,但是忠心耿耿,多次救孙权于危难,而且在攻取荆州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献出计策杀掉了关羽。孙权以他为心腹,而吕蒙也尽职尽责,最终因患病而死,去世时四十二岁。
关于吕蒙的成语
与吕蒙有关的成语有两个: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称誉别人变化很大,长进明显;或反其意而用之,谦指自己毫无长进。 刮目相待:形容刷新眼光,对人改变旧的看法。
麻烦纳,谢谢!
有关于形容吕蒙的成语大全-成语故事
与吕蒙相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吴下阿蒙」、「开卷有益」。
吴下阿蒙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日:‘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唯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稻》、《左传》、《国语》及三史。’……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
吴下阿蒙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
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吕蒙有什么成语?
吕蒙的成语
刮目相看
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
手不释卷
一拥而上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洗脚上船
成语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读 音:
shìbiésānrì,guāmùxiāngdài
释 义: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出 自: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宋·裴松之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近义词:
穷奢极侈
反义词:
节衣缩食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
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地也死去。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
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踉他谈起军
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位开玩笑说:
“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
“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成语吴下阿蒙
读 音:
wúxiàāméng
释 义: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 自: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近义词:
爱不释手学而不厌
反义词:
不学无术
1. 关于吕蒙的成语有什么
刮目相看 [guā mù xiāng kà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专。
出 处
宋·杨万属里《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一别璘公十二年;故当刮目为相看。”
例 句
1. 小明近几年来进步很快,大家都得~了。
2. 有哪些关于吕蒙的成语(可含事例)
三国中与吕蒙有关的成语有两个: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吴下阿版蒙:称誉别人变化很大,长进权明显;或反其意而用之,谦指自己毫无长进。
刮目相待:形容刷新眼光,对人改变旧的看法。
具体故事是这样的:
吕蒙是东吴名将,从小练得一身好武艺,年青时立了不少战功,受到孙权的器重。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责任重了,应该抽时间读点书才好。”吕蒙说:“在军营里事务那么多,哪儿还有时间读书呢?”孙权笑着说:“我并不是要你像博士(官名)那样精通经书,只是要你多浏览一?
3. 有关于吕蒙的四字成语,关于吕蒙的历史成语故事
吴下阿蒙
读音: wú xià ā méng
释义: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自: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造句: 马湾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嗟乎!非吴下阿蒙。(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篇》)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刮目相看
读音: guā mù xiāng kàn
释义: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出自: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造句: 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朱自清《这一天》)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取得显著成绩
近义词: 另眼相看 另眼看待
反义词: 视同一律
洗脚上船
读音: xǐ jiǎo shàng chuán
释义: 指居于水滨,舟行极便。
出自: 语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又劝权夹水口立坞”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扞孙权呴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一拥而上
读音: yī yōng ér shàng
释义: 一下子全都围上去。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出自: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吕蒙亲自擂鼓,士卒皆一拥而上,乱刀砍死朱光。”
手不释卷
读音: shǒu bù shì juàn
释义: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自: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造句: 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清·王晫《今世说·德行》)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 学而不厌 爱不释手
反义词: 不学无术
4. 吕蒙有关的成语
吴下阿蒙:称誉别人变化很大,长进明显;或反其意而用之,谦指自己毫无长进.
刮目相待:形容刷新眼光,对人改变旧的看法.
5. 关于吕蒙的成语
鲁肃闻后,大惊,抄越席而起袭,靠近吕蒙,亲切地拍着他的背,赞叹道:“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还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六》)从此,二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1、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吕母生气,欲责罚吕蒙,吕蒙说:“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吕母闻后,“哀而舍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6. 有哪些关于吕蒙的成语
1、洗脚上船[ xǐ jiǎo shàng chuán ]:指居于水滨,舟行极便。
2、吴下阿蒙[ wú xià ā méng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3、刮目相待[ guā mù xiāng dài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4、士别三日 [shì bié sān rì ]:指别人有进步眼光看待别人
5、一拥而上[ yī yōng ér shàng ]:一下子全都围上去。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7. 关于“吕蒙”的成语有哪些
1、洗脚上船[ xǐ jiǎo shàng chuán ]:指居于水滨,舟行极便。
2、吴下阿蒙[ wú xià ā méng ]:吴回下:现江苏长江以答南;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3、刮目相待[ guā mù xiāng dài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4、士别三日 [shì bié sān rì ]:指别人有进步眼光看待别人
5、一拥而上[ yī yōng ér shàng ]:一下子全都围上去。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8. 与吕蒙有关的成语
三国中抄与吕蒙有关的成语有两个: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称誉别人变化很大,长进明显;或反其意而用之,谦指自己毫无长进。
刮目相待:形容刷新眼光,对人改变旧的看法。
具体故事是这样的:
吕蒙是东吴名将,从小练得一身好武艺,年青时立了不少战功,受到孙权的器重。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责任重了,应该抽时间读点书才好。”吕蒙说:“在军营里事务那么多,哪儿还有时间读书呢?”孙权笑着说:“我并不是要你像博士(官名)那样精通经书,只是要你多浏览一些兵法,懂得一点历史罢了。你说事情多,总比不上我多吧!我自己就有这个经验,读了一些兵法、历史,对自己很有帮助。你不妨试一试。”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一有空就认真读书。
鲁肃刚代替周瑜当大将的时候,经过吕蒙的驻地,看望吕蒙。当时鲁肃以为吕蒙不过是一员武将,没有什么雄才大略。这回,他和吕蒙谈话以后,听到吕蒙议论风生,见解精辟,十分佩服,说:“你现在的才能胆识,跟当年吴下(即吴中)阿蒙,大不一样了。”吕蒙自豪地说:“对一个人,三天不见就应该另眼看待(文言是“刮目相待”)。您可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哪!”
9. 吕蒙的成语是什么
关于吕蒙的成语(描写吕蒙的成语)
[洗脚上船]谓居于水滨,舟行极便。语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又劝权夹水口立坞”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扞孙权呴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10. 吕蒙的成语有什么
三国中与吕蒙有关的成语有两个: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称誉别人变化很大,长进明显;或反其意而用之,谦指自己毫无长进。
刮目相待:形容刷新眼光,对人改变旧的看法。
具体故事是这样的:
吕蒙是东吴名将,从小练得一身好武艺,年青时立了不少战功,受到孙权的器重。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责任重了,应该抽时间读点书才好。”吕蒙说:“在军营里事务那么多,哪儿还有时间读书呢?”孙权笑着说:“我并不是要你像博士(官名)那样精通经书,只是要你多浏览一些兵法,懂得一点历史罢了。你说事情多,总比不上我多吧!我自己就有这个经验,读了一些兵法、历史,对自己很有帮助。你不妨试一试。”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一有空就认真读书。
鲁肃刚代替周瑜当大将的时候,经过吕蒙的驻地,看望吕蒙。当时鲁肃以为吕蒙不过是一员武将,没有什么雄才大略。这回,他和吕蒙谈话以后,听到吕蒙议论风生,见解精辟,十分佩服,说:“你现在的才能胆识,跟当年吴下(即吴中)阿蒙,大不一样了。”吕蒙自豪地说:“对一个人,三天不见就应该另眼看待(文言是“刮目相待”)。您可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哪!”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