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_四年级数学书四则运算

2.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4.四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教案

5.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6.小学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教案

7.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8.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表格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图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际生活,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瞧,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博物馆,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课件展示课本情境图)

 生1:建筑物上有三角形。(课件动态闪烁三角形)

 生2: 吊重机的架子上。

 生3:吊重机的铁线上。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生1:自行车上三角形。

 生2:电线杆上有三角形。

 生3:班里的流动红旗有三角形。

 师:天坛、金字塔、铁塔、天安门、铁架、自行车上都有三角形。(课件展示)

 师: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大家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这几种不同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别着急,老师先请大家帮个忙,判断这些图形是三角形吗?

 1:第一个不是三角形,因为有一条边是弯曲了,不是线段。

 2:第二个也不是三角形,它的边没有合拢在一起。

 师:也就是它的边没有封闭吧。但它是由三条边组成的呀?所以光有三条边组成不行,还要封闭起来。

 3:第三个不是三角形,他没有封闭起来,而且有四条线段。

 4:第四个不是三角形,虽然有三条边,三个角,但也没封闭起来。

 5:第五个呢,图形封闭起来了,所以是三角形。

 师:根据对这些图形的判断,小组讨论:上面哪种说法更准确?

 师:根据刚才的判断,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和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不一定是三角形。

 师:总结三角形的定义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二).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师:小组内展示画的三角形,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师: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师:请你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 板书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动态演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并归纳三角形的特点。

 (三). 三角形的特性。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和它的定义。那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呢?以前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还记得吗?

 生: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

 师:请拿出平行四边形,用手拉动,感受三角形的不稳定性。

 师:去掉一条边,再扣上围成三角形。再拉一拉有什么感觉?

 生:拉不动。

 师:想一想这说明三角形具备什么特性?(稳定性)

 师:通过实验操作发现: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所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1:自行车中间的铁架有三角形。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2:篮球架上有三角形。有稳定的作用,如果不是三角形,有可能会掉下来,压到同学了。

 3:电线杆上有三角形。有稳定的作用。

 师:你能再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师: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举行,我国的射击健儿曾在历届的奥运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什么射击健儿的手和要成一个三角形呢?(课件展示)

 生1:可以稳定。

 生2:这样可以瞄准目标。

 师: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还有:马扎,空调架子。(课件展示)

 活学活用:

 桌子太摇晃,怎样能使它加固?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课后习题

 一、 判断题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错 )

 2、自行车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 ( 对 )

 3、每个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 错 )

 二、判断下列图形是三角形吗?

 答案:都不是三角形

 三、你能从下面的图形中找到三角形吗?怎样测量这个屋顶的高度?

 答案:屋顶是三角形,画出三角形的高即可测量。

 拓展提升

 师: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而三角形就具有稳定性。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我们还认识了怎样画平行四边形的高。谁能说说怎样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生: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平行四边形的底。(老师板演画高)

 师: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 我们来看有一位同学做的高.

 生: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师:请你在练习纸第1题的三角形中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

 师:同位用三角尺互相检查一下,高画对了吗?再看一下底标对吗?

 师:为了表达方便,分别用字母A、B、C 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一般写A、B、C这三个字母是按逆时针方向写。想想怎样以AC边为底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

 生:从B点到AC边引一条垂线,B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是这个三角形的高,AC边是这个三角形的底。

 师: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AC边重合,沿着AC边平移,使另一条直角边过B点,从B点到AC边引一条垂线。B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是它的高,AC边是它的底。(板演)

 师:在三角形中标上字母ABC,和同桌说一说刚才画的高是以哪条边为底画的?

 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为什么?

 生1:不是,有三组底和高。因为三角形有三条边。

 生2: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顶点都可以到对边引一条垂线,所以有 三组底和高。

 活学活用

 你能画出下列三角形的高吗?

 板书

 三角形的特性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水平方向底边上的高,认识三角形的三条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

 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城镇变化很大。瞧,这是正在建设的一幢楼房。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2.谁能说出生活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3.引入课题:同学们,为什么三角形在我们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呢?它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

 二、实验操作,探索特性

 (一)三角形特征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重点理解?围成?:首尾顺次相接)

 2.请同学们画三角形,比一比,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要求: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3.学生汇报(根据汇报板书):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4.同桌互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试着在刚才画好的三角形上标出来。

 5.判断练习:下面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为什么?(让学生说)

 (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打开课本60页,阅读三行文字。老师引导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

 2.学生讨论: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3.课件演示给三角形的方法。

 (三)探索三角形的特性:

 1.讲解例2。

 A.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小棒的长度都一样)

 B.让学生摆一摆。

 C.相同长度的小棒,四边形可以摆许多个,三角形只能摆一个。

 2.课件出示如下情境:

 先让学生找出上面的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猜一猜它们有什么作用?

 3.让学生汇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

 4.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5.做一做,想一想:出示下列,你能固定这张松动了的椅子吗?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6.出示例3。

 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为什么呢?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7.出示教学例4

 A.学生小组合作:哪组纸条可以摆成三角形?

 B.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1.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课本练习十五第3题)

 2.下面每组图形中,哪个图形是三角形?

 3.练习十五第七题。

 课后小结

 小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1.由三条线段( )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 )。

 2.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个顶点。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 )和( )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

 4.用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用力拉,这个三角形不会变形,这是三角形的( )性。

 板书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_四年级数学书四则运算

图形的旋转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后的图形。

2.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播放有关风车和摩天轮的课件。

提问:游乐场的摩天轮和风车的运动是一种什么现象?

追问: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吗?

它们都是绕着中间的点顺着旋转的。

2.导入新课。

对于旋转,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旋转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的含义。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各种车辆进出场面的录像。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

引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

同桌合作,拿出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结合学具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属于旋转。

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

(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引导学生结合例题2的转杆图进行思考。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转杆打开是绕O顺时针旋转90 ;转杆关闭是绕O逆时针旋转90 。

(4)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2.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题3图。

(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要求的?

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中心点:点A;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 。

(3)动手操作。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指名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旋转演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4)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提问:如果不借助具体的实物,该怎样画出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出示教材第4页上方情境图)

学生可能有如下方法:

①先把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再画出另外的线段,最后连成相应的图形。

②先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再连成相应的图形。

③借助手、笔等工具一转后再画一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画图。

(5)组织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图,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6)师生共同小结。

提问:我们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要先找出一条线作为标准,再按“定点、定向、定角度”三个步骤进行操作。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利用钟面的时针、台秤的指针、转盘的指针等实例来巩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教学时切不可草率对待这些习题,它们都是旋转平面图形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实际上是例题3的补充,它是将一个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教学时可以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要求,如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 后的长方形;而直接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照样子先做一个长方形,按旋转的要求在方格纸上转一下,再离开实物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对于四年级数学教师而言,编写好数学教案工作直接影响着整个数学教学活动的进展和效果!为此,下面我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一、单元教学内容

四则运算P2?P12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2、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能主动探索和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3、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

4、让学生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3、能合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难点:

1、准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2、能列出正确的综合式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0不能做除数。

四、单元教学安排

四则运算;6课时

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教学内容: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2?P3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在经历探索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归纳、判断推理能力。

3、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今天就来研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1、探究加、减法的意义。

(1)教学加法的意义

出示教材P2 例1主题图

思考:怎样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怎样计算?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独立列式:814+1142=1956(千米)并展示线段图。

结合加法算式,说一说加法算式的意义。

教师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你知道加法各部分名称吗?

教师总结: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教学减法的意义

课件出示P3 例1(2)(3)

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并独立尝试画线段图。

指名板演后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总结:要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要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中去掉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而要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要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去掉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请观察以上两道问题与之前第(1)题有什么联系?

总结:第(1)题实际是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做加法;而(2)(3)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做减法。

想一想:减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

总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所求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2、探究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你能说一说加法和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教师并板书。

你觉得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一句话来概括。

教师总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三)巩固发散

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写出下面算式对应的两道减法算式。

125+346=471

34+595=629

654+528=1182

2、独立完成P3 做一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814+1142=1956(千米) 1956-1142=814(千米)

1956-814=1142(千米)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

 四(1)班54人、四(2)班55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联系数的已有知识认识整数间的一些关系和整数的一些特征;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通过实例,初步形成容量大小的观念,了解容量的意义和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方法,并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分析相应的统计结果;经历从具体问题的需要出发选择统计图的活动,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3、数学思考方面:

 (1)在联系已有知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充分开展猜想、讨论、解释、交流等活动,发展推理能力。

 (2)在观察、探究整数之间的一些关系和一些特征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能对现实生活的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规律和概括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和符号感。

 (4)在探索一些平面图形特征和对图形进行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5)经历把现实问题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数据作出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建立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发展数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开展观察、猜想、实验、类比、归纳等活动,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作出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说明与解释。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提取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结果,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2)能应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

 (3)能用量杯或自制的量具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

 (4)能选择恰当长度的小棒搭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的两个已知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底角)求一个底角(或顶角)的度数。

 (5)能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从生活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实例,能利用方格纸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6)能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到指定位置,能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能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说明所得的结论。

 (8)能从生活中主动收集数据信息,能读懂有关媒体中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设计简单统计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9)学会并具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展主体意识。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内容,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

 (3)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

 (4)能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的体验;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有质疑和反思的意识;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5)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知识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本册教材重、难点

 重点: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

 四、教学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

 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

 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四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教案

 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一)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1.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1.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4(人) =1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一)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4(人) =1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1)24+24+24?2 (2)24?2+24?2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 =48+12 (1)270?30-180?30 (2)(270-180)?30

 =48+12 =60(元) =9-6 =90?30

 =60(元) =3(名) =3(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面的。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三)

 (1)42+6?(12-4) (2)42+6?12-4 运算顺序:

 =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 =114-4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 =110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

 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二)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

 一、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 练习本

 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 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 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 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 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 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三) 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 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 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 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练习一第1、2、5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详请关注!

 四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3、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度过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能上好这堂课?真棒!请同学们带着你们的信心和热情跟老师一起有进数学广角。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道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PPT投影展示原题。)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抽生回答。(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条脚。鸡和兔各有几只?)(PPT展示今意。)

 2、这类题我们把它叫做什么问题好呢?(“鸡兔同笼”问题。)板书。其实,鸡兔同笼问题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中,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古人在研究它,我们现代人还在研究它,而且还有很多外国人也在研究它。那么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问题到底有什么魅力,使得那么多的人乐此不疲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呢?相信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们就会揭开这个秘密。老师再问一次大家:你们有没有信心把这节课的内容学好?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探究用猜测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探讨解决这类问题好吗?出示例1

 1、师:请大家读题。思考: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分别是什么意思?所求问题是什么?

 生: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看谁细心发现了?。

 生: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师评:他还发现了隐藏条件,审题真细心。

 2、列表法

 (1)猜想

 要求鸡和兔各有几只,咱们不妨猜一猜,好吗?(学生猜)

 (2)验证:

 到底谁猜对了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解决问题要有理有据,不能随意猜。我们应该抓住什么样的条件来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首先要知道鸡和兔一共有8只,其次鸡的腿和兔的腿一共有26只,所以我们必须要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看等不等于26。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是正确答案。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表格把你们的猜测的数据按顺序填到表格中并找到正确答案。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之后交流完成情况,出示大屏幕的表格中。

 (像这样把我们的猜测按一定的顺序列成表格,这种方法叫列表法)。观察这个表格,你找到答案了吗?答案是怎样的。

 活动二:探究用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师:列表的方法可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但是如果数据很大,会发生什么情况?(繁琐)。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探讨一下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

 设全都是鸡,每只鸡有两只脚 2×8=16(条)8只鸡共长几条脚? 26-16=10(条)表示什么?所有兔子少的脚 4-2=2(条)2表示什么?每只兔子少的脚

 10÷2=5(只)兔表示10条脚,每只鸡上添2只脚变成兔子,所以共有5只鸡变成了兔子,因此兔子有5只8-5=3(只)鸡表示总数减兔数等于鸡数

 可能还有些同学有点迷糊,我们用画图法直观理解一下。?

 (1)请画8个圆表示鸡,每只鸡2只腿,一共有16只脚。

 (2)还差10只脚,每只鸡再加两只脚变成兔子,共有5只鸡变成5只兔子。

 (3)最后剩下的3只就是鸡。

 现在大家清楚了吗?在引导学生回顾一遍。先怎么想?设全是鸡,用总脚数减去鸡的脚数求出它们

 的相差数是10,再用相差的数除以每只鸡相差的2只脚,就得到了兔的只数,最后用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实际鸡的只数。这种方法好吗?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什么好呢?设法。

 ②:如果设全是兔,你们会解吗?好这个方法就留给你们课后完成。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很多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设。所以鸡兔同笼问题又叫设问题。)?

 发散思考、加深理解:

 现在我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解决古人流传下来的问题了吗? 出示: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只脚,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

 小结:现在你能从新总结一下这些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吗?数目比较小时,用列表法。数目比较大时,列表法计算量大,就有局限性,比较麻烦,最好用设法比较好。用设法时要特别注意:如果设是鸡而先求出的就是兔子,如果设的是兔子那先求出的是鸡,两者相反。

三、巩固练习

 课本105页“做一做”的1、2题。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本106页练习二十四第一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有关的数学史。能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结合图解法理解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图分析、列表举例、设计算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方便性,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受到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用画图法和列表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问题引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主题图)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雉(野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问: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生试说)

 师:这段话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鸡兔同笼问题,如何解决这个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鸡兔同笼问题)

 (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师:说明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先将题目的条件做一个简化。

 (课件出示)例1:鸡兔同笼,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师:同学们先讨论一下,看能不能给大家提供一种或几种解这道题的思路,让其它的同学能很容易就理解、弄懂这道题。(学生讨论)

 学生初步交流,教师提炼:可以用画图法、列表法、设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看看你们小组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再把你们的想法,你的思考过程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思考、分析、探索,接下来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活动充分后进入小组汇报、集体交流阶段。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小组探究的过程,你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汇报探究的方法和结论:

 1、 画图法:

 给每只动物先画上2条腿(也就是都看成鸡),这样一共用16条腿,还剩下10条腿。一次增加2条腿,一只鸡就变成了一只兔,要把10条画完,要把5只鸡变成兔。

 总结:画图的方法非常便于观察、非常容易理解。

 2、列表法:(展示学生所列表格)

 学生说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骤:

 学生汇报:我们先设有8只鸡这样一共就有16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鸡,加上一个兔,这样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鸡、5只兔。

 师: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方法都很好,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不过上面的两种方法,老师还是觉得比较麻烦,又是画图,又是列表的,有没有更方便简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设法:(随学生能否出现此种情况作为机动出示)

 教师引导:观察上面的表格我们发现。如果8只都是鸡,则一共只有16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少10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2条腿。一共多了10条腿,于是兔就有10÷2=5(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方法一:设8只都是鸡,那么兔有:

 (26-8×2)÷(4-2)=5(只)

 鸡有8-5=3(只)

 同样如果8只都是兔,则一共只有32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多6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2条腿。一共多了6条腿,于是鸡就有6÷2=3(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方法二:设8只都是兔,那么鸡有:

 (4×8-26)÷(4-2)=3(只)

 兔有8-3=5(只)

 小结方法: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现在我们重新总结一下这些方法:数目比较小时,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比较快,数目比较大时,用设法比较好。

(三)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延伸

 1.尝试解答课前提出的古代《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看看我国古人是怎么解这个题的。

 2、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总共有26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用画图法、列表法和设法解决了我国古代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其实在1500年以来,我们中国历代的数学家都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这个问题,也得出了许多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而且从中得到了很多的数学思想。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方法。

小学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教案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和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了解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从中感悟科学验证的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和欣赏自然景色的美,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学习例5。

 (1)出示例5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4?25=100(人)

 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2.学习例6。

 (1)出示例6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 ?c=a? (b?c)

 (4)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习例7。

 (1)出示例7。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

 (4)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习例8。

 (1)出示例8。

 (2)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3)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4)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

 课后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1.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

 78?85?17=78?(_____?______)

 81?(43?32)=(_____?______)?32

 (28+25)?4= ?4+ ?4

 15?24+12?15= ?( + )

 6?47+6?53= ?( + )

 (13+ )?10= ?10+7?

 2.判断对错。

 (1)39?22-39?2=39?22-2 ( )

 (2)39?22-39?2=39?(22-2) ( )

 (3)39?28+39?72=39?28+72 ( )

 (4)39?28+39?72=39?(28+72) ( )

 (5)39?12=39?(12-2) ( )

 (6)39?12=39?(10+2) ( )

 板书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新旧知识的沟通,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理解和掌握它的结构特征;理解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情感目标:让孩子们自己生成?用符号记录整理的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感知规律

 1.在家里,你最喜欢谁?我也作了一个调查,咱们班很多同学是爸爸和妈妈很早起来为你准备早点、接送上学,辅导作业。

 2.爸爸和妈妈都对我们那么好,我们可以自豪的说?爸爸和妈妈都爱我?。

 3.爸爸和妈妈都爱我,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4.我听说张磊和杨军都是李新建的好朋友,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5.小结:同样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在我们数学中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数学中的规律。

 [策略] 把数学知识依附于常见的现实生活问题中,引领学生发展自身灵性,寻求数学知识与现实问题间的本质联系,进而合理处理相关信息,结合鲜活的数学材料,触动学生的道德碰撞,给原本单一冷漠的内容注入人文的血液,促进学生感悟、内化。

 (二)开放探究,建构规律

 1.情境引入

 讲本学期开学,学校要为一、二、三年级更换桌椅情况:

 (课件播放),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请仔细观察大屏幕:

 学校为一年级更换3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学校为二年级更换5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学校为三年级更换6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2)请同桌两个同学选一个问题在练习纸上用两种方法解答?

 (3)说说你的解题方法?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另外一种方法呢?解释一下。

 (4)谁愿意接着汇报?

 2.第一次发现

 (1)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吗?可以与同桌讨论讨论。

 小结:每一组算式的结果相等。

 (2)我把这两个算式用等号来连接,行吗?为什么?

 板书:(50+60)?3 = 50?3+60?3

 (75+68)?5 = 75?5+68?5

 (80+65)?6 = 80?6+65?6

 3.第二次发现

 (1)再观察这三组算式,还有什么发现吗?

 (2)同学们,你们的发现是不是只是一种巧合,一种猜想呀?能不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对你的猜想进行验证呢?

 (3)每人举出一个例子,写在纸上,然后请同桌帮助验证

 汇报交流:像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一些吗?举的完吗?

 4.归纳总结:

 (1)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同桌说说什么叫做乘法分配律?

 (2)请看大屏幕,你们的意思是这样吗?小声读读。

 (3)有什么不懂的词吗?

 5.个性化理解

 (1)你能用比较喜欢的形式来表达上面的这些等式吗?比如用字母,图形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

 (甲+乙)?丙=甲?丙+乙?丙

 (a+b)?c=a?c+b?c

 (2)这些等式都表示什么意思呢?(同桌讨论,然后汇报)

 (3)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感觉怎么样?

 [策略]针对众多的数学事实,不急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而是让学生运用朴素的语言概括出这些等式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既是?乘法分配律?知识的雏形,更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渐进台阶。在此基础上引出规律,水到渠成。尤其是,让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示自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更是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规律意义的个性化感悟。

 (三)激活联系、应用规律。

 1.请你把相等的两个算式连线。

 (8+13)?4 41?(3+27)

 3?(21+6) 7?5 +8

 41?3 +41?27 3?21 +3?6

 7?(5+8) 8?4 +13?4

 (1)你为什么连得这么快?是计算了吗?

 (2)这两个算式之间为什么不连了?能用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来解释吗?

 2.根据乘法分配律填空:

 (83+17)?3=□?□○□?□

 10?25+4?25=(□○□)?□

 (1)谁愿意展示一下你填写的。有不同意见吗?

 (2)分别说说转化以后的算式和原来的算式比,哪一个让我们计算起来感觉比较简便了?为什么?

 (3)小结: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可以灵活选择算法,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策略]多种练习也是一种信息源,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深化理解、蓄积?能量?的过程,是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完善认知结构、提升认识境界、增长人生智慧的过程。

 3.联系旧知、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谈话:?乘法分配律?在过去学习中用过吗?咱们回顾一下。

 现在我们每天都在练乘法竖式计算,看大屏幕。乘法竖式中也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你们看出来了吗?

 [策略]引导学生联想知识用途,勾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凭借亲自计算得到的感悟领会到乘法分配律的广泛运用。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你有什么想法?

 (五)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50+60)?3 = 50?3+60?3

 (75+68)?5 = 75?5+68?5

 (80+65)?6 = 80?6+65?6

 ?

 (a+b)?c = a?c+b?c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小学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教案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27——32。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李叔叔骑自行车外出旅游所行的路程引出问题,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算律的含义,再教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小游戏:比眼力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加法运算定律)

 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大屏幕上写的)

 非常好,你是个会观察的孩子。

 师:在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定律。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加法运算定律。(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漫长的暑好多人都外出旅游放松心情去了,当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么去的?(出示幻灯片)

 生:骑自行车。

 师:你们看的真准,再仔细看看,你从图中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学生汇报自己了解的信息。

 (3)根据你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

 (4)学出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列式计算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算?请自己列式计算然后汇报。(40+56和56+40,如果没有学生说出56+40这种算法,教师要引导他们这样列出)

 2.两种算法不同,为什么结果是一样的?(因为都表示的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3.既然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在 里填上什么符号?(“=”号)

 4.像这样的算式,你们还能举出例子来吗?

 (学生举例)

 5.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两个加数没有变,只是它俩的位置交换了,和不变。)

 6.这样的算式我们能写完吗?你认为你举得例子左右两边一定相等吗?为什么?(因为无论它俩的位置怎样,都是算它们的和是多少,所以左右两边相等。)

 7. 揭示规律

 (1)同学们,像刚才我们举得那些例子中包含的规律,就是加法的交换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的交换律吗?

 (学生总结)

 (2)小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交换律。(板书)

 8.既然像这样的算式写不完,你们能想个办法用一个算式概括加法的交换律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

 9.展示学生的方法。

 10.确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并板书。

 师:由于字母表示比较简便,所以通常我们用a、b表示任意两个加数,所以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板书)

 11.对口令

 师:83+17= 生:等于17+83

 57+44 a+b 100+60 18+75 35+65 85+768

 12.介绍加法交换律在加法验算中的应用。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刚才提到李叔叔要旅行七天,下面是李叔叔前三天经过的路程,我们来了解一下。(出示情境图二)

 2.学生观察,说说了解到的信息。

 3.出示问题:你知道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吗?请自己先算一算。

 4.展示学生的算法。

 (88+104)+96 88+(104+96)

 哪种算法简单,为什么?

 5.我们来理一理这两种算法。

 师:算法一,先算前两天骑的路程,再加第三天的路程。

 算法二,先算后两天骑的路程,再加第一天的路程。这种方法简单。

 师:算法不一样为什么结果一样?(因为它们都算的是三天的路程和)

 6.既然结果一样,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的算式连接起来?(等号)

 7.比较下面两组算式

 68+152+48 68+(152+48)

 (225+175)+67 225+(175+67)

 8.让学生照样子写出几组算式,并展示。

 9.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想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0.揭示加法结合律。

 (1)师:像刚才我们又发现的加法中的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吗?

 (2)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这叫做加法结合律。(板书)

 11.试着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师: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a、b、c分别表示任意三个加数。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填一填:

 (1)两个加数交换(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

 (2)三个数相加,先把( ),或者先把(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

 (3)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

 a+b=________。

 (4)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a+b)+c= ________。

 2.应用学过的定律在下面( )中填上适当的数。

 (1)29+17=( )+29

 (2)120+( )=35+( )

 (3)138+(62+365)=( + )+365

 (4)( +358)+ ( )= 198+( +42)

 3.连一连,再说一说每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

 63+325 64+(19+81)

 87+32+68 325+63

 (64+19)+81 87+(32+68)

 36+78+64 78+(36+64)

 4.比一比,那组算得快。

 (1)(195+32)+68 (2) 195+(32+68)

 (205+59)+241 205+(59+241)

 486+78+14 78 +(486+14)

 师: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四.合作总结,整理内化。

 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请用是什么、为什么和干什么把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对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规律,认识并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你看,数学家能总结出来的运算定律我们也能总结出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勤动脑、多动手,一定可以把数学学得更棒!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小学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 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 对加法交换、结合律的熟练应用。

  教 具: 课 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 算

 25+75= 48+70= 133+77= 150+390=

 820+180= 725+36= 301+299= 999+10=

 二次备课:在25+75=100中,25是( )数,75是( )数,100是( )。

 2、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计算的有关知识,其实在运算中,还有很多规律,我们把它称作运算规律。今天,我们就要进一步学习一些加法的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今后学习小数和分数有很大的帮助。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加法交换律(例1)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课余时间喜欢做哪些运动?李叔叔很喜欢骑自行车这项运动,他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旅行。(展示)你们看,这是他向我们介绍某一天骑车路程的相关数据。我们一起帮他算一算。(展示例1主题图、出示例1内容)

 2、读题,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

 二次备课:如果学生分析的没有困难,就不需要画线段图帮助分析。看情况在定。

 3、独立列式解答。指名学生口答。

 方法一:40+56=96(千米)

 方法二:56+40=96(千米)

 4、提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加法是一种什么运算?(加法就是把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5、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算法的结果 。

 上面这两种算法都是求李叔叔一天骑了多少千米,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等 号) 板书:40+56(=)56+40 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交换40和56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6、引导学生归纳规律。

 出示: 36+84 84+36· 158+68 68+158

 上面的每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同桌讨论,老师巡视参与)集体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板书。 (板书: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a+b=b+a)

 7、练习(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65+145=_+_ 09+31=_+_ b+_=_+_ a+_=10+_

 (二)学习加法结合律(例2)

 1、出示例题,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解答。

 3、质疑解答:

 (1)可以看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是怎么列式的?

 板书:(88+104)+96· 88+(104+96)

 4、观察: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计算结果相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5、比较发现:

 (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6 、观察:

 (1) 每组有几个算式?(2个)

 (2)每个算式有几个数相加?(3)

 (3)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计算顺序不同)

 (4)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每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3个加数,每个等式中加数都一样)

 (5)每组两个算式变,什么没有变?(和没有变)

 7、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出示内容,请学生思考后填空。 ( )相加,先把(· )相加,或者先把( )相加,( )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学生齐读,理解后记忆)

 8、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老师板书:(a+b)+c=a+(b+c)

 9、练习(用加法结合律填上合适的数)

 (43+145)+55=_+(_+_)· 215+(85+30)=(_+_)+_

 (134+112)+88=_+(_+_)

 三、巩固练习(下面等式运用了什么定律?)

 82+0=0+82· (· ) 47+(30+8)=(47+30)+8 (· )

 (84+68)+32=84+(68+32)(· ) 75+(48+25)=(75+25)+48 (· )

 小结: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最大的区别是:交换律改变的是数的位置;结合律改变的是

 运算顺序。结合律的重要标志是小括号的应用。

 四、总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二次备课:在教学中,将40+96=96+40 (88+104)+96=88+(104+96)板书在黑板上,学生根据算式在用不同形式表示会容易一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学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呈现的具体情境,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中,两个运算定律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定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叙述所发现的规律。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统一用字母来表示。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

 1、在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应该再放开一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律。

 2、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应该让学生多举些例子,让学生去评价举的例子好不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数放在一起,而不是随意的乱编。

小学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教案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看主体图: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所获得的信息,然后全班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从左往右展示线段图,出现问题

 上午行多少千米? 下午行多少千米? 一共多少千米?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__(生:等于65+25)

 78+64=__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300+600=_______+________ ________+65=________+35

 2.加法结合律.

 看主体图: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各天行程.

 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三、练习巩固

 1.指出下面哪几道题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4+5=5+4(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用“凑十法”7+9=6+(1+9)(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2.连一连.

 83+315 64+(73+37)

 87+42+58 315+83

 (64+73)+37 87+(42+58)

 56+78+44 78+(56+44)

 想一想:最后一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五、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1题、第3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

 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一)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编排特点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第三小节,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二)

 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三、教材简析;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

 -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材简析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第三小节,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如前分析,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此,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算定律的运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五、教学时间

 新课和练习10课时、综合应用1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单元测验2课时,合计15课时。

 第一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

 教材P28,29页例1、例2,P30页练习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用具

 练习题卡。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引入新课

 1、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师:动物王国要进行一次计算比赛,小猪,小猴,小羊,小熊都参加了这些比赛,这次比赛是由大象爷爷出题的。比赛开始了,大象一下子在黑板上出了8道计算题,没想到不一会的功夫,平时一向呆头呆脑的小猪举起了答题板,高兴地说:?我算完了?,其他小动物见状都目瞪口呆了。一向聪明伶俐的小猴一下子惊讶道:?啊!算得这么快。?

 12+25 25+12

 500+300 500+300

 30+20 20+30

 1200+650 650+1200

 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揭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8页例1,P2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例1情境图中信息列出算式。

 2、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

 3、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教师板书出学生的算式及答案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5、对比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根据例2情境图中信息列出算式。

 7、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

 8、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9、教师板书出学生的算式及答案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10、对比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8页例1、P2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填空

 387+425=( )+ 387 525+( )=137+ 525

 300+600=( )+( ) ( )+65=( )+35

 甲数+乙数=( )+( ) 偶数+( )=奇数+( )

 2、连线

 56+68 150+(25+75)

 150+25+75 50+B

 B+50 68+56

 A+B+100 A+(B+100 )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优点?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

 1、填空题。

 (1)360+482=( )+ 360 128+275=125+( )

 (2)( )+ 78 =78 +149 133+( )=125+133

 (3)78+25+22 =78 +( )+25

 (4)376+175+25=376 +( + )

 2、连线。

 38+175 147+(72+28)

 147+72+28 47+B

 B+47 A+(B+100 )

 A+B+100 175+38

 3、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91+89+11 238+168+32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善于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推理。

 教学工具

 三种类型的三角形各一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例6

 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哪个的内角和更大呢?钝角三角形呢?各种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2.你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个猜想?(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例6,找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

 1.量一量:

 ①以小组为单位任画三个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利用手中的工具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组内分工,两人度量,一人记录,一人计算,一人汇报。)

 ②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小组内做好记录。

 ③各小组发表意见。

 ④教师小结,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谁能用更好的办法来验证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一定会弄清这个问题的。

 2.撕一撕(剪一剪):

 ①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呢?

 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撕下来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

 ②课件演示将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

 ③学生动手拼一拼后发表各自的意见。

 3.折一折:

 ①课件演示折法。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

 ②请学生拿出桌上三种类型的三角形纸片,将三个角折拼在一起,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

 ③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得出结论。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5.完成做一做。

 (二)学习例7,找到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规律:

 1.四边形都包括哪些?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

 3.那其它的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来计算。

 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一般的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度。

 4.得出结论:四边形的内角和的是360度。

 5.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课本练习十六第3题)

 3.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课后小结

 谈一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习题

 一、填空。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 )。

 3.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分别是110?和40?,那么第三个角是( )度。

 4.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60?,它的一个底角是(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直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角是直角。( )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3.三角形共有一条高。( )

 4.两个底角都是28?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

 5.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

 6.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和正好等于90?。( )

 7.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8.将一个三角形剪成两个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90?。( )

 三、求下面三角形中?3的度数,并指出是什么三角形。

 1.?1=30?,?2=108?,?3=( ),它是( )三角形。

 2.?1=90?,?2=45?,?3=( ),它是( )三角形。

 3.?1=70?,?2=70?,?3=( )。它是( )三角形。四、如下图,?1=55?

 板书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会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三角形中 未知角的度数。

 3、使学生能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际生活,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教学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的推理过程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边,研究了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来看这两个三角形的对话:?我不但三边之和比你长,而且三个内角之和也比你大!? 另一个三角形说:?你的三边之和。是比我长,但三个内角之和并不比我大?。那么你同意谁的说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研究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板书:7.2.1三角形的内角和)

 2、出示课件:

 两个三角形,算算他们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

 90+30+60=180? 90+45+45=180?

 3、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一猜,想一想,

 (1)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一样吗?都是180?吗?

 (2)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哪几类?

 探究新知: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通过测量的方法可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是由于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有无数多个,我们不可能通过测量的办法一一验证。测量总有特殊性,不可能说明全部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0。为了能够准确的论证?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这一命题的正确性。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能证明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方法。

 一:活动一:量一量

 合作要求:

 (1)小组分工

 (2)用量角器测量你们小组内的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

 (3)最后要求计算出三个角的和是多少?填在表格里。

 三类三角形的内角和都为180?。

 发现规律: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二、撕一撕,拼一拼

 师:你还有什么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把三角形撕成几个部分,把角拼起来看看能拼成什么呢?

 实验证明:三个角拼起来变成了平角。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折一折,拼一拼

 师示范:把三类三角形纸片,分别把三个角都折起来,结果会怎样呢?

 实验发现:三个角都折起来最终闭合,组成一个平角,180?,所以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归纳总结:三角形有3个内角,内角和是180?。

 做一做

 1、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1400,?3=250,求?2的度数?

 答案:180-140-25

 =40-25

 =15

 答:?2的度数为15。

 2、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度,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吗?

 从图形可见:不是360?,还是180?。

 归纳总结:只要是三角形,不管大小、形状是否相同,内角和都是180?。

 四:生活中的三角形,用三角形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风筝、红领巾、道路标志等。

 活学活用: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答案:180?-70?2

 =180? -140?

 =40?

 答:三角形的顶角是40?

 2、 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是50?,另一个锐角是几度?

 答案:180?-90?-50?=40?

 180? -(50?+90?)=40?

 答:另一个锐角是40?

 课堂练习

 1、 三角形?1=140?3=25?求?2多少度?

 180?-140?-25?=15?

 180 ?-(140? +25?)=15 ?

 2.(1) 我的一个角是多少度?

 (2) 我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

 (3) 我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我的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答案:

 (1) 180?3=60?

 (2) (180?-96?) ?2

 =84?2

 =42?

 (3) ①1800-900-400

 =900-400

 =50?

 ②900-400=50?

 拓展提升

 (一)

 小明不小心将镜框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摔成了两半,玻璃裂成了两块。一块只有原来的一个角,另一块有原来的两个角。他想重新买一块玻璃安上,小明非常聪明,只带了其中的一块到玻璃店去,就配到了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玻璃了。你知道他带的是哪一块吗?

 解析:应该拿着那块有原来的两个角的玻璃,因为这样就能算出另一个角,也能通过两个角的延伸线得出另一个角。

 (二)你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求出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所以四边形内角和=180+180=360?

 课后小结

 1、 无论形状、大小是否相同,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2、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两个三角形的和,等于360?。

 3、正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

 板书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四角形的内角和是360?

 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