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制度_露天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1.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
2.怎样进行技术创新管理
3.如何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4.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8)
5.技术人员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我该如何管理
作为参考吧!
Xxx物业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目的
为公司的安全管理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对安全管理委员会、义务消防队、安全检查、处理、人员培训、责任追究等业务范围给予规定。
第二章 适用范围、权利和义务
公司所有安全管理事项和人员适用于本制度。所有人员必须履行本制度规定的职责和义务,同时也享有安全生产和生活,以及接受安全培训的权利。
第三章 基本制度
第一条 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为公司安全管理机构,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开展工作,由安全主任任秘书长并负责统筹和召集,行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权力。
第二条 公司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施安全责任制并签订安全责任书。总经理负责全公司的安全工作,对董事会负责;各部门主管为本部门安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安全工作,并对直接上司负责;各级管理人员可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指定区域或班组负责人。
第三条 在公司内所有工作行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统一由生产技术部门制定,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后,各部门必须遵照执行。公司所用的机器设备和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第四条 公司承诺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给全体员工并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员工必须按规定使用。关注职业健康,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就业前进行健康体检,工作中注重职业保护,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第五条 公司所有建筑和工作场所按“四同时”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和维护,必须符合工业和消防安全,履行法律规定的审批手续。
第六条 公司按法律法规要求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设施,公司保安队为公司义务消防队,执行公司制定的消防救火预案,进行必要的培训,每半年一次进行消防演练。各部门指定专人担任部门消防员同厂级义务消防员一同培训和参加演练。
第七条 叉车、电梯、空压机等特种设备,电工、叉车司机等特殊工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未做要求的本公司特有的存在安全危险性的工种,由行政部统一公布工种名称颂发《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第八条 严格用电管理,公司所有带电设施、设备、用器具及其导线必须由合格操作证的电工安装、维修和保养,电工作业执行《维修单》通知制度,由各部门和维修负责人共同签署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明确标明设备设施和场所所处的状态,防范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 建立安全操作管理规程,对场地的新建、改建、扩建和设备的购入、使用、保养和报废进行规范化处理,对员工生产上岗、设备操作、管理责任进行规定。
第十条 公司执行安全检查制度,由各部门负责人、保安队、安全主任对各种消防器材、设施设备、工作环境、员工行为等分别进行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
第十一条 公司对危险品、重大危险源和安全检查确认的其它隐患取预防措施,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演练,对安全隐患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及进跟进。危险区域和设备应设立警示标识,安排专门责任人负责管理。
第十二条 建立事故档案,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调查处理,教育相关人员,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并做好记录。发生重大事故的地点和机器要设立警示牌。
第十三条 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分别对安全管理人员、新员工和其它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进行规定和提供指导。
第四章 安全管理委员会
1、定义:安全管理委员会(简称安委会)为公司安全管理的常设机构,负责公司安全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安委会实行负责制管理,各成员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范围,承担相应职责。
2、组织架构:
主任
秘书长
副主任(一部)
副主任(二部)
委员(各部门负责人) 委员(各部门负责人)
3、人员组成(见附页《安委会及消防队人员名单》)
4、职责
主任职责:对董事长负责,全面负责全公司安全工作,包括工作规划、制度审批和保证。召集和主持安全工作例会和紧急会议。
副主任职责:对安委会主任负责,协助主任处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责任区域内的安全工作。对下属安委会委员的具体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价。
秘书长职责:定期向安委会主任和副主任提交安全情况的书面报告,统筹制订和修订企业的安全制度、操作规范,对公司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提供指导意见,跟进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负责落实工作。组织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委员职责:对上级副主任负责,全面负责部门安全工作。宣传和执行公司安全规章制度,执行安委会决定,组织本部门的事故预防、安全培训和日常安全检查,事故发生后组织本部门人员抢险救灾、保护事故现场,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安全事故。
5、工作形式、内容及程序
5.1安全生产例会:通报安全生产形势及工伤事故,总结半年来和布置下年半年度的安全生产工作,讨论通过安全生产制度。评估每年一月和七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公司全体休则顺延)上9时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如有变动由主任另行通知决定时间。地点:公司会议室。参加对象:全体成员及被邀请人员(会前通知)。
5.2紧急会议:针对安全紧急情况进行布置和决策。发生重特大事故2小时内、自然灾害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时当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或其它紧急情况发生时召开。由主任(或两位副主任共同)发布命令召集并决定召开地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安委会成员参加。安委会决议需参加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有效,安委有命令和决议具有法律效力。
5.3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一般事故(无伤残可能,直接损失二千元以下)由人事行政部会同发生部门进行调查,人事行政部门处理,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向安委会主任汇报.严重事故(有或者可能有伤残,直接损失在二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按国家规定需上报部门的,由人事行政科调查处理并应当提《工伤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给安委会主任审批。发生重特大事故(有人员重伤或死亡,损失在5万元以上)由人事行政部报部门处理,必须向安委会主行或安委会体成员通报处理情况。
第五章 消防管理
1、消防管理规定
1.1任何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1.2公司保安队为厂级消防队,各部门设置以部门负责人为首的部门义务消防队,定期开展消防训练。每年6月和11两次以义务消防队为主体举行消防演习,增强员工消防意识和应急应变能力。
1.3 消防培训为公司年度培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公司每位新员工接受消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公司每年一次举行消防知识竞赛,提高员工消防意识,丰富消防知识。
1.4在设有车间或仓库的厂房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储存使用易燃物品的危险仓或车间。厂区范围内,除卫生间和办公室外其它地方全部为禁烟区,任何人都不得在禁烟区内吸烟。
1.5所有生产生活场地按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不使用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器材,每月定期检验、维修、保养、更新,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做好检查记录,及时跟进改善。
1.6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划定消防器材放置区域,并随时保证器材方便取用,保证通道畅通。
1.7任何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使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围占消防拴(1米以内),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1.8 专门制订危险品化学品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标准执行。
1.9为防止电器起火和电击事故,所有电器应当使用接地和短路保护装置。电工作业时应避免带电作业,动火作业纳入安全隐患管理,另行制定规范。
1.10公司成立义务消防队并制定应急预案,平时按分工进行针对性训练,火灾发生时参加灭火或配合正规消防队灭火,维护现场秩序并保护好现场。
2、义务消防队
2.1厂级义务消防队
2.1.1职责:厂级义务消防队为厂部常设消防应急队伍,平时有开展消防训练和公司内火警发生时按分工有序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执行救火及其它预案。
2.1.2构成:所有保安员和行政部人员为当然义务消防队员并为消防队主体,组织结构见《厂级义务消防队组织结构》。
2.2车间义务消防队
2.2.1职责:车间义务消防队为各车间常设消防应急队伍,平时参加消防训练和开展本车间的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车间内火警发生负责扑灭初起小火,报告厂级义务消防队,配合厂级义务消防队开展灭火性工作。
2.2.2构成:以车间班组长为主体由各车间选派,各部门负责人为队为,名单交人事行政部备案。(见附页《安委会及消防队人员名单》)
第六章 救火及其它应急预案
1、救火预案
1.1目的:当得知公司范围内有火警发生时,立即以厂级义务消防队和行政部为主体开展扑救工作,尽最大力量将火灾消灭在萌芽阶段.当火灾有漫延的趋势无法控制时,各分工组按平时训练开展工作.
1.2厂级义务消防队组织结构
1.3人员职责及作业程序:
1.3.1总指挥:负责全盘消防救灾,决定救灾中的重大事项。
1.3.2副总指挥:负责各自责任区域内的消防救灾工作,总指挥在时协助总指挥工作,不在时代替总指挥职务决定救灾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1.3.3灭火组:火灾发生时,在副总指挥的命令下,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其中一人提两具灭火器,按操作要求开展灭火工作.另两人配合迅速打开就近的消防栓将水带按操作要求散开,接上枪头,打碎报警铃启动消防系统和打开水源阀,开始灭火.
1.3.4警戒组:首先抢救贵重或危险物品,同时保证灭火工作不受干拢,注意观察火场环境,有重大险情时通知灭火人员撤退.保护现场不受破坏和防止有人乘火打劫.
1.3.5救护组:火灾开始时打开所有消防通道,维持现场疏散员工,防止撞击挤压践踏,帮助体弱病伤人员安全逃跑.有人受伤时,取急救措施,把伤者送医院救治.
1.3.6报警组:专人负责报警工作,当现场总指挥或者副总指挥决定向消防部门求助时,打电话“119”报警,必须说明清楚工厂的具体详细的位置和名称,并将自己的姓名和电话留下,保持随时联系。报警后立即前往主要路段迎接引导消防车,必要时重复拨打“119”,作报警说明。消防车到后加入警戒组。
1.4人员分配(见附页《安委会及消防队人员名单》)
2、突发疾病处理预案
2.1职员工上班突发疾病,相关部门负责人或就近人员立即将该情况反映到人事行政部经理由经理或主管组织抢救工作,包括指定人员取急救措施并决定是否送院。下非上班时间在公司宿舍或其它情形,由保安队长全权处理并用电话向人事行政部经理或主管请示。
2. 2行政部经理、主管、保安队长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是否派车送往相应医院或急救中心或由员工自行叫车。
2. 3行政部展开病情调查,按照医生要求、病情轻重、致病原因、是否传染病决定 对该职员工宿舍成员是否取隔离观察或去医院检查,是否需要进行大面积消毒工作。
2. 4根据病情在适当的时候通报,取预防措施并提醒广大职员工加强自身体质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应避免在员工中间造成恐慌心理。
3、突发打架斗殴处理预案
3.1行政部所有人员都有责任处理打架斗殴,对突发打架斗殴的职员工立即进行制止,分开冲突双方,处理人应避免乱说话以免造成误会扩大事态。
3.2通知保安支持,控制现场事态后,将双方当事人或为首人员带离现场,以免再造成混乱。特别注意收集有关的证据(如行凶武器)。
3.3已造成轻微伤害的立即由行政部门联系车辆送往医院救治。对已造成重大伤害,公司已不能有效处理的,报医院“120”和公安机关“110”处理。
3.4根据打架斗殴的及当时的情况,裁定是否由双方当事人共同承担还是由一方当事人承担医疗费用或赔偿责任。对公司处理结果不服的可请求公安机关处理,但公安机关的处理不影响公司的纪律处分。
3. 5不论何种情况的打架斗殴,事后行政部相关人员均要去调查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告之双方甚至全厂通报,登记建档并取预防补救措施。
4、职员工食物中毒处理预案
4.1职员工身体不舒服,怀疑可能是由食物引起,要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4.2根据职员工的提示,集该职员工吃过的食物送往防疫站进行化验。
4.3根据职员工的诊断及食物化验情况
3.1若是食物中毒,提请相应食物供应商赔偿该员工的医疗费用
3.2对该食物供应商提出整改要求,根据合同扣除供应商押金,必要时报部门处理。
4. 4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取补救措施,对食物供应商的食物供应渠道做工工艺,卫生标准及食物生熟情况进行严格检查与监督。
5、财产偷窃和贵重物资损毁处理预案
5.1任何人发现公司财物被偷窃和贵重物资被人为损毁,应立即保护好(或通知保安队到达)现场,立即通知人事行政部门或公司厂长级以上领导。
5.2有当事人(或责任人)的应控制好当事人或责任人,收集有关物证。
5.3将有关情况汇报,待领导决定是否需要报公安机关处理。
6、台风及暴雨应急预案
6.1各级主管人员应留意天气变化,做好天气预报通知工作,维修部和人事行政部负责做好人员安排和物资的应急准备。
6.2当天气变化时,由人事行政部协调监督其它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当新闻媒体发布暴雨或台风警时,人事行政部收到有关信息后,通知所有部门进入暴雨及台风应急状态,必要时经安委会主任批准召开安委会特别会议,布置应急工作。
6.3保安队和维修部平时应备好雨衣、雨鞋、手电筒、对讲机、备用沙包等物资,进入应急状态后任何人不得挪用。维修部每月定期疏通所有下水管道,时刻保持公司排水系统正常畅通。
6.4台风及暴雨应急状态下工作分配原则如下:维修部负责检查排水系统,保安队负责检查设备、可能坍塌物(周围斜坡、地面等)、可能高空坠落物(花盆、电线、广告牌)以及人员安全保卫。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范围内检查、应急工作安排、抢险等工作。
6.5一旦发生险情立即向安委会主任副主任报告,并取应急措施如疏通水道、沙包围堵、疏散人员、抢救物资、有电击危险时切断电源、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等。当人员和财物抢救发生冲突时,优先保证人员安全。
7、危险化学品泄露处理预案
7.1发现危险化学品泄露应立即撤离现场,迅速报告人事行政部和保安队。
7.2找到泄露之负责人,查明化学品的成分。
7.3保安队用沙堆筑拦,阻拦化学品扩散。特别注意如化学品具有挥发性,处理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着防护手套。
7.4超过处理能力的不可蛮干,应报消防队处理。有化学品溅到人体应立即用水冲洗。
8、工伤事故处理预案(参照第十章《事故处理》处理)
第七章 设备设施现场安全规范
1、设备设施安全规范
1.1公司技术部门负责制订设备设施操作规范,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各级管理人员不得违章指挥,操作人员不得违章操作或冒险作业,有权利拒绝违章指挥。发现设备及设施有异常现象时,及时取紧急措施并报告有关负责人。
1.2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要由生产技术部门经理、使用部门经理、安全主任组成的视察组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3所有设备都要存档,分类管理。生产设备或生活设施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报告,不得擅自修理。特种设备必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验收、发予合格证之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定期进行预防性保养,定期维修保养。
1.4公司所有设施在设计、施工、使用时必须同时进行安全评估,保证安全设备设施同时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
1.5一旦发现所使用的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安全设施有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主管人员,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行,否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维修,检查设施时,必须执行锁机/挂牌制度,未经许可不得在安全装置上添减仪器和零件。
1. 6对电器设备,光管等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的设计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
1.7禁止任何人对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保护设施、安全装置待物品进行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使用。在使用加工机器和设备时,应严格遵循安全操作程序的要求。
2、现场环境及人员安全规范
2.1生产现场的工具、材料、工位器具等必须存放在指定位置,码放整齐、牢固。不准使用天那水等挥发性较强的易燃液体擦试机器设备、工件、衣服。
2.2 发生事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2.3公司依照有关安全、卫生法规和政策管理安全卫生工作,建立整洁有序及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未经培训合格经过许可不得使用公司的机器、设备及运输工具。
2.5生产现场女职工不准穿拖鞋、高跟鞋,头发需包好在工帽内,不准戴围巾;男职工不准赤背、敞怀。操作机床时不准戴手套。从事特定工作的员工,必须按规定穿戴由公司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否则不准上岗。
2.6对危险作业、特种作业既要做到持证(必须是有效证件)上岗,又要做到无防护不作业,并按照危险作业工作程序去做,严禁野蛮操作。公司特有工种(如外观修理工、IC焊接工、SMT开机操作工等)需取得公司培训上岗证方可上岗,具体规定由人事行政部会同营运部另行制订。
3、危险化学品管理规范
3.1化学危险品是指国标分类标准中的易燃、易爆物质、压缩气体、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几种危险品,货仓应设立危险化学品仓库,按化学品的性质和特性分类分堆存放,配备专门的防火防爆、防泄露、防静电、防渗出和通风降温装置,配备事故应急用品。
3.2货仓部门要建立可行的管理、储存、运输、使用规则并安排专人管理,设立标准存量清楚标识,禁止超标存放或标识不清,在存放点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和事故后取的措施说明。非专管人员和指定人员不得进入危险品存放区。
3.3公司所购之危险品必须要有检验部门测定的相关安全数据(MSDS资料).如燃点、闪点、爆炸极限、毒性、燃烧性等安全数据,并且合格的标志和包装。
3.4所有使用危险品的各部门,要根据危险品的种类,性能,设置相应措施,不得在露天或炽热的地方存放,应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领用量不能超过一个工作日的使用数量,超过一个工作日使用的危险品必须存放于专用仓库.。
3.5使用危险品的部门或个人,必须遵守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动火管理,取防火措施。
第八章 安全检查
1、目的
为贯彻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持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确保公司生产和员工生活正常,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2.1检查范围:于公司范围内的消防器材、机器设备、固定设施、人员安全以及其它有关安全事项的检查、报告、处理和跟进事宜。
2.2职责范围:在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各主要责任人在职责范围内履行职责,行政部安全主任提供指导和监督,行政部保安队负责定期检查工作。
2.3时间范围:长期全方位不间断的开展检查工作,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
3、人员职责
3.1安全主任职责:安全主任全面负责公司安全检查制度的贯彻执行,开展组织协调工作,并向所有各责任人提供指导,监督安全检查制度的执行、问题的改善,进行安全评估并向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其领导汇报。
3.2部门负责人职责:各部门行政负责人承担本部门直接安全责任人之职责,全面负责本部门日常检查工作,配合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和本部门相关的所有问题查清原因并取对策,跟进改善,取预防措施。属于责任事故的,追查有关人员责任。
3.3保安队职责:保安队负责公共区域的日常检查工作和公司的定期检查工作,配合进行特别检查,在安全主任直接指导下负责安全检查主要工作。履行公共区域的部门安全检查职责,同时对各部门的日常检查工作复查验收,对发现的需改善事项登记、调查,报行政部负责人处理。
4、 主要检查内容
4.1标识:器材、安全信道、疏散指示等标识是否正确、足够、完整、清晰,有无未标识、破损、脱落、模糊和错误的情况;
4.2专业器材:主要指消防器材(灭火器、应急照明灯、出口灯、消防栓)是否足够、完整、有效,是否需要补充、修理、校正,是否有被影响或挪作他用;
4.3设备:是否在安全状态下运行,有无安全隐患;
4.4设施:安全设施是否足够、有效;所有设施是否符合防火、防盗、防事故的要求;
4.5环境:安全通道是否畅通;安全出口是否上锁、遮挡或者占用;
4.6员工行为:是否有违反安全操作规定;安全用品是否按规定使用或佩戴;禁烟场所是否有人吸烟;明火作业是否报批和取必要的足够的防护措施;安全培训是否有进行和有效;安全专业人员(如电梯操作工)是否有脱岗;维修电工作业特别是带电操作时是否有标识和按规定进行;
4.7货物安全:是否有超高/超线/超重堆放;是否符合防火防盗要求;
4.8特殊物质和装置:水、电是否得到正确有效的控制;明火作业是否取报批和取足够的措施;重大危险源(如贮油罐、煤气瓶)是否符合控制要求,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易燃易爆危险品(如油、天燃气、天拿水及其它化学品等)是否按要求存放和使用;特种设备(空压机、贮气装置、送气管道、叉车、电梯)是否按规定报批、使用和保养。
5、 各种检查的定义、程序及要项
5.1日常检查
5.1.1定义:由部门负责人每天上班前、中、后,在责任范围内履行安全检查义务是为日常安全检查。
5.1.2程序:在每天上班前、中、后对区域内的有关安全事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后,能立即处理的第一时间处理,不能立即处理、超出本身权限、涉及其它部门或重大问题,必须向行政部和直接上司汇报、请示后处理。所有问题必须跟进直到完全改善。
5.1.3要项:上班前检查门锁、门窗、货物和环境有无异常情况;进入车间后检查水电、设施、设备、器材有无异常;上班后不定时检查设备特别是重要设备运转情况、员工有无不安全行为情况;下班后检查货物是否安全、应切断的水电是切断、门窗是否关好;
5.2定期检查
5.2.1定义:由行政部保安队每月一次对公司安全状况进行摸底,对各部门日常安全工作复查是为定期安全检查。
5.2.2程序:在每月10号前对全厂安全状况进行普查,填写《安全检查报告》,就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由行政部跟进解决,最后报安全管理委员会领导审核。
5.2.3要项:由白班保安队长带领一名保安员,对全厂消防器材、货物、信道、设备、设施、人员按专业技术要求进行全面检查,挑毛病,找问题。遇困难时,向安全主任请求指导,直到问题原因查清、责任分清、得到解决为止。
5.3特别检查
5.3.1定义:安全主任根据、客户和高层领导的全面或专项要求,进行检查是为特别检查。
5.3.2程序:特别检查由安全主任组织实施。在收到有关指令后,根据需要组织人员对全厂或局部安全工作进行检查,起草报告呈行政部负责人并反馈给检查要求提出对象。问题的解决视重要程度由安全主任亲自或安排人员跟进,并对最终的结果负责。
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人字〔2011〕0013号 签发人:
1、 为了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营造良好有序的工作环境,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2、未经公司培训上岗或主管授权许可人员,不得操作任何机器设备;
3、 机器操作人员应严格注意个人衣着,严禁携带耳环、首饰、宠物等进入操作间;
4、机器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并按要求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5、机器设备操作人员在生产前后,严格检查设备是否有漏油、漏电等现象,并上报。
6、设备运行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运转情况,不得打瞌睡、离岗;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修;
7、机器设备操作人员班前严禁喝酒,以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8、 进行机器设备的清理和清洗工作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9、,严禁将水冲到设备的电机和控制系统部分;严禁用水冲洗供电设备、电路系统、电源开关、电控箱、电控柜、排气扇等电器设施,严禁在机器设备运行状态下做清洁卫生工作;
10、非设备维修人员严禁私自拆卸、改装机器设备和电力系统;
11、交接班及下班离机时,设备操作人员和车间主任、领班人员下班时检查设备、电路系统、供水系统、车间门锁、仓库门锁等是否关闭;
12、各车间、仓库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未发生火灾时,严禁动用和损坏消防设施;
13、设备操作人员应把模具、操作工具等做到定点定位;
14、设备操作人员按时清理原料、成品、工具、操作台;
15、主动学习,相互提高,尊敬车间师傅、领导,尊进同事;
16、其它规章在工作过程随时补充;
17、本规定自制定之日日起施行;
●●●****公司设备管理制度
人字〔2011〕0012号 签发人:
为确保公司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状态,保证设备设施安全良好运行,维护生产秩序,保证设备设施维修费用处于最低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 设备管理职责
1.1 研发部、质检部、生产部等部门负责根据产品工艺与品质的要求组织公司领导、其他相关人员策划设备能力,提出设备能力需求,选定设备型号。
1.2 供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确认、订立设备合同,以及付款申请工作。
1.3 设备部负责组织设备验收、安装、调试等前期工作。
1.4设备部负责组织编制公司设备台帐、设备档案、设备资料登记表、设备使用与维护规程等管理文件。
1.5 生产部负责组织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的能力验收工作。
1.6 生产部负责设备的使用与使用中的日常保养、异常报修工作、设备的安全使用。
1.7 设备部负责组织设备的维护、一级保养、二级保养、抢修等工作。
1.8 机修部负责定期组织对使用中的设备能力进行评估。
1.9 设备部负责设备的安全管理。
2 设备资料管理
2.1设备基本资料的建立
2.1.1 新添置设备到厂后,设备部组织设备使用单位、购部等相关部门验收,按照购合同、设备厂家随机清单等资料清点设备及配件、工具等,并检查设备表面状况,验收完成后,设备部收集所有验收资料,建立《设备资料登记表》。
2.1.2安装、调试完毕后,设备部依照设备说明书等资料补充《设备资料登记表》,并将有关说明书、图纸等资料归入设备档案管理。
2.1.3 设备如发生改善、更换等异动情形时,主导单位应依实际异动状况提报修正资料进入设备档案。
2.1.4 设备档案内容应包括:
设备重要部位
安装及试车状况
备品明细
完好标准
润滑标准
设备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案、历次重要变更等。
2.2设备完好标准的制订
设备安装试车完成后,设备部应依据设备图纸特性、维护保养说明、操作状况等资料,编制该设备的检查项目、检查方法、要求与判定标准、检查周期、检查人员等项目,形成《设备完好标准表》。
3 设备使用与维护规程的制订
3.1 总体要求
设备使用与维护规程是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的,用来指导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法规,各设备使用单位都必须遵守设备使用规程和维护规程。
3.2 制定与修改
3.2.1 设备部按照设备价值、在生产中的地位、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使用与维护难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A类)、主要设备(B类)、一般设备与工器具(C类)三个级别,形成《设备分类管理清单》,以便于规程的编制和设备的分级管理。
3.2.2凡是安装在用的A、B类设备,必须做到台台都有完整的使用与维护规程。
3.2.3对新投产使用的设备,设备部要负责在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一周内制订出使用与维护规程草案,并发布执行。
3.2.4 设备使用部门根据使用与维护规程的草案,结合实际使用的发生和发现的问题,在设备投入使用一个月后,提出对草案的使用和修改意见,由设备部主导,组织机修部、研发部和生产部会签设备使用和维护规程,形成正式文件,并执行。
3.2.5当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在工艺与技术得到确认后,设备部要在一周内完成新规程的修改、会签与发布,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性。
3.2.6在执行规程中,现场人员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时直接反馈到车间主任处,车间主任联系设备的专业人员在现场核实并确认,对规程内容进行增补或修改,会签与发布流程按照2.2.5执行。
3.2.7新编写或修改后的规程,都要按专业管理的原则,经过分管副总的审批后生效。
3.2.8对短期内多次修改导致实质性内容变动较多的规程、一年内未修订和评审的规程,设备部每年组织重新修订、会签、审批并发布,同时回收原作废规程。
3.2.9当设备发生严重缺陷,又不能立即停产修复时,设备部门和相关技术部门制定可靠的临时性使用措施,由分管副总批准后执行,缺陷消除后临时措施立即作废。
3.3规程的主要内容
3.3.1设备使用规程
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
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
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
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3.3.2设备维护规程:
设备传动示意图和电气原理图;
设备润滑“五定”图和要求;
定时清扫的规定;
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包括路线、部位、内容、标准状况参数、周期(时间)、检查人等;
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
安全注意事项。
4 设备润滑管理
4.1 设备润滑标准的制订
4.1.1设备部对现有设备,依据设备资料、润滑说明、操作状况等,订立各设备的润滑部位、使用油脂、检视周期、换油基准等,形成《设备润滑基准表》。
4.1.2 设备部针对每台设备分别制订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并发布执行。
4.2 要求
设备部设润滑专业员(兼职),负责设备润滑专业技术工作;设备使用车间(班组)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设备的润滑执行。
执行设备用油三清洁(油桶、油具、加油点),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
润滑专业员要做好设备润滑新技术推广和油品更新换代工作。
认真做到废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4.3 润滑“五定”图表的制订与执行
生产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必须逐台制订(或作为使用维护规程的附件),和使用维护规程同时发布。
设备润滑“五定”图表的内容:
-定点:规定润滑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润滑油脂牌号;
-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润滑专业员要定期检查润滑“五定”图表执行情况,并不定期稽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4.4 润滑油脂的质量管理 设备运转过程中,由于受到机件本身及外界灰尘、水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使润滑油脂变质。为保证润滑油的质量,需定期进行更换工作,设备部根据不同设备规定不同的更换周期并安排执行,油品更换前必须对油具、油箱、管路进行清洗。
5 设备运行的日常点检
5.1总体目的 通过一定的手段,使维护与各级管理人员能牢牢掌控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其中部分内容可以视实际情况结合保养同时执行。
5.2设备点检标准的建立 设备部依据每台设备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检查的部位(点检点)、内容(检查什么)、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允许的值)、执行人,并针对设备的具体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点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等,形成《设备点检表》。
5.3点检的运行与稽核
各执行人负责对按照点检标准的设置执行,设备部有安排人员稽核点检的执行状况,以便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随时检讨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5.4点检信息的反馈与应用
所有点检中发现的信息,不论是否现场处理好,都必须形成记录。
设备部负责按周汇总分类汇总点检问题,并形成固定格式的电子文档,以便分析、使用和综合管理。
所有点检的问题(故障、隐患等),应纳入下一期的检修中。
重大的缺陷与故障,立即汇报生产副总,以便确定控制和处理方案。
6 设备保养与维护
6.1 设备保养的划分——“”保养
日常保养:设备的日常保养由操作者负责,班前班后由操作工人认真检查、擦拭设备各处或注油保养,使设备保持润滑、清洁。班中设备发生故障,要及时排除或报修,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护工参加,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和检查、清洗规定部位、疏通油路、调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位等。设备运转600小时,要进行一次一级保养。
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修理、更换和修复磨损件、局部恢复精度、润滑系统清洗、换油、气电系统检查修理等。设备运转3000小时要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6.2 设备日常保养的具体要求
班前认真检查设备,按规定做好点检工作,按规定进行润滑和加油。
班中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班中发现隐患及时排除,自己解决不了的应立即通知修理人员处理。
班后做好设备清扫、润滑工作,B类设备为15-30分钟A类设备应当适当延长。油线、油孔等部位坚持每周彻底清扫一次,压头、切刀等部位坚持每天彻底清理一次。
做好交接班工作,将当天设备运转情况详细记录在交接班记录上。
坚持每天一小扫,周末大清扫,月底节前彻底扫。周末B类设备清扫1小时左右,A类设备2小时左右;月底B类设备清扫1-2小时,A类设备2-4小时;节日保养按规定保养标准进行。
6.3设备维护
设备维护包括改进性维护、潜在故障维修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以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突发故障的时间为目的,实际项目可以结合设备的保养进行,由设备部主导进行,具体以提报表至生产主管人员,双方确认后安排实施。
6.4 设备保养与维护的与执行
6.4.1 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日常维护均按照、确认、执行的运转模式进行,日常保养按照确定的内容进行,一级保养、二级保养进行后填写《设备维修维护记录》。
6.4.2 设备部以年度为周期提报二级保养、以月度为周期提报一级保养、日常维护,经生产主管人员确认、公司领导审批后进入执行环节。
6.4.3 设备部根据制定保养、维护所用的零配件、材料等需求,在购周期前与执行时需配合的事项与部门。
6.4.4 知会相关信息至关联部门,尤其关注生产及其变更。
6.4.5 维护执行、维护总结与记录、问题分析。
8 设备故障抢修
3.3.1设备发生微小故障时,岗位操作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在当班运行记录中详细记录。
3.3.2对于无力排除的设备故障,岗位操作人员要加强观察,注意故障发展过程,同时详细反馈至当班主任,主任通知设备维护人员立即抢修。维修人员详细记录维修过程、故障原因和解决措施等信息,形成《设备维修维护记录》。
3.3.3对于未能及时排除的设备故障,必须在2小时内反馈至生产负责人、生产厂长,以便决定处理措施。
3.3.4在处理每项故障前,维修人员要有相应的分析与解决措施,最大程度的预防故障扩大。
9零配件管理
9.1库存零件的管制
凡生产设备需要的备品零件,其单位或组合单价超过200元,或需自厂家购,或需专门制造,或在县城范围内不能购的,均需要准备适当数量的库存,通过设定安全库存量作为管制的手段。
9.2 管理单位
所有库存零件的管制单位为设备部,领用单位为使用部门。
9.3 安全库存量设定
设备部维修工程师根据零部件的使用量情况、寿命、购周期、安全存量、批次购量等因素设定每一管制零部件的最低库存量,形成《零部件安全库存量表》,当实际存量低于安全库存量时,立即按照购流程申购。
9.4 定期检讨 设备部根据库存情况和使用情况,按季度检讨零部件《零部件安全库存量表》的合理性,并申报修正。
10 设备改善的立项与处理
10.1凡属下列情况均属设备改善的范围,可以立项专案改善:
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
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产量、效率的设备、部位;
运行达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经常要进行外检修的部位(或设备);
存在不安全隐患(人身及设备安全),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部位或设备。
可以提升目前的质量、产量、效率和管理水平其他新方案
10.2改善的立案与执行
所有人员均可提出改善方案,方案可以通过直接提交到直接上级或递交到公司行政部门的途径提出。
10.1中的各项是提案的当然内容。
公司副总(含)以上人员可以根据相应的职责权限决定方案的立案与执行。
方案执行成功后,由方案的相应决策人提出嘉奖措施。
方案(不论是否成功)的立项、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相应信息都必须形成文档备查。对于设备的改善,此信息同时记入设备档案。
11 相关表单
设备资料登记表
设备完好标准表
设备分管清单
设备润滑基准表
设备点检表
设备维修维护记录
零部件安全库存量表
●●●****公司生产部工作职责
人字〔2011〕0011号 签发人:
一、管理权限
行使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权限,承担执行公司规章制度、管理规程及工作指令的义务。
二、管理职能
合理组织公司产品的生产过程,综合平衡生产能力,科学地制定和执行生产作业,加强职工的培训教育,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制造成本。
三、主要职责
1、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履行工作职责。
2、组织生产、设备、安全、环保等制度的拟订、检查、监督、控制和执行。
3、负责编制年、季、月度生产作业和设备维修。
4、密切配合营销部门,确保产品合同履行。
5、负责编制技术管理标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操作手册和作业指导书。
6、负责安全生产教育、加强安全生产控制,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及时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杜绝安全事故。
7、负责组织生产现场管理,确保生产现场整洁有序。
8、及时编制年、季、月度生产报表,定期进行生产统计分析,不断改进生产核算工作,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9、负责做好生产设备、计量器具的维护检修工作,合理安排生产设备、计量器具,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10、做好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和业务指导,并定期进行工作能力的检查、考核和评比。
11、配合品控部门,不断进行产品质量和管理品质的提升。
四、划分职责
1、生产厂长:根据销售书(销售部呈递、总经理审批,总经办移交)及库存情况制定生产,并合理组织车间生产;日查原料库存报表,制定原料需购单;日查生产车间安全生产情况,对车间主任,机修人员,生产工人进行培训、监督、管理;组织安排人员机器保养,电路设施的维护;安排、召开生产车间晨会、例会;
2、车间主任:根据生产厂长安排,对车间现场管理,带领工人进行安全生产;对车间内事务的监督管理,安排车间内部事务,对于应收表扬和惩戒的人员进行初次教育批评,对需要提升或开除的人员及时上报,建议;
3、生产工人:遵守车间生产制度,主动、安全、高效的完成生产部下达的各项任务;及时做好机器维护;定时做好车间清洁;不断学习,合理创新。
怎样进行技术创新管理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保障证券基金行业信息系统安全、合规运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从事证券基金业务活动,信息技术服务机构为证券基金业务活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是指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境内设立的证券公司和管理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公司)。
本办法所称信息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为证券基金业务活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机构。信息技术服务的范围如下:
(一)重要信息系统的开发、测试、集成及测评;
(二)重要信息系统的运维及日常安全管理;
(三)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机构统称证券基金经营与服务机构。第四条 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是从事证券基金业务活动的责任主体,应当保障充足的信息技术投入,在依法合规、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改进业务运营模式、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增强合规风控能力,持续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对证券基金业务活动的支撑作用。第五条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证券基金经营与服务机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从事证券基金业务活动或提供相关服务实施监督管理。
中国证券业协会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依照本办法制定和完善相关自律规则,对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从事证券基金业务活动或提供相关服务实施自律管理。
中证信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证信息)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制定相关配套业务规则,协助开展信息技术相关备案、监测、检测和检查等工作。第二章 信息技术治理第六条 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应当完善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的权责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保障与业务活动规模及复杂程度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投入水平,持续满足信息技术的可用性、安全性与合规性要求。第七条 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会负责审议本公司的信息技术管理目标,对信息技术管理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议信息技术战略,确保与本公司的发展战略、风险管理策略、资本实力相一致;
(二)建立信息技术人力和资金保障方案;
(三)评估年度信息技术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和效率;
(四)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信息技术管理职责。第八条 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经营管理层负责落实信息技术管理目标,对信息技术管理工作承担责任,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实施董事会相关决议;
(二)建立责任明确、程序清晰的信息技术管理组织架构,明确管理职责、工作程序和协调机制;
(三)完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
(四)公司章程规定或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信息技术管理职责。第九条 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应当在公司管理层下设立信息技术治理委员会或指定专门委员会(以下统称信息技术治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信息技术战略并审议下列事项:
(一)信息技术规划,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建设规划、信息安全规划、数据治理规划等;
(二)信息技术投入预算及分配方案;
(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或重大改造立项、重大变更方案;
(四)信息技术应急预案;
(五)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相关业务活动的审查报告以及年度评估报告;
(六)信息技术治理委员会委员提请审议的事项;
(七)其他对信息技术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信息技术治理委员会应当由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合规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稽核审计部门、主要业务部门、信息技术管理部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可聘请外部专业人员担任信息技术治理委员会委员或顾问。第十条 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应当指定一名熟悉证券、基金业务,具有信息技术相关专业背景、任职经历、履职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为首席信息官,由其负责信息技术管理工作,并具备下列任职条件:
(一)从事信息技术相关工作十年以上,其中证券、基金行业信息技术相关工作年限不少于三年;或者在证券监管机构、证券基金业自律组织任职八年以上;
(二)最近三年未被金融监管机构实施行政处罚或取重大行政监管措施;
(三)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如何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导语:技术创新管理是管理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其稀缺、有价值、不可完全模仿与替代的。由于管理环境的复杂多变,科学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对于经管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掌握技术创新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是适应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成为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的紧迫需要。
怎样进行技术创新管理(1)是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以尊重员工、关怀员工、方 便员工为前提,变管理为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实现制度治 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我厂在永煤控股 2012 年?双创?工作推 进会会议结束后,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制定了管理创 新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和目标要求,为确保?双创? 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从全年情况看,我厂所属 7 个车间, 都能做到领会精神、熟悉方案,并与实际工作结合,认真执行。这说明各单位组织得力、部署到位,创新理念已逐步为广大干部 职工知晓、理解和接受。
(2)要树立?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的管理理念。
严格管理 标准,严格工作纪律。2012 年,我厂对各单位下达了管理创新 考核指标,并对管理创新工作进行了分解落实,各单位积极扩大 视野,开拓思路,全年共收集管理创新 56 项,涵盖经营管理、 生产、安全、企业文化等各个领域。通过检查,各基层单位对所 报送的管理创新项目都能进行认真落实, 对创新项目制定了配当 表。原煤车间把?废旧铁丝回收管理项目?分解细化到了班组, 洗煤车间将创新项目落实到了个人, 并于相应的激励约束机 制,目标管理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基础。
(3)树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管理理念。
管理无遗漏、 无盲区、无空档。厂属各单位围绕管理创新工作,大胆思考,扎 实推动,成效明显。安检科用内业资料模板化管理,将全厂所 能生产模板的表格进行统一制定,规范填写内容;企管科建立成 本旬预测制度,使我厂成本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政工科更新金 牌员工评选制度,由以往的综合金牌员工评选,改为创新金牌、 安全金牌、企业文化金牌、五小活动金牌,更有助于提升我厂员 工岗位价值。
(4)树立精细管理理念。
标准要细化,考核要量化,责任要 实化。按照创新方案要求,各单位围绕?双创?工作等方面开展 了自查自纠工作,动员管理人员找问题、提建议,并形成了专题 报告,对改进管理工作发挥积极作用。2012 年,厂生产技术科、 企管科每季度都开展了?有制度、有监督、有检查、有评比、有 考核?的?五有?创新工作大检查活动。根据考核评比情况,对 创新工作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对排名靠后的单位进行处罚,取得 非常好的效果。
怎样进行技术创新管理2.1紧密围绕国家需要,充分借助的协调和推动作用。
是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必须与国家战略相吻合,服务和服从于国家战略需要。而且,央企只有站在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高度,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要,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公司发展的推动力量,才能拥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形成更正确的判断,制定出更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与,凝聚更多的创新力量与,取得更大的创新价值,建成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航天科工、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等一批央企正是靠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公司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完善主营业务领域核心技术,持续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才逐渐建立完善起公司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市场环境培育、购、企业负责人考核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实施、重大技术引进、公司技术并购、研发机构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离不开的支持与协调。央企众多重大创新成果,如嫦娥上天、蛟龙下海、西气东输、高铁等项目的成功实践表明,央企的重大技术创新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2.2坚持战略目标导向。
主营业务驱动,强化顶层设计,保障资金和人才投入,是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战略投资行为,央企应从自身使命出发,坚持主营业务驱动,结合公司内外部发展环境和条件,研究制定公司科技发展规划,打通技术创新链条,从公司战略层面规划、设计、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事实证明,许多坚持战略牵引、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央企,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增强了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创新体系不仅方向明确、思路清晰,而且适合公司实际,保证科技工作紧密围绕产业发展和公司业务需求开展,能较好地进行信息交流、配置和科技成果转化。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持续的保障,央企领导班子应始终高度重视公司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做好资金、人才和制度保障,增强技术储备,不断培养创新文化氛围,确保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顺利开展。从央企多年技术创新实践上看,领导重视、组织高效、持续投入,并拥有世界水平的****和高素质的科研骨干队伍,是建立和完善央企技术创新体系的根本保障。
2.3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取研发设计制造生产一体化运作模式。
是提升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水平的有力抓手长期以来,科研生产?两张皮?、产学研结合不紧一直是制约央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效率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央企通过牵头组织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在攻克技术瓶颈、解决技术难题的过程中取了协同创新、集成创新的管理模式,打通创新链条,整合利用内外部创新,不仅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有效解决了科研生产脱节、科技成果转化慢的问题,还加强了企业在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目前,重大工程项目已经成为央企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一些央企还参照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方式对公司科研项目的组织方式进行了创新。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一体化的重大科技专项模式,打破部门行政壁垒,实现创新链与价值链的有机结合,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还建立了技术成果的内部市场机制,实现科研成果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调动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降低了技术风险,有效提升了央企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和建设水平。
2.4立足于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开展原始创新,深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推动集成创新,是完善央企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多年的实践表明,坚持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依靠自身能力大力组织开展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是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尤其是在经济日益国际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技术发展已经开始从跟踪模仿向赶超引领阶段转变的背景下,依靠先进国家转移产业技术的?雁形模式?和传统的技术引进方法已经鲜有成效,一些跨国公司不愿意转让先进技术,也没有我们希望转让的技术。因此,央企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系,突出?以我为主?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利用各种创新要素,增强自主开发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一批杀手锏,努力占领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中国石油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中国石化的MTO技术、中国铁建的盾构技术、国家电网的特高压技术以及移动、中国移动等的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案例。
怎样进行技术创新管理1.1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建立起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决策和规划体系一是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
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实际,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驱动力为核心,制定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战略重点,确定年度,并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运用一代?的思路,制定有序接替的科研体系。二是设立科技决策规划与管理体系。设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公司重大技术创新战略问题决策。同时,为了落实公司科技战略规划、规范科技管理工作,央企集团层面大都设立了行使科技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负责公司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规划、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研成果管理、科技奖励、考核监督指导下属单位科技管理工作,以及对外科技交流等;在子公司层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对口部门,配备专职科技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科技规划和项目建议编制,组织科技项目实施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技术需求分析等。三是组建科技决策的专家咨询团队。部分央企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咨询委员会,由内外部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对重大事项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有的央企在技术咨询委员会的基础上,还按领域组建专业分委员会,为公司各类技术决策提供咨询意见,支撑公司科技决策。以航天科工为例,公司建立了以顶层战略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图1)。公司成立了由?一把手?负责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和决策战略与规划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重大事宜。技术创新管理遵循?项目论证?批复?任务分配?关键节点控制?协调例会?月度简报(季度简报)?年度工作总结?结题评审?的管理模式。总部负责全集团的技术创新决策和统筹规划,牵头开展重大工程项目的论证与立项工作,决定重大项目的经费投入。下属各院、局、基地和直属单位等二级单位负责落实集团技术创新工作的相关决策;根据本单位发展的需要提出技术创新项目,在获得集团批准后,自行组织开展研发活动。
1.2以总部直属科研院所(或中央研究院)为核心,建立多层次、多专业协作的科研组织体系一是设立总部直属科研院所。
直属集团总部层面的科研院所主要负责应用基础、超前共性和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储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和技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引领发展能力。有些央企成立了职责范围更广的中央研究院,不仅承担总部直属科研院所的职责,还负责公司技术战略分析、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二是成立专业分公司或下属企业研发机构。央企在下属企业或专业分公司设立的研发机构主要负责特色技术的研发、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生产技术支持,解决生产活动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中国石油建立的?一个整体、两个层次?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具有典型代表性。中国石油总部直属科研院所与企业研究机构两级各有侧重、分工合作。总部层面科研机构,包括直属科研院所、专业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应用基础、重大基础理论、超前共性和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下属企业层面科研机构,包括地区公司研究院和特色技术中心,主要按照特色进行定位,从事与下属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相关的特色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生产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应用以及支持日常生产的相关科技工作。
1.3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形成强有力的条件平台支撑体系和标准管理体系一是建立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机制。
通过绩效考核、激励政策、专项基金及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等,保持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一些央企还建立了、财务、预算、科技、审计等部门的会商和协调制度,加强对科技投入的统筹管理,完善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估体系,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切实把资金用到?刀刃?上。二是搭建基础条件平台。为改善科研硬件条件,投入资金更新实验设备和装置,建立公司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部分央企还集中公司科研,建立了企业科技园。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央企基础条件平台的仪器设备新度系数总体上有较大提高,实验、试验能力大幅度提升。三是形成标准管理体系。为加强对公司技术标准的统一集中管控,形成技术标准体系,在集团总部层面建立负责技术标准战略规划、技术标准管理的相关机构;制定标准管理办法和流程,规范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工作,提升标准编制质量;将标准制定、国际标准化作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评估及研究机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技术标准制定、担任国内外技术标准机构的领导职务、主动与国际标准融合、搭建国际技术合作平台等策略和措施,大力提升公司技术标准的话语权,推进技术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以中国移动为例,2010年以来科技投入增长率大于10%,2012年企业科技投入总额达157.87亿元。在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方面,中国移动信息技术实验室的规模和先进性已居国内外同类通信实验室前列,拥有2个国际组织全球测试认证基地、2个国家级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心)、7大测试认证实验室、6大基础研究实验室和4大开放试验中心。同时,中国移动建立了集中化标准管理体系(图2),以占领国际博弈的制高点。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在集中化体系框架下,实现公司标准工作策略和标准的统一制定,企标和国际标准文稿的统一评估管理;二是在网络规划、可研、设计、设备购等环节狠抓企标实施落地,保障中国移动全程全网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运营质量;三是形成了目标明确、周密、组织完善、评估严谨的国际标准长效工作机制,国际标准话语权明显提升。
1.4充分利用外部,广泛开展合作共建,形成有效的协同创新体系一是开展联合研发。
为减少研发中的不确定性、缩短研发周期、广泛利用外部科技,央企从自身需要和科技情况出发,以合作项目为纽带,与国内外优秀大学、科研机构、外部企业开展合作研究。这种联合研发一般设定了明确的合作目标和期限,制定了合作研发、成果分配和风险承担等方面的规则,合作形式包括资金、人才、技术成果等多种方式。二是共建科研平台。为提高公司科技研发水平、吸引和利用外部科研、培养公司科研人才,一些央企选择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平台,包括联合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长期从事涉及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并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风险共担的长效合作机制。三是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一些央企以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和公司业务需求为基础,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人员交流合作。例如,多年来,国家电网依托发展特高压重大工程,将国内电力、机械等相关行业的科研、设计、制造、施工、试验、运行单位和高等院校等整合起来,以科研为先导,以设计为龙头,以设备为关键,以建设为基础,开展联合攻关,在世界上率先全面攻克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难题,建成了商业化运行的试验示范工程(图3)。在协同创新中,国家电网坚持作为创新链的发起者,创新目标的提出者,创新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保障者和决策者,创新成果的首次应用者及大规模商业化的推动者,成为创新联合体的核心主体,主导创新全过程。国家电网充分调动创新链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集中国内外的优势和力量,拉近创新成品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创新过程赋予强大的动力源。
1.5取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体化的技术开发与成果推广应用体系一是设立研发、设计、生产一体化专项。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破部门壁垒,打通技术创新链条,将研发、设计、生产、推广等领域的相关人员集合起来,实现各专业部门的协同合作,保障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二是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与流程。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了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和相关制度,规范科技成果转化职责、流程及绩效,规定成果转化的条件、机制、指标、程序。三是取分层管理的成果转化模式。央企总部层面集中管理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管理办法与评估机制,形成新技术成果推广目录,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促进成果转化。同时,成立专业技术服务或推广中心具体负责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四是科技成果的有形化。为推动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在公司内部的共享和推广应用,开展技术有形化集成和自主创新重要产品认定。公司组织各下属单位专家对研发的实用特色技术进行系统的梳理提炼和总结集成,围绕已形成的核心技术,开展公司各业务领域核心技术系列的有形化、集成化工作,有效促进了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和推广应用,并将技术成果有形化纳入科技项目验收管理。典型案例如中国石化的?十条龙?科技攻关模式。公司自1991年起建立并开始实施?十条龙?攻关制度,对带有共性、关键性和对公司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开发项目,坚持实行?十条龙?攻关,即把公司内部的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生产和销售等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联合攻关(图4),确保自主开发的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工业转化,工业化成功后迅速大力推广。20多年来,中国石化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主业的核心技术,已经实现122项技术的工业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4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模式
1.6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技术创新考核体系一是加强对企业领导班子的技术创新业绩考核。
将自主创新成果、产品推广应用等列入对企业领导班子的业绩考核。二是开展技术创新评价工作。制定专门的技术创新评价办法,建立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如科研成果产出、专利情况、科技成果转化等),对下属单位及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年度评价,并与单位绩效挂钩,或者针对下属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每年发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三是开展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用个人岗位目标责任制,对创新项目团队的负责人和团队成员设置不同的绩效考核目标。对于项目负责人,依据项目团队取得的创新成果以及推广应用情况进行考核;对于团队科研人员,用关键绩效指标与工作目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的技术创新评价管理具有典型代表性(图5)。宝钢技术创新评价管理由技术创新体系能力评估和技术创新指标绩效评价两部分组成。体系能力包括统筹策划能力、外部利用能力、组织保障能力等;技术创新指标包括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反映集团的总体要求,包括研发投入率、新产品销售率、专利申请量等指标,个性指标体现各子公司重点推进工作要求,如环境友好产品率、合理化建议经济效益等。评价管理取季度跟踪和年度最终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年初,公司制定技术创新年度,确定集团及各子公司科技目标,下达至相关子公司。每季度进行绩效跟踪,通过技术创新例会(绩效对话会)进行点评。各单位技术创新年度评价纳入集团对单位负责人的年度评价。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8)
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应该做到:
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要想做好项目技术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技术管理水平,首先要将技术与生产实际、要与项目的经济效益相结合,做好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管理水
1、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1)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2)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发扬技术民主,鼓励技术革新、创造发明,开展全员技术比拼活动,通过循环讨论学习,解决技术瓶颈。
(4)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2、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①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
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
③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
④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
⑤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⑥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
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
⑧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
⑨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
⑩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3、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
工作重点主要以下几点:
(1)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
(3)实行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
(4)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
技术人员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我该如何管理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取的医学专业手段和措施。
本办法所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是指将经过临床研究论证且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用以诊断或者治疗疾病的过程。第三条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守本办法。第四条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的原则。
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的医疗技术,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临床应用。第五条 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禁止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对部分需要严格监管的医疗技术进行重点管理。其他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由决定使用该类技术的医疗机构自我管理。第六条 医疗机构对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管理承担主体责任。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服务应当与其技术能力相适应。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第七条 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工作。第八条 鼓励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规范化培训和技术评估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创造条件。第二章 医疗技术负面清单管理第九条 医疗技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应用于临床(以下简称禁止类技术):
(一)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
(二)存在重大问题;
(三)该技术已经被临床淘汰;
(四)未经临床研究论证的医疗新技术。
禁止类技术目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发布或者委托专业组织制定发布,并根据情况适时予以调整。第十条 禁止类技术目录以外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为需要重点加强管理的医疗技术(以下简称限制类技术),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严格管理:
(一)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人员水平有较高专业要求,需要设置限定条件的;
(二)需要消耗稀缺的;
(三)涉及重大风险的;
(四)存在不合理临床应用,需要重点管理的。
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及其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发布或者委托专业组织制定发布,并根据临床应用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在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基础上增补省级限制类技术相关项目,制定发布相关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并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备案。第十一条 对限制类技术实施备案管理。医疗机构拟开展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的,应当按照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进行自我评估,符合条件的可以开展临床应用,并于开展首例临床应用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备案材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开展临床应用的限制类技术名称和所具备的条件及有关评估材料;
(二)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专门组织和委员会论证材料;
(三)技术负责人(限于在本机构注册的执业医师)资质证明材料。
备案部门应当自收到完整备案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在该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备注栏予以注明,并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第十二条 未纳入禁止类技术和限制类技术目录的医疗技术,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功能、任务、技术能力等自行决定开展临床应用,并应当对开展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施严格管理。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拟开展存在重大风险的医疗技术,应当提请本机构委员会审议,必要时可以咨询省级和国家医学专家委员会。未经本机构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医疗技术,特别是限制类医疗技术,不得应用于临床。第三章 管理与控制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的作用,以“限制类技术”为主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日常监测与定期评估,及时向医疗机构反馈质控和评估结果,持续改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
技术人员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我该如何管理
现在物价不停的上涨,生活压力比较大。
如果在工资方面可以不断上调的话,工人技术人员都会很开心。
你可以根据公司的盈利情况适当考虑。而且出其不意。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现在技术人员不好找。一些技术骨干不停跳槽还不是为了高工资高吗?
如果这方面已经做的很好了。你可以与他们谈谈,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留人一定要留心。如果他们真实有想法想离开也不要强留。这符合一般发展规律!
在管理技术人员方面,懂得授权是管理的重点
这些人一般都觉得自己有技术所以都比较倔,所以适当的授权给他们,就等于在约束他们。
千万不可以用管理那些没有文化的工人一样管理他们。
只要在授权的过程加以监督,他们就会用尽脑汁的去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
人才不用管,更不要理,只要给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把规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用好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好好把握。
单位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存在两种制度:其一为职业资格制度,注册会计师、监理师、造价师、人力管理师、质量工程师、执业医师等等,当然,也包括注册安全工程师。这类资格的取得是需要考试的(也包括极少一部分所谓的专家被直接认定为某某师),而且考得师专业知识,也就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课。要取得这类资格,不下一番功夫,不认认真真的学学教材,是肯定不会过关的。当然,排除极小部分投机取巧者,找人、寻找考试中的漏洞等等。另外一种制度就是历史沿革很久的职称评定。只要毕业后,熬到一定的年龄,好歹也能混个职称,技术员、工程师、高阶工程师、正高阶工程师等等。当然,还需要在别人的论文后面加个名字、露个脸,或者找个把熟人,发表一些不知从哪里找来的文章。另外一个就是要通过所谓的计算机、英语的应用能力考试。
纵观这两种制度,前者,是一种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办法,专业技术人员,当然要知道专业知识,而不是本专业毕业后搞一些乱七八糟的工作,混到一定的领导职务评个职称。而后者,则纯粹是“有中国特色”的产物。即使你毕业后从事得不是原专业工作,但没关系,不会影响到你的职称评定,只要你能把计算机、英语考过,那硬体就算是齐了。
这两种制度都是人事部搞出来的。后者,原来档案的精神是为了评定学术水平,不与工资、、住房、待遇等挂钩,但很不幸,所有的这些现在都挂钩,职称已经成为了收入水平的代名词,就连相关的调查统计都以职称来划分类别。前者,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是在看到了职称评定制度的缺陷后想出的一个新办法,希望能推动人才的成长,解决一些职称评定制度所解决不了的问题。
但是,现在这两种制度都步入了一种窘况:职称评定人们认为是滥竽充数,可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不得不考,该交的钱还是要交,该混的还是要混;职业资格制度人们认为是今后的希望所在,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根本不能改变区的职业资格的人们的生存状况,他们看不到考试后生活的改变,也看不到自己职业生涯有什么希望。
而所有这一切,造就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也可以说是商业:那就是考试产业。从原来仅有的计算机、外语考试,变成了现在的司法考试、注安考试、会计师考试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的考试。该走得没有走,该来的已经来了,所以现在真得很热闹。
这一切的利益获得者是谁?都有哪些人在以考试为生?有是谁凭借我们的考试费而发家致富,过上了“小资”生活,甚而称为“大款”?我部知道,但我可以肯定:这样的人是大有人在的。
所以,不要指望哪个人或者哪个部门能改变这种情况,因为整个社会都是这样,要改变,只能改变现在存在的这种不合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唯有如此,专业人员才能成为专业人员,而不是“杂业人员、混业人员”!也只有到那时,专业技术人员才能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前景!
如何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成立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小组,包括生产质量负责人(专门负责生产的副总)、生产、质量、研发和行政部的相关人员组成,其中生产质量负责人负责管理,行政部负责协调和实施。
人员配置应和所开展的工作相适应,应事先明确该项工作的设计任务,同时预测其难度和工作量,这样可以基本做到不浪费人才,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小组在定员、定编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比例;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推荐;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及任届期满考核工作的审查。
各部门提出技术人员补充,经人事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小组评审后,报公司相关领导审定。
求酒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机修工操作管理规定
1.严格执行日巡检查、保养,要求每次当班对装置外观、润滑、整体效能执行是否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无违章操作,发现及时制止。
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必须达到三懂,即懂“原理、效能、结构”,三会即会“操作、维修、保养”,对达不到要求者将进行降级或劝退。
3.落实装置维修保养制度,实现定期检修,包干到人,对装置因润滑而损坏的装置,机修工要负主要责任,车间操作员负连带责任要视情节进行处罚。
4.坚决杜绝蛮干作业,对需要停止使用检修的装置要挂牌指示。
5. 对于装置、管路出现漏洞,确需进行焊接动火的,必须申报批准,并提前把动火场进行清理,需车间配合的,车间进行清理、清洗以防万无一失。
6.电焊机当班使用完后,要放到指定地点,坚决杜绝焊完还在现场的不良习惯。氧气、乙炔的使用,必须做到随开随用、用完随关的良好习惯,当班用完后必须放到指定位置,否则进行每次10元处罚。
7.对一些能够回收的物品,要及时进行回收退库,对节约回收的物品,如螺丝、阀门等,要入库由保管记帐定期进行奖励。
8.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决杜绝浪费,对电焊条要求用罐盛放,零配件等节约使用,发现无故浪费多领自用现象的,要进行不少于30元罚款。
9. 做好卫生区卫生。对检修完装置后,要及时清理现场做到装置、现场两卫生,发现一次进行批评,并勒令清理,两次予以罚款。
10.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交接清楚,对当班出现的问题,交班时要如实交接,对因交代不清又出现问题的两班都要罚款20元。包括工具是否齐全要做好记录,以备查考。对工具丢失的责任人要无条件赔偿。
11.认真做好装置执行记录,工作记录,所缺零配件记录等,以备查考。
12.服从领导的安排,同时兼顾安全第一。领导安排的工作,一定要在按期完成。因公司确需加班时,服从安排,搞好同事团结,杜绝不合作态度和行为。否责当事人将给予严惩。
13.个人安全防护措施。上班期间必须戴安全帽、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品。
电 工 操 作 规 程
一、安装除错过程
1、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作业,不得随意更改,若有疑问,应参考技术说明或及时上报,并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2、等安装完毕后,应严格检查并对照图纸,确保无误后,方可进入除错阶段。
3、试车前,要认真检查各电器装置对地绝缘、相间绝缘良好,确保电器的安全可靠,并准备好消防器具。
4、试车时,合闸过程中,应先合总闸,再合分闸,使各用电器逐个执行试转,试车完好后,交付使用。
二、使用执行过程
1、电工专业人员应将各用电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向使用者(车间人员)交待清楚,并监督他们的操作方法是否得当。
2使用执行过程中,电工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一旦发现电气装置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执行,进行检修。
3、执行过程中,不但要检查各电器装置,还要检查各部分的电线、电缆,一经发现有破损或老化的,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影响生产。
4、使用时,还要检测用电器是否与铭牌相符,如不符应及时查询原因并排除故障,以确保安全生产。
三、维护和维修过程
1、电工专业人员应勤检查,发现问题,充分利用“望、闻、问、切”各器官的功能,及时排除隐患。
A、“望”就是看各电器转动和振动是否与平时一样。
B、“闻”就是听各电器工作时的声音是否有异声,是否与平时一样。
C、“问”就是问车间直接使用的人员是否发生过异常现象。
D、“切”就是用手触控电器感知温度先切断电路,断开电源,经检验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检修。
3、检修时,必须在开关处挂上“电气检修,请勿合闸”的牌子,并请专人看守。
4、检修后,还应检测控制电路并检测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起动执行。
5、一般情况下,不带电作业,但当必须带电作业时,必须派有经验的人监护,至少一人,操作人员必须具有带电作业的能力。
6、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身为一名生产管理我该如何制定人员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就是要节约原材料,提高生产质量。确保公司正常运转。人员管理就是要服从管理,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创新工作意识。
上饶市人保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在哪?急
到上饶市 *** 的上饶市行政中心,找到上饶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后再问下那里面的工作人员,他们会告诉你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在哪里的。
如何管理工厂人员,你好一个人员管理者工作和生活分开,工作的时候对他们严厉点,建立自己的威信。生活中对他们好点,最好打成一片,提现出自己的热情。这样他们自然会好好干活。做好本质工作。不用想太多。都这样的,慢慢就好了。
税务资讯中心的工作人员是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还是按职员管理按职员管理.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有什么特色工作包括各类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及相应的档案管理,另外还有一些职业资格考试的组织都是这个科室要做的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绩效沟通的内涵有哪些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绩效考评反映出的问题以及考核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实质性的沟通,并着力于寻求应对之策,服务于后一阶段企业与员工绩效改善和提高的一种管理方法。绩效沟通在整个人力管理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绩效沟通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目标制定沟通、绩效实施沟通、绩效反馈沟通、绩效改进沟通--绩效沟通四阶段模型。四个方面相互配合,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沟通系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